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高中組)
導(dǎo)語;暑假將讀書活動作為提高中小學(xué)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文學(xué)藝術(shù)修養(yǎng)的一項重要任務(wù)。下面是2017年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高中組),歡迎參考。下面是2017年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高中組),歡迎參考。
篇一:2017年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高中組)
讀《圍城》有感
不僅僅是婚姻,每個人內(nèi)心都有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城內(nèi)的人想出來,而內(nèi)心圍城中居住的是人性。文中塑造了方鴻漸、趙辛楣、孫嘉柔等性格十分鮮明的人物形象,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思想。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充滿著虛偽權(quán)利,文中的主人公方鴻漸,手執(zhí)一份假文憑,走進了圍城般的社會中,起初的好奇在不斷人情世故中漸漸被疲憊所替代,最后在無奈中困在了婚姻的圈子中,而他的婚姻狀況也并不完美,在唐小姐與孫小姐的戀愛中,他無意外的失敗了,最后在三閭大學(xué)與孫嘉柔結(jié)成了不完整的家庭。方鴻漸內(nèi)心高傲,常常對自己有過高的估計,甚至有些清高,在工作中的勾心斗角中也難以生存。
或許錢鐘書先生描寫的方鴻漸是一個縮影,是一個悲劇,他生活在痛苦中,迫于這個社會,不能把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感情表露出來,每天充斥著敷衍與強顏歡笑,在這個悲劇的社會中掙扎,卻只能越陷越深,最終永遠的封閉在內(nèi)心的圍城中。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這基本根性無非是種種人性,方鴻漸那個年代的人性也是很難探測的,而方鴻漸的性格或許在當(dāng)時難以很好的生存,但在與他人相比之下還是有許多優(yōu)點,他的善良,為人清流,學(xué)識雖不精卻也頗廣,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為人寬容,即最后錢包被偷也還是同情那位老人,能做到這些的人,在那個社會也是十分稀少的。文中刻畫的方鴻漸并非只有表面的悲,也真正且真實的突出了真正的人性。
還有令人深刻的便是錢鐘書先生筆下的比喻了,“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里的砂礫或出骨魚片里未凈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可是這歡喜是空的,像小孩子放的氣球,上去不到幾尺,便爆裂歸于烏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無名悵惘�!边@些句子描寫的生動,比喻給人感覺真實,又讓人得以略有思考,筆下之人令人難忘,而豐厚的文學(xué)功底更加讓人敬佩。
圍城讓人感受到內(nèi)心的真實,只要能夠堅守自己的善良,用自己的堅持給自己插上翅膀,就能飛出心靈的圍城。
篇二:2017年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高中組)
金色童年的贊歌
——讀《金色花》
古今中外對于母愛的頌歌不勝枚舉,或是孩子縈繞于母親膝下求歡;或是母親如容納百川的大海,從無怨言地包容孩子所有的缺點與委屈。而世界文壇巨匠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獨辟蹊徑,以孩子的口吻敘寫母子情深,并且借助童稚奇特的想象,虛實相間地營造了一個色彩繽紛、撲朔迷離的童話世界,譜寫出了一首人間最動人、最和諧的母愛贊歌。
詩中流露出的感情像一條幽谷密林中的小河,給人一種率真質(zhì)樸的美。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孩子的口吻表達著對母親的愛戀。眾所周知,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在他們眼中,世界萬物都具有人的思維,人與萬物既可以對話,也可以相互變換。我們不是常發(fā)現(xiàn)孩子面對大海時會把海帶認作海的女兒頭上飄著的發(fā)帶,而面對花叢時,又會把蝴蝶看成是一朵朵跳著快樂舞蹈的碗豆花嗎?那么,當(dāng)有一個小孩兒夢想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長在樹的高枝”上時,我們就可以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了。他要同媽媽捉迷藏,“悄悄地開放花瓣兒”,散發(fā)出誘人的花香,投影在媽媽的書桌上。天哪,這么小的孩子已有如此的愛心,他是在用自己搖曳的舞姿、淡雅的芬芳、玲瓏的身影去陪伴母親、撫慰母親。這個小小人兒的愛心,又是從哪兒來的呢?細讀原詩,不難發(fā)現(xiàn),這愛源于母親深厚而寬廣的愛,這種愛從詩中母親尋找和呼喚孩子時情不自禁流露出的焦急心態(tài)而一覽無余。這難道不是人間最平凡而又最偉大的母愛嗎?我們在嘖嘖稱奇的同時又不禁點頭嘆服。
讀著讀著,我們仿佛觸摸到發(fā)絲的濕潤與柔滑,仿佛嗅到花的清香與女子沐浴后的芬芳,仿佛聽到孩子銀鈴般的嬉笑聲和母親溫婉的責(zé)問聲。這優(yōu)美清麗的畫面、自然和諧的音韻以及滲透于字里行間的真摯愛心也許就是這篇散文詩永遠具有藝術(shù)魅力的真諦。
讀完此詩,我深深領(lǐng)悟到:沐浴在母親愛河中的童年是金色的童年,它就是一支神奇的夢幻曲,是一幅鮮亮無比的畫卷,還是一首寫不完的詩。
篇三:2017年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高中組)
感受“野外生存”
——讀《魯濱孫漂流記》
孤零零一個人,被拋棄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在這里,他沒有家人,沒有朋友,失去了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面對如此殘酷的生存環(huán)境,他能夠活下去嗎?18世紀英國作家笛福的小說《魯濱孫漂流記》告訴我們,這個叫魯濱孫的人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生活了28年,一個生存的奇跡,一段獨特的“野外生存”,讓我們用心來感受一下吧。
魯濱孫出身于商人家庭,一心想去海外見識一番,曾瞞著父親多次出海。不料,在一次航海中,船觸礁而沉,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只有魯濱孫一個人從生死線上逃回來,飄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在獲得重生欣喜之余,他才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是多么惡劣,他的生命再次受到挑戰(zhàn),失落、焦躁是難免的,但令人佩服的是他在第二天便鼓起精神,迎接生之考驗,開始了漫長而又艱難的“野外生存”。魯濱孫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不僅有了住所和家具,還有了牧場、種植園,甚至還養(yǎng)了寵物。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完全是憑借他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chuàng)造的奇跡。
這就告訴我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沒有什么可以被嚇倒的。無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人都不能被困難嚇倒,要始終保持一種從容樂觀的心態(tài),勇敢地去挑戰(zhàn)面對的困難和厄運。
現(xiàn)在的我們,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就像生活在溫室里的花朵,沒有經(jīng)受過人生真正的挫折。假如我們這些孩子流落到一個荒島上,試問:我們會砍柴做飯嗎?我們會建造房屋、種植菜園嗎?我們連最簡單的洗衣服都要依靠父母,怎么有能力生存下來?讀過文章后,我覺得我們應(yīng)該向魯濱孫一樣,有信心,有志氣;愛動腦,愛勞動;不怕困難,永不放棄。這正如笛福在書中所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睂嶋H上的確是這樣,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只要心中永存信念,勇往直前,不怕艱險,百折不撓,那么他終會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大英雄。
魯濱孫實干、嚴謹、智慧、堅毅的種種品格和他身上那種野性的冒險精神,讓我們?yōu)橹畤@服。
【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高中組)】相關(guān)文章:
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07-19
2017年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初中組)07-13
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范文07-19
2017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07-18
2017暑假讀一本好書主題征文07-20
2017暑假讀一本好書初中征文07-20
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優(yōu)秀篇」07-19
2017年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07-19
暑假讀一本好書征文500字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