八年級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作文 篇1
那些年,我們在初春的田野上肆無忌蕩,細密的陽光從手指的間隙劃過,溫暖的直入心房……
看,下雨了,山頂上飄起幾縷青煙,微小的雨絲毫不起眼,但是他們正在滋潤萬物的生命。青煙消失了,雨也漸漸停了下來,但是我卻感到憂愁,我奇怪,這細小的雨絲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它們,是不是凝結成生命的精華?你看啊,這小草長的多嫩,似乎風兒一吹就會折斷;你再瞧,花兒開得多艷,隱隱的清香沁人心脾……
春天的到來是冬日的祭祀,也是迎來春天的慶典。
春天的細雨,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是久久才遇見的彬彬文采,人們讀不懂它,讀不懂它的語言,更不懂春日的.憂愁、它的氣氛……
春天的花兒激活了浪漫,開啟了生命之旅,用我的心,我的青春,感受一次;
春天的心情有時無疑,明明白白有了主旨,用我們的手,和我們的心寵愛你一次!
八年級作文 篇2
樂園,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我為你感到自豪,我愿為你歌唱……
那蘊滿神秘的大山,那碧透人心的龍?zhí)逗铀,那?yōu)美的傳說,那樸素的風情,奏出了一曲充滿生機的綠色旋律。
誰不知道樂園是山歌之鄉(xiāng)?你看,農(nóng)民都纏著頭帕,穿著草鞋,一身山里打扮,一口濃重的樂園鄉(xiāng)音。雖然顯得有點土氣,但土家人的生活是美滿的,心情是歡快的,嗓子是圓潤的。他們一邊勞動,一邊唱山歌:“黨的政策是天平,左右兩端都平衡……”那歌聲匯入龍?zhí)逗,流進了長江、大海;那歌聲從大山里飛出,越過千重關山,飛到武漢、北京……他們的歌聲有泥土的氣息,有樂園的韻味,有土家的風格,情真,質(zhì)樸,生動。
我喜愛樂園,我愛樂園的歌。當你走進樂園的村村落落時,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幾乎沒有不喜歡歌的。每年7月黨的'生日來臨之際,樂園便舉行山鄉(xiāng)賽歌會。男女歌手穿紅著綠,云集樂園鎮(zhèn),這里霎時成了歌山歌海,熱鬧異常!皹穲@”真可謂名副其實的樂園。
歌聲入耳,使人如醉如癡。在賽歌會上,歌手們總要炫耀自己一番:“你歌沒有我歌廣,祖先埋在歌山上,大哥名叫歌師傅,二哥名叫歌秀才,我名就叫歌口袋!睂Ψ讲坏雀杪暵湟,就接著唱道:“桑木扁擔三尺長,挑起歌本到處唱,長陽唱到北京城,萬首山歌獻給黨!
若是男女對唱,則更是情深意長了。女的唱道:“想唱山歌不怕羞,情哥哥你快抬頭,先看山上花引蝶,再看溪邊藤纏柳!蹦械某溃骸扒槊贸韪缣ь^,歌聲隨著妹妹走,花引蝶來蝶戀花,藤纏柳來抱成球。”男女合唱:“阿哥阿妹情意深,好比芭蕉同根生,阿哥好比芭蕉葉,阿妹好比芭蕉心!标囮嚫杪曊衼頍崃业暮炔。
這一年一度的賽歌會,成了土家人的盛大節(jié)日。其實平日里,土家人也同樣愛唱歌,總是這山唱來那山和:“又有稻谷又有茶,采了頭茶二茶發(fā),割了早稻晚稻青,稻谷飄香麥抽芽!蹦且宦暵曈茡P的歌聲,飄過一山又一山,聲聲比糖水還要甜。
啊,樂園!充滿歡歌的樂園,愿你的優(yōu)美歌聲長盛不衰!
八年級作文 篇3
每個人都是一名出色的音樂家,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樂器,譜寫著不同的樂章,兒生活中的點滴幸福呢,也就是組成樂章的音符。
音符一
身著一套色彩絢麗的時裝,漫步于春意盎然的田野中欣賞著如畫的美景,這是令人神情舒爽。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著綠油油中還夾雜著紅、黃、紫。。。的顏色,真像一條精心編織的地毯!遠處的住房,稀稀疏疏,卻穿著同樣色彩的衣裳,風兒掠過臉龐,留下的是淡淡的花香。凝視身旁,花兒們競相開放,蜜蜂和蝴蝶們忙得不亦樂乎——辛勤地采著花粉。我為我能看到這如畫的春景而感到幸福。
音符二
手拿一支冰棍,輕輕地走上小閣樓,生怕打破了夜晚的寂靜,仰望著靜謐的夜空,星星們都沖著我眨眼睛,仿佛是在歡迎我加入他們的`聚會。一陣微風吹過,樹影婆娑,就連一天的疲勞都被這風悄悄帶走了,只留下愜意。我為我能感受到夏夜的靜謐而感到幸福。
音符三
肩挎一個竹籃,滿載著希望,隨同奶奶去田園里摘蘋果。如今,田園里不再春意盎然,反而變得熱情洋溢。摘一只蘋果,捧在手心,端詳著,心想:這棵樹的果實,這是可愛誘人。真要感謝農(nóng)民的細心栽培,他們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吧!看著看著,我的唾津禁不住留了下來,于是,我立馬啃了一口,哇~好好吃哦,真不錯。我為我能品味秋天的果實而感到幸福。
音符四
腳踏一雙皮靴,戴上手套,透過窗戶看雪花漫不經(jīng)心地落下,再看著厚厚的積雪,“出去玩玩”的想法便在我腦海中誕生了。我便一個箭步?jīng)_出了屋門。樹木門都禿禿的,就連頑強的小草們也沒有探出小腦瓜,這是為什么呢?我想它們一定是在為將來的成功,做著準備吧!因為只要有了艱辛的付出,才會有輝煌的成就。我為我能領悟冬天所蘊含的哲理而感到幸福。
人生中的幸福音符真多啊!一下子就能選出幾個來。同學們,讓我們用欣賞的目光、懂得感悟的心,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幸福音符吧!也許它就在你的肩膀上,等著你去“彈”起它呢!
八年級作文 篇4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光的流逝,我們曾經(jīng)熟悉的很多事物如今都變成了回憶里的風景。偶爾看到或聽到那些久違的人或聲音,我們心中總是會升起一種親切感。懷舊的文字,讓我們得思緒又回到了那些舊年歲月。
今天在街上走路的時候,聽到有人吆喝著收頭發(fā)辮子,雖然不是小時候那種真人吆喊的,而是錄制好了用音響播放的聲音,還是勾起了我許多回憶。仔細一想,十多年來,確實有很多聲音在我的生活中消逝了。當然這體現(xiàn)了時代的進步,沒有什么值得可惜,不過內(nèi)心里還是有所緬懷,畢竟那是曾經(jīng)生活的一部分。
先從剪頭發(fā)辮子說起。身體發(fā)膚,授之父母,古人對于頭發(fā)還是很珍重愛惜的,一般不會輕易剪去,會伴人一輩子,F(xiàn)代人則看淡的多了,隨意洗剪吹染,也不會有人覺得有何不妥。大概是上個世紀其七八十年代,隨著影視業(yè)的發(fā)展,收頭發(fā)辮子成了一種專門的職業(yè)。當然收買的對象主要還是一些偏窮的人家,一般家庭經(jīng)濟條件尚可的姑娘,誰愿意把自己的辮子剪掉呢,因為買辮子不同于美容美發(fā),人家可是一大剪子把你的辮子連根剪掉,最初的那一個月甚至幾個月整個頭發(fā)是很難看的,有的人甚至羞于出門。
小的時候,我們男孩子還是有些羨慕那些女孩子的,因為那時家里都很窮,大人給的零花錢非常有限,女孩子一般頭發(fā)留個幾年就可以買幾十元,那個年代算是不小的一筆收入了,這些就成為她們自己的零花錢。每次聽到有人吆喝著“收頭發(fā)辮子嘍”,我們小孩子便都會圍在旁邊,看有誰家的姑娘有“運氣”。之所以說“運氣”,是因為并非你有辮子就能賣到自己理想的價錢,這得收頭發(fā)的人來分辨頭發(fā)的品質(zhì)、長度、粗細等,還要根據(jù)當時的行情。
我們男孩子唯一分一杯羹的機會是有個姐姐或者妹妹,看她們能不能分一點給自己。記憶中我的姐姐賣過兩次頭發(fā),她比我大好幾歲,比較疼我,這些錢大部分都花在我的身上了,F(xiàn)在的女孩子應該沒幾個愿意把自己的辮子賣掉了吧,除非她實在想留短發(fā)。
說到零花錢,自然不得不提流走于鄉(xiāng)村間的貨郎。其實在我生活的年代已經(jīng)少多了,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間是非常普遍的,因為那時的集鎮(zhèn)還沒形成固定模式,物質(zhì)的流通主要靠這些貨郎。所謂貨郎,一般是操著外地口音的中年人,有時候還帶著孩子,挑著兩個很大的竹籃,竹籃里盛著各種生活用品以及專門為孩子準備的學習用品和零食等。
貨郎一般搖鼓叫賣,貨郎搖鼓還有名堂,進村搖的鼓點是“出動,出動,出出動!眴救藗兂鰜碣徹洝H顺鰜矶嗔,貨郎就高興地搖“嘿得隆咚!嘿得隆咚!”當然也有的自編了順口溜,把自己的特色表現(xiàn)出來。這些聲音算得上童年最歡快的音符了,我們總能挑到自己喜歡的物品。而且這種交流方式不限于貨幣,用其他的物品交換也可以,如果沒有零花錢,我們會把家里翻個遍,看看有什么不用的東西可以拿來換。
我記得村里有很多老奶奶甚至可以用每日梳頭掉落的頭發(fā)攢起來換幾塊糖果給孫輩們吃。女孩子一般會買發(fā)卡、發(fā)箍、頭繩、皮筋等,男孩子則首選彈珠、玩具刀槍之類的,當然各種小零食是大家的共同選擇。大概從我上小學時這種傳統(tǒng)的物質(zhì)流通方式就消失了,因為雜貨店開始興起,貨郎已經(jīng)沒有生存空間。他們應該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做買賣或者轉行了。
貨郎的消逝不代表這種游走各處的`買賣方式的消逝,作為“沒見過市面”的我們,還是有所期待的,尤其是炎炎夏日,一聽到“賣冰棍嘍,賣雪糕嘍”,我們便會魚貫而出,拿出已經(jīng)攥濕了的一毛兩毛錢的紙幣,買上一支,美美地享受一下。最便宜的是一毛錢一支的老冰棍,雪糕和豆沙的要兩毛,也有其他的更貴一些的,不過我們很少有機會品嘗到。
賣冰棍的,一般是年輕的小伙,甚至十來歲的孩子,騎著單車,后座上綁著一個包裹的嚴實的大箱子。他們從鎮(zhèn)上批發(fā)來,到各個鄉(xiāng)村去買,每天可以掙幾元到十幾元不等。我也有過幾天賣冰棍的體驗,我的一個賣冰棍的親戚病了,我自告奮勇要代他賣幾天。
應該說,還是很辛苦的,大熱天的,汗水濕透了衣服,總想拿出一支冰棍解解熱。我第一天賣的時候,沒有經(jīng)驗,冰棍賣到后來全化了,只得減價處理掉,好歹沒有賠本。隨著冰箱的普及,這種木箱里的冰棍也終于消失了。
這些都是物質(zhì)上的享受,當然也還有精神食糧。如今的孩子可以在寬敞的電影院里看電影,而且畫質(zhì)無暇,音效優(yōu)美。我小時候看電影,是靠老式的放映機投影到掛在墻上的布幕上,畫面品質(zhì)很差,聲音也很嘈雜,機器也時不時出現(xiàn)故障。盡管如此,一聽說哪里晚上放電影,不管多遠,我們都要去看。
哪個村子有電影放映,老遠便能聽到人聲鼎沸,夾雜著音響的聲音,像趕一場盛會。這種在現(xiàn)在可能被認為是噪音的聲音,那時卻覺得無比悅耳。有時大冬天的,兩部電影下來,已是深夜,又冷又餓,卻都會堅持到底,很少有人中途退場。雖然那時文化娛樂遠沒有現(xiàn)在這么豐富,人們都卻熱情高漲,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很長時間內(nèi)會成為大家茶余飯后議論的話題,幾乎每個細節(jié)都被仔細討論了一番。
除了這些能吸引到小孩子的聲音,也還有其他的一些藝人的吆喝,比如磨刀磨剪子的,修理電視機收音機的,修鞋的修鎖的等等。這些聲音,是當時生活的一個反映,包含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獨有的特征。它們的出現(xiàn),是應社會的需要;它們的消逝,標志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那些聲音,已經(jīng)深深烙印在那個時代人的心上,不論多久,當再次聽到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共鳴。
【八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八年級作文12-08
八年級作文12-08
八年級作文12-08
八年級作文12-08
八年級作文12-08
八年級作文12-08
八年級作文12-08
八年級作文12-08
八年級作文12-08
八年級作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