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錦集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 篇1
端午節(jié)這天上午,我正在和妹妹做游戲,突然發(fā)現(xiàn)廚房里放著一些竹葉,媽媽正在忙著什么。我沒有看明白,跑過去問媽媽,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正在做粽子。”我和妹妹高興的跳起來,大聲呼喊:“今天有好吃的嘍!”
過了一會兒,我又很好奇的跑到廚房對媽媽說:“媽媽,我也和您一起包吧!”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說:“先去把先去把小手洗干凈,我來教你!
我把手洗干凈了,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拿起兩片粽葉,先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再把泡好的米和煮熟的小棗放在里面,再把粽葉一圈一圈的包好。最后用細線把它捆牢。一個粽子就這樣做好了。
我拿著自己做好的粽子去給爸爸看,爸爸笑著說:“這個粽子要留給你自己來吃才有意義!
過了好大一會兒,粽子才煮熟了。一大盤子的粽子都是圓圓鼓鼓的,為什么只是我包的是軟軟扁扁的呢?先嘗嘗味道吧!怎么跟水泡了似的一點也不好吃呢?我又嘗了一口媽媽包的,咦!為什么味道不一樣呢?甜甜的、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這時我才明白爸爸為什么讓我吃自己做的原因了。因為媽媽把勤勞和愛心包在里面了,所以味道就不一樣了。
吃著香甜的'粽子,聽著端午節(jié)的故事,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幸福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 篇2
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來到了。在我的記憶當中,每當端午節(jié)這天,心靈手巧的媽媽就會按照流傳下來的民俗,給我的手腕上戴上花花繩子、做香包包,最主要的要算得上是給我們?nèi)野兆映?了!
早上一起床,媽媽就會先給我戴上用五色線搓好的花花繩子,再把我的書包里裝上一個包上香草和朱砂的香包包,說是又避邪,又一年都不會被五毒蟲子咬到。吃完早飯,媽媽就到市場上買來 新鮮的粽葉、香香的糯米、甜甜的蜜棗,再買點兒花生豆,到家就開始忙活了。媽媽先把粽葉洗干凈,把糯米和花生豆泡上半個小時,再把包粽子的繩子、剪刀準備好,就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包好的粽 子小巧玲瓏,很是個好看。粽子包好后,媽媽就把它們?nèi)垦b在高壓鍋里,打開火開始煮了。水一開,馬上就聽到“吱吱、吱吱……”熱氣往外噴的聲音,這時粽子的香味就會飄滿整個屋子,我就饞 的直想流口水。煮好的粽子一出鍋,我馬上就想吃,吹著、剝著、燙著、忙著、粽子終于吃到了嘴里,香香的、黏黏的,那種感覺好美呀!爸爸也贊不絕口。
過端午節(jié)真是太有意思了!
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 篇3
又是一年端午。今年,我決定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jié)。以前,粽子都是從超市里買的,今年,我要大顯身手,自己包一回粽子啦!
奶奶答應(yīng)教我包粽子。奶奶在泡粽葉時,我自告奮勇地洗起粽葉來。
等我洗好粽葉,再把葉上的水擦干后,要開始包粽子了,奶奶站在一旁當我的指導(dǎo)員。她一邊示范一邊為我講解包粽子的方法:“第一步,把兩張粽葉折成漏斗狀;第二步,在粽葉里放少量糯米;第三步,把紅棗、肉放在米上;第四步,再放入少量米把餡蓋;第五步,用粽葉把米和餡包好,最后,用線扎緊就可以啦!蔽野凑漳棠陶f的方法,依樣畫葫蘆?婶杖~到了我的手上,就變得很不老實,不是米漏了,就是餡掉了,要不就是包不住,急得我直跺腳。最后在奶奶的幫助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了一個粽子。我喜滋滋地把戰(zhàn)利品放在一邊。這時奶奶已經(jīng)包好四、五個了,我趁勝追擊,加緊包第二個。
我總結(jié)包第一個粽子的經(jīng)驗,逐步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自認為包的速度比第一個快多了;@子里差不多有二十多提粽子時,盆里的米包完了,奶奶說:“好了,包完了!蔽野晔掷镒詈笠粋,一數(shù),我才包了四個粽子呢!
隨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電飯煲去煮。
粽子終于出鍋了,我急不可待拿過粽子,剝開粽葉,就往嘴里塞。哇,糯糯的,軟軟的,真好吃。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 篇4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像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有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春節(jié)……。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家鄉(xiāng)是怎樣過端午節(jié)的。
端午節(jié)也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據(jù)說屈原自投汨羅江后,人們哀悼他,怕他的尸體給魚龍吃掉,每當這天都用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投雞蛋、粽子讓小魚小蝦吃。到了后來就演變成快到端午節(jié)時家家都買糯米,包粽子,插艾葉,小孩都戴荷包、系五彩線。
這一天我們家人都早早的起來,去外邊踏青,到河邊走走,往臉上撩一捧河水,順便采些艾蒿有時也帶回一兩枝柳樹的枝條回家,插在門框邊,窗臺上,出發(fā)前奶奶會把五種顏色的線混合搭配在一起,系在我的脖子上、手和腳上。大街上有好多人,還有賣東西的,媽媽也給我買很多好看的荷包戴。說是要到節(jié)后下第一場雨時摘下來,扔到外面,把晦氣,還有身體的毛病隨著雨水一起沖走,這一年就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
回來之后,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前包粽子,有時也會提前幾天就包好,到過節(jié)時就省事了。我和奶奶學(xué)著包粽子,可怎么也包不好,奶奶說要包結(jié)實了粽子才會好吃,水不會浸到里面。過了好一會,我才把粽子完全弄好了一個,用馬蓮草使勁捆了一圈又一圈,扎的很結(jié)實,呵呵,我終于放松了。包粽子是需要有耐心的,不是馬馬虎虎就能包好的,就像學(xué)習(xí)一樣,要認真,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粽子煮好了,早餐開始了,同時都端上來的還有煮雞蛋,我挑一個大的雞蛋讓媽媽也拿一個和媽媽頂,媽媽的雞蛋被我的頂破了…。就在歡聲笑語中我們結(jié)束了端午的早餐,新的一天開始了。
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就是這樣過的,你們那里是怎樣的呢,是不是也很有特色呀,我很喜歡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是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據(jù)說,它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jié)呢?
盡管中國各地過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為了祈求健康、防疫祈病。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戶戶都要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等活動。這種習(xí)俗可是經(jīng)過2千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人們選擇五月初五那天作為端午節(jié)的原因是因為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那天抱著大石頭跳下汩羅江的。賽龍舟的習(xí)俗也是從當時的人們劃著小船去尋救屈原這種形式演化過來的。因為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他們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在水里。他們認為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后來這種活動變成盛著米飯的竹筒,到現(xiàn)在演化成粽子。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變成了一種風(fēng)俗;這種風(fēng)俗漸漸地在各地流傳開了。
在流傳的過程中,活動的內(nèi)容也不斷地增加了。因此,南北方的習(xí)俗也有所差別。
【【熱門】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錦集5篇】相關(guān)文章:
【熱門】五年級上冊作文錦集9篇02-21
【熱門】五年級媽媽作文錦集6篇02-17
【熱門】五年級想象作文錦集八篇02-15
【熱門】五年級快樂作文錦集6篇03-06
【熱門】五年級媽媽作文錦集九篇03-06
【熱門】五年級感恩作文錦集7篇03-06
【熱門】五年級想象作文錦集五篇03-05
【熱門】五年級單元作文錦集5篇03-03
【熱門】五年級媽媽作文錦集9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