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利益的作文
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dá)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下面是關(guān)于利益的作文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
放下利益1
有那么一陣子,我覺得,萬物之主,不再是人類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益。
利益欲,金錢欲在人心中潛滋暗長,吞噬了道德主義。蒙蔽了善良的心,使它變得險惡、深不可測。
前不久,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個段子:早上,從劣質(zhì)的黑心棉被中爬起來,吃了路邊的五毛含鉛的油條與豆?jié){,呼吸著二氧化碳,買了一本五毛盜版書。中午吃了一碗霉豆芽,晚上吃了一粒臭西紅柿,鉆進(jìn)黑心棉中做了一個黃粱美夢。這就反映了當(dāng)今社會的病態(tài)阿Q生活,被利益熏昏的雙眼的人,一心只想著如何“攢錢”、“貪圖利益”。然后,這種病怏怏的欲望,已經(jīng)盤踞在許許多多年輕人心中了。
利益,利益,利益!為什么普遍人都把利益看得那么重呢。隨著商業(yè)發(fā)展,“推銷”也成為了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名片了。
幾年前在泉港區(qū),看到一群人圍在一棵榕樹下。撥開人群,走進(jìn)一瞧,一個六十歲左右的老人,鼻子里淌著鮮血,旁邊有個小男孩,挽著那老人的一只手,眼淚婆娑,茫然無措。人群嘰嘰喳喳地圍觀,卻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幾分鐘后,有個發(fā)傳單的,擠進(jìn)人群,對那小男孩說:“小弟弟,拿好這張,帶你爺爺去那兒哦!闭Z末,把傳單硬塞進(jìn)男孩手中。幾年過后,當(dāng)我再次回憶起當(dāng)時的場景時,依然歷歷在目。現(xiàn)在的人,到底是怎么了,為何會被利益蒙蔽了雙眼,連那僅存的憐憫之情都被扼殺了。
我感嘆天地,卻被稱為“杞人憂天”;我譴責(zé)人心,卻被稱為“賊喊捉賊”;我諷刺利益,卻被稱為“虛情假意”。
我不知如何是好,但我想,總還是有救的。
放下利益吧,哪怕只是一點點;拾起道德吧,不過只是彎彎腰。
不要萎靡,不要頹廢,舍去利益,挽救這已經(jīng)麻木的社會吧。
總還是有救的。
合作與利益2
合作和利益是一對“死對頭”,你得到合作,你就會變成高尚的人;而相反,你就會變成一個狹隘的人。
為什么這么說?先請聽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有一個同學(xué),他總是虛心請教別人,與別人合作,事事都想著他人,想著集體,總認(rèn)為只有合作才能獲得一切。每當(dāng)他所在的集體獲得榮譽(yù)時,他總是在團(tuán)隊里面歡呼,慶祝,從不向別人炫耀。最后,競選班干部時,他總是全票通過。
看來合作是一個優(yōu)良的品質(zhì)。
在樂隊中,指揮官的手指哪里,哪里就響出一片悠揚(yáng)的音樂。這,其實也是一個合作的`典范:指揮家指揮著樂師們演奏,樂師跟著指揮演奏樂曲,這不是合作嗎?如果沒有指揮家,那么不就會“群鼓亂舞”,“群釵亂敲”,“大小提琴開party”的情況嗎?
看來,合作中每一個人都必不可少。
而不合作,又會是什么情況呢?
讓我們再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有一個同學(xué),她每次都很自私,不想著別人,一心想著自己的利益。按老師的話說,她把她心中的那個“我”放的特別大,不愿意奉獻(xiàn)。有時,她甚至?xí)驗樽约核蟮睦娑獟秳e人、脅迫別人,甚至出陰招誣陷別人。很快,她就遭到了全班所有人的歧視,沒人理她。
其實,沒有合作只有利益的人是最痛苦的。
這還有一個故事:一頭驢發(fā)現(xiàn)墻上有一簇青草,十分眼饞,可它又夠不到,所以它只好用梯子上去。可它發(fā)現(xiàn),它需要羊來扶著梯子才能上去,最后它因自私而放棄了。
故事中的驢太看重個人利益,不愿與羊一起合作,所以才吃不到青草。其實不妨換個想法:如果驢變得寬容點,與羊合作,不看重個人利益,這樣的話,兩個人都有利,都能得到好處。
所以,合作與利益中,合作比利益更好。我們要學(xué)會合作,拒絕利益,共享未來!
利益面前平常心3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在廟里潛心研究佛經(jīng),參禪打坐。十年后他感到自己慧根已生,已有佛心。
有一天方丈突然召集全寺上下,宣布要挑選有慧根的小和尚接任方丈一職。從此小和尚更加用心,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卻感到自己不進(jìn)反退,原來僅有的一點佛心反而變得若有若無了。他很納悶,于是就去問方丈。方丈沒有直接給他解釋,卻告訴他下午要到集市去買甜瓜,要他一起去。
下午的時候他們來到了一個賣甜瓜的攤位前,挑中了一個甜瓜,攤主拿起來隨手掂了掂,說:“一斤六兩。”小和尚感到很驚奇,就用旁邊的一個秤稱了稱,結(jié)果絲毫不差。這時候攤主說:“我賣瓜賣了40多年了,絕對不會錯的!”小和尚更為驚異。
旁邊的方丈大師卻突然說:“我們只要一個甜瓜,如果你能夠猜中有多重的話,這錠銀子就歸你了!闭f著拿出了一錠銀子,大家一看足有一兩重,夠買這一個攤子的甜瓜了,大家都滿懷希望地看著這個攤主,結(jié)果攤主把甜瓜拿起來用右手掂了掂,覺得不合適,又用左手掂了掂,咬了咬牙說這個瓜一斤三兩。隨后方丈把秤拿起來稱了稱,卻是一斤半,整整差了二兩。眾人都大惑不解,很是納悶。
老方丈說,如果一個人總是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過程的話,他的雙眼一定會被蒙住,所以說不管做什么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小和尚終于明白了,回去后潛心修行,終于成了后來有名的大愚禪師。
【利益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利益與尊重10-16
罪惡的利益鏈03-30
利益的名言警句03-28
烏鴉喝水利益作文02-25
利益,真的那么重要?10-05
利益,真的那么重要?10-05
利益的正反面09-27
利益散文隨筆04-25
利益的背后周記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