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泥螺的作文三篇
篇一:吃泥螺
今天是我舅母的生日,舅母燒了好多樣菜請爸爸,媽媽和我去吃飯。我最喜歡吃的是泥螺。為吃泥螺,我還出了個洋相呢!
泥螺外面有一層薄薄的殼,小小的螺肉蜷縮在殼子里。我沒吃過泥螺,舅母要教我。我說:“這還不容易,我會!”說著,我便拿起泥螺,學著舅母的樣子往嘴里吸,接著,就大口嚼,誰知弄得滿嘴的沙子,爸爸媽媽笑得臉都紅了。
舅母對我說:“吃的時候,如果把里面的沙子吸進去的話,怎么能吃出泥螺的香味呢?”說完,就教我怎樣吃。我按照舅母說的,先把肉吸到嘴,不忙嚼,再用舌尖把螺肉里的沙予舔出來,然后再吃肉,可真香!我一連吃了好多顆。
篇二:清水泥螺
前幾天,阿姨送給我?guī)讉形狀像蝸牛似的清水泥螺。清水泥螺如玉一般的外殼是半透明的`,帶著棕色的花紋,非常惹人喜愛。我把它們養(yǎng)在玻璃瓶里,每天都要去看看。
昨天下午放學回家,我去看它們,發(fā)現一個清水泥螺用吸盤緊緊地吸在瓶壁上,好像在練什么氣功似的。過了一會兒,它悄悄地把頭伸出來。它的頭也是肉質的,上面長著兩條很細的觸角,大概用來辨別方向的吧。觸角下方嵌著一對透明的眼睛,真有趣!它那連著吸盤的頭左右移動著,好像在偵察著周圍的情況。扭了一會兒,似乎因為沒發(fā)現什么異常情況,它便大膽地把土黃色的身軀伸了出來,忽左忽右不停地扭動,似乎在跳舞呢!再仔細一看,清水泥螺頭的下端有一張小沙粒那么小的嘴巴,不停地一張一合,不知是在喝水還是在呼吸。這小東西可真有意思!
今天,我照例去看這些可愛的“小朋友”,發(fā)現其中一個清水泥螺慢慢地把頭縮進殼里,過了一會兒又慢慢地探了出來,邊扭動邊四處察看,一點一點地移動著身體。
清水泥螺是利用肌肉的收縮來帶動身體前行的。這可是爸爸告訴我的喲。爸爸還告訴我,清水泥螺靠吃水里的臟東西為生,能夠清潔水體,所以叫“清水泥螺”。
我愛這些可愛的小生靈!
篇三:家鄉(xiāng)寧波的特產之——泥螺
寧波地處東海之濱,有著長長的海岸線,自然就有了很多的沙灘與灘涂。在灘涂底下,生活著一群美味的小精靈,那就是寧波的特產之——泥螺。
當潮水退去,灰黃灘涂上,布滿細細的神秘紋路,有的交叉纏繞,有的平行綿延,像水波,又像一副圖畫。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紋路之間有許多會動的泥點子,是泥螺!鮮活的泥螺有大有小,大的有我的手掌心這么大,小的就如同一個指甲蓋。泥螺殼很薄,幾乎是透明的,肉體顏色與濕泥相近,不注意看的話,會以為是泥塊或小石子。但它們喜歡在泥灘中四處爬行,有經驗的趕海人就很容易找到它們。
泥螺離開泥灘后十分易死,因此趕;貋砗蟊仨汃R上處理。要把它們放在篩子上經清水多次沖洗,泥水會順著篩子流下來,直到泥螺吐出一種白色的粘液,當粘液中無泥時,才算沖洗干凈。
沖洗完成后,緊接著開始加工了。蔥油泥螺和醉泥螺是寧波人最愛的兩種做法。蔥油泥螺做法比較簡單,把泥螺放進油鍋爆炒兩分鐘,撒上鹽和蔥花,再倒點醬油,一盆香氣逼人的美食就出鍋了。然而,制作醉泥螺則時間較長。首先,要準備一個帶蓋的玻璃瓶,把泥螺倒入瓶中,加入兩勺鹽,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打開蓋子,原來巴掌大的泥螺變成了指甲蓋這么大了。哈哈,泥螺像蟻人那樣變身了。瓶子里多出了許多水分,要把這些多余的水倒掉,再倒入一碗黃酒,密封后放入冰箱,大約一個星期后就能食用了。此時的泥螺呈灰黑色,別看樣子并不怎么好看,但味道卻十分爽口。拿起一顆放入嘴巴,咸滋滋的,輕輕一吸,滑溜溜的肉就出來了,再嚼一嚼脆生生的,這時往嘴里送一口米飯,實在是妙不可言。
泥螺是我們寧波人款待客人時,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堪稱寧波人最地道的“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