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觀賞花燈作文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傳統(tǒng)民間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制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正月十五觀賞花燈作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正月十五觀賞花燈作文一
“哇!好漂亮的花燈!边@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是在美麗的鳳凰廣場上,許多人正看著那一片花燈嘖嘖稱贊呢!
我循著贊嘆聲走入了鳳凰廣場,一看有“企鵝迎賓”、“功夫熊貓”、“雙龍戲珠”、“活力利津”……看得我眼花繚亂,利津城的花燈果然是名不虛傳。
我先走到地稅局送來的“活力利津”前,發(fā)現(xiàn)人們都在一旁拍照。我也馬上跑上前去跳著騎馬舞,讓媽媽給我拍了一張照片。我繼續(xù)走著,發(fā)現(xiàn)在一座花燈前,所有人都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花燈,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拍照合影。我覺得很好奇,這是什么花燈呢?媽媽告訴我:“這座花燈叫做‘荷塘月色’!
我又走到“功夫熊貓”面前來了一個高抬腿的動作,說:“我像不像功夫熊貓?”媽媽說:“體型像,功夫不像。”我把媽媽逗笑了。
天色黑了起來,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廣場。
正月十五觀賞花燈作文二
在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看花燈,是中國人民不可少的傳統(tǒng)習(xí)俗。昨天晚上,我剛完吃湯圓,就到沙埕去看花燈。
夜幕降臨時,我和媽媽興沖沖地來到街上,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們個個興高采烈,喜氣洋洋,沉浸在節(jié)日的歡樂中。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金牛形狀的花燈,金牛體格健壯,宛如奔跑的樣子,好像在恭祝全國人民牛年牛氣沖天,新春快樂。
牛燈慢慢駛過,隨著人流繼續(xù)往下走,便可以看見幾個古代妝扮小的生和姑娘站在空底的轎子中,跳著婀娜多姿的舞蹈,向前跳著,又跳向后邊,散開,合攏,跳著舞漸漸到另外一條街。我們欣賞著,勝似夢境之迷離,看得眼花繚亂。
人群漸漸散開,我們來到這條街的丁字路口,又有一個新的花燈??鐵枝。幾個小孩被綁在上面,被打扮成孫悟空、觀音、古代書生和古裝的小姑娘的樣子。我真佩服他們,站在那么高的地方,竟然不會害怕,也不會大聲哭出來。
最精彩的還是獅燈搶繡球,兩頭獅子左搖右擺,前跳后竄,看上去非常兇,都想搶到紅繡球,卻都無能為力。突然,有人舉起一把長長的火焰,威武地耍起來。獅子好像生氣了,火冒三丈地,一下子跳出了了舞臺,亂了神,似乎很想搶到熊熊燃燒的火焰。火焰熄滅了,獅子也失去了威武,在舞臺中跳躍。
煙花炮竹聲、節(jié)目音樂聲、吶喊聲、敲鑼打鼓聲、笑聲……融成一曲曲美妙動聽的交響曲,真是處處歡聲笑語。
今晚的燈會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令我流連忘返。我期待著明年的元宵燈會!
正月十五觀賞花燈作文三
中國有很多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例如: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等。元宵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因為在那天,我能看見各種各樣的花燈。
那么,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賞花燈呢?這里面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話說古時候某一年的正月十五,一個文人在皇宮的花園中散步。突然,他聽見從走廊那邊傳來了哭泣的聲音,便走過去看個究竟。
原來是一個宮女在椅子上哭泣。文人問她:“你為什么哭呀?”宮女說:“我叫元宵宮女,這幾天過來,我想回家看一看父母。可是,皇宮中不同意宮女出宮!甭犃诉@話,文人非常同情她,就為她想了一個好主意。
文人騎馬出宮,來到大街上。他對人們說:“今晚,火神降臨人間,你們都要在門上掛一個小燈籠,誰不掛,誰家就會發(fā)生火災(zāi)。”文人又給皇上寫了一封信,信上面說,今天晚上皇宮中會發(fā)生大火災(zāi)。只有宮中所有人都出宮賞花燈,才能避免這個災(zāi)難;噬峡赐晷,立即下令皇宮的所有人在今晚都要出宮賞花燈。
從此,正有十五賞花燈便成為了中國的一種習(xí)俗,大家都把這一天稱為“元宵節(jié)”。
【正月十五觀賞花燈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十五觀賞花燈作文04-23
正月十五看花燈02-23
正月十五觀花燈07-28
正月十五鬧花燈05-28
正月十五看花燈04-16
正月十五鬧花燈06-21
正月十五看花燈03-02
正月十五看花燈08-30
正月十五看花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