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戲曲進校園有感作文
導語:戲曲并沒有落伍、跟不上時代節(jié)奏,只是需要我們賦予其賴以生長的環(huán)境。以下是小編整理觀戲曲進校園有感作文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觀戲曲進校園有感作文1
戲曲課堂能充分調動孩子的藝術細胞,讓他們更積極、活潑地發(fā)揮主動性,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
“清早起來什么鏡子照,梳一個油頭什么花兒香……”一群小朋友踏著標準的踏步,小身子擰成“子午式”,大眼睛瞪得炯炯有神。在活潑明快的戲曲音樂下,北京回龍觀育新學校京劇社團的孩子們用既規(guī)矩又稚嫩的嗓音,演唱京劇經典花旦戲《賣水》中的表花片段,為即將到來的“國戲杯”戲曲小票友大賽做準備。
當下,“戲曲進校園”活動正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如火如荼地進行。將古老戲曲融入當代校園,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有益嘗試,F在,很多家長重視孩子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學習,而戲曲中不乏中華思想文化和名著經典,其表演手法也有助于人們體會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從中小學戲曲教育入手,開設戲曲課堂,加強學校戲曲通識教育,一方面可以傳承國粹,另一方面也能成為中小學特色教育建設的強大助力。
不少戲曲專業(yè)教師在剛踏進校園時,會面臨孩子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像“京劇是什么”“為什么唱戲時的聲音那么奇怪”。這些問題反映出當今中小學生在成長環(huán)境中接觸到戲曲的有限性,導致大部分學生對燦爛的戲曲文化一無所知。戲曲初進校園時,一些學校在政策扶持下,免費為學生聘請了專業(yè)戲曲教師、開設戲曲特長班。但受大大小小的輔導班、藝術班的沖擊,戲曲在很多家長那里遭受冷遇。
導致戲曲被忽視的原因,主要是人們判定戲曲無法帶來直接的效益,與其他藝術門類相比,戲曲在中小學考學、升學中不占優(yōu)勢。另外,大部分年輕家長自己沒接觸過戲曲,不知道引領孩子去學習。
事實上,戲曲并沒有落伍、跟不上時代節(jié)奏,只是需要我們賦予其賴以生長的環(huán)境。作為一名中小學戲曲教師,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戲曲對孩子們的吸引力遠比人們想象得大。手、眼、身、法、步,每一個動作和聲腔呼應——戲曲課堂能充分調動孩子的藝術細胞,讓他們更積極、活潑地發(fā)揮主動性,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
在中國這片深厚的土地上,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優(yōu)秀的戲曲藝術都應當被傳承。如果說戲曲能夠讓當代青少年增加對中國古典藝術的理解、提升人文素養(yǎng),那么當代青少年對戲曲的學習、吸收和探索,則滋養(yǎng)了中國古典文化藝術的進一步發(fā)展
尚科學,遠離愚昧,反對謬論。正如艾伯特。愛因斯坦所說的: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可貴。讓我們一起去尋找真理,探索科學的奧秘!
觀戲曲進校園有感作文2
今天,在我校開展了第一屆“戲曲進校園”活動,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去觀看了戲曲表演。
小時候,看見自己的爺爺和奶奶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很老土,趕不上潮流,可今天我欣賞了戲曲后,我才被戲曲震撼了。我現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戲曲的人,枉做中國人”。不是嗎?這些戲曲,就像我國的一部部歷史,只有懂得欣賞它的'人,只有懂得關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我們怎能忘記它們?如今的社會,我們這些青少年們的視野,已經轉移到流行音樂、影視和網絡,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其實,當我們細心的欣賞我們的戲曲時,我們就會發(fā)現它們猶如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將歷史的畫卷一一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隧道,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感慨不已。
觀戲曲進校園有感作文3
我是一名高中生,來自鄭州市第五十三中學。在參加活動中,我感受到戲曲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的瑰寶,需要有人去延續(xù)傳承。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黃梅戲。據了解,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徽劇、廬劇、泗州戲并列的安徽四大優(yōu)秀劇種。黃梅戲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一帶的采茶調,清末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qū),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并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fā)展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成為演繹、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那天我們觀賞了眾多戲劇,還有戲劇大師親自給我們講解戲劇的知識,是同學們更深刻的了解到中華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那天的天氣晴朗,藍天白云,映襯這戲劇的舞臺,更顯得自然和諧,賞心悅目,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戲劇的魅力,我相信大家也一定有跟我相同的感受,至此,有感而發(fā)。
觀戲曲進校園有感作文4
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經典,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它讓人賞心悅目,其情節(jié)有的催人淚下,有的振奮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時候,看見自己的父母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太老土,趕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會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嘗嘗!辈粐L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呀!今天的語文課上,當我珍惜仔細欣賞了中國別具一格的戲曲時,我真是為之震撼,原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么的有藝術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外國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難怪呀,老一輩的人都是那么的熱衷于這些戲曲,那么喜愛戲曲。
我現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戲曲的人,枉做中國人”。不是嗎?這些戲曲,就像我國的一部部歷史,只有懂得欣賞它的人,只有懂得關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我們怎能忘記它們?如今的社會,我們這些青少年們的視野,已經轉移到流行音樂、影視和網絡,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其實,當我們細心的欣賞我們的戲曲時,我們就會發(fā)現它們猶如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將歷史的畫卷一一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隧道,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感慨不已。
戲曲的藝術魅力,我們怎可忘記?我們要多去欣賞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讓它永遠永遠放光芒,讓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觀戲曲進校園有感作文】相關文章:
戲曲進校園作文500字11-08
戲曲進校園_400字作文06-23
戲曲進校園活動方案11-26
觀《模擬法庭進校園》有感600字04-17
戲曲進校園的觀后感12-10
市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07-09
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范文01-10
小學戲曲進校園的活動總結12-15
觀《民族文化藝術進校園》有感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