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必備】外婆的作文4篇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jié)構(gòu)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jié)尾作文的出現(xiàn)。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外婆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外婆的作文 篇1
我的外婆年級雖然大了,可是卻很勤勞、好學(xué),她每天五六點鐘起床,就開始練毛筆字、畫國畫,家里的毛筆字和國畫作品都快堆成山了!
等到我起床后,她就開始忙碌一天的家務(wù)活,她先跑到附近的菜市場買菜,當(dāng)她拎著一大籃子新鮮的菜和早點,氣喘吁吁地跑回來時,已經(jīng)很累了,但還是忙著去掃地了,我吃著美味的早點,看到她大汗淋漓的樣子就說:“外婆,您累不累,您坐會吧!蓖馄盼⑿χ鴵u搖頭說:“不累,我不累。”于是繼續(xù)干活,她的活真是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但她把這些事都做完了,也只是擦了擦頭上的汗珠,吁了口氣,又開始快樂的學(xué)習(xí)了,外婆真好學(xué)。
有一次,外婆正在燒飯,做湯的時候情不自禁地唱起歌跳起老師教的舞蹈,等她回過神來,飯都焦了,可她還是幽默地說:“今天的'飯帶點焦味,特別的香!
我喜歡我勤勞、好學(xué)、幽默的外婆,我要向她學(xué)習(xí)!
外婆的作文 篇2
外婆家門后是一片莊稼地,每到春天來臨,這里便充滿生機(jī),綠油油的。在通往莊稼地的小道上,種了許多野花、野草。其中就有那會飛的蒲公英。
小時侯,總喜歡在小道上摘那些雖不艷麗但也嬌小可愛的'野花。對于那種桿長得筆直,總有一團(tuán)毛茸茸的蒲公英充滿好奇。只要一看到蒲公英,便會奮不顧身地沖到它面前,小嘴慢慢往上靠,輕輕一吹,像是給蒲公英插上了一雙翅膀,每當(dāng)看到蒲公英漫天飛舞時,心中總是充滿疑惑:蒲公英為什么總是飛向遠(yuǎn)方?
以前的我總是固執(zhí)地認(rèn)為蒲公英飛是因為要找媽媽。也許曾經(jīng)蒲公英們生長在一起,其中有一株最大的蒲公英――蒲公英媽媽。蒲公英媽媽是所有蒲公英之母。在這里,蒲公英媽媽和她的許多蒲公英孩子快樂地生活著?墒怯幸惶,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向了這片蒲公英的海洋。蒲公英媽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活下去,忍痛接著風(fēng)勢將孩子推向遠(yuǎn)方。從此,蒲公英的孩子就飄散在各地,開始了流浪之路。但尋找媽媽的愿望從未間斷,就這樣,蒲公英一直飛向遠(yuǎn)方尋找媽媽。
對于現(xiàn)在億長大的我來講,蒲公英隨風(fēng)飛的原因已不在是謎,但童年時的想像像卻一直深深的印在腦海中。
蒲公英,盡情地飛吧!
外婆的作文 篇3
蔚藍(lán)的天,碧綠的田,對了!還有外婆的灶,這便是我的童年……
記憶中的鄉(xiāng)村是這樣的,湛藍(lán)的天映襯著湖水,碧綠的田裝點著大山。小雨不打招呼地來到人間。落在屋瓦上,漸漸往下流,一條水線就像是外婆的白發(fā)。外婆剛從菜場回來,路上的雨打濕了她的頭發(fā),發(fā)絲上還有幾顆豆大般的雨珠,身上薄淺的衣服也早已被打濕了。她笑著說:“下雨好,還幫我把菜洗了個遍呢!”外婆笑著,外頭的雨也依然沒有停的意思……
她今年69歲,身體卻很硬朗。雪白的.頭發(fā)永遠(yuǎn)是那么亂,歲月在她的額頭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跡,枯柴似的手永遠(yuǎn)忙個不停,深陷的眼窩吐出一種慈祥與寧靜。
外婆的灶永遠(yuǎn)靜躺在廚房中,整日也只能與干柴打交道。灶唯一的朋友就是外婆。一日三頓,都離不開它。只見她嫻熟地把切的菜倒入灶鍋中,“刺啦刺啦”幾聲后,菜的香味彌漫了整個廚房。外婆忙碌著,一會兒炒菜,一會兒端菜。熱菜一上,大家的筷子就情不自禁地去夾,口中還不停地念叨著:“真好吃!”站在一旁的外婆看著我吃得如此高興,她也興奮得像個孩子!皨,還有飯嗎?”外婆起身趕忙去熱飯。
外婆與灶打起交道來,先放一片小報紙點燃,然后又塞了一大把稻草,等火燒起來時,再放幾根粗木頭,整個動作連貫沒有破綻,幾層白霧回旋上升,不一會兒,飯就出現(xiàn)在桌上了。
后來,當(dāng)我被接到城市里生活時才明白,為什么城市的電磁爐比不上外婆的土灶。比起電磁爐,這灶更有說不出的愛,化不開的情……
外婆的作文 篇4
我外婆的老家,住在漢濱區(qū)縣河鎮(zhèn)楓樹村那個很高很高的草帽梁山頂上。
她家院子是座有著兩百余年歷史的古宅,門前不遠(yuǎn)處有口不小的池塘,那是她家唯一的飲用水源。水塘邊長著棵兩古樹,一棵是樺櫟樹,一棵是藥樹。樹身粗得要四、五個人合攏才能抱住,樹高達(dá)五、六十米,據(jù)說樹齡都在500年以上。
在兩棵古樹下,外婆她們?nèi)医o予我完美的摯愛,讓我無憂無慮地度過了一段快樂而又幸福的童年生活。
兒時,我常去外婆家小住。她家門前的池塘及旁邊兩棵古樹是我經(jīng)常玩耍的地方。池塘里的水來源于一公里外的古凼山寨頂,靠自然雨水蓄積。雖不大,但只要每年天旱時間不長,足夠他們?nèi)胰、畜及路人的飲用?/p>
經(jīng)過外爺?shù)木拇蚶,池塘里不僅養(yǎng)有魚,而且還種著荸薺、水燈草等用來凈化水質(zhì)。那時候,舅舅和小姨他們經(jīng)常在旭日東升或者夕陽西下的時候,帶我沿著池塘四周去散步;或搬來凳子坐在一邊,用做飯笊籬上的米飯粒,伸進(jìn)池塘里誘捕小魚蝦,給陪伴在身旁的小黑貓解饞;或用外婆的縫衣針、線自制一根魚竿,掛上蚯蚓,釣上幾條大鯉魚來給自己改善伙食……
玩得膩了,就爬上旁邊大樹的枝丫間去小憩一下;或依靠在樹身上翻看舅舅的小人書;或在樹下給外爺、舅舅他們幫忙,撿拾樹上掉下來的橡子、橡子殼和采摘藥樹上的倍子,然后到坡上的空地間點種樺櫟樹,去村頭的供銷社賣橡子殼和倍子換糖吃;或坐在樹下的秋千上輕松蕩漾;或圍在樹下,聽大路上南來北往的人們歇息乘涼間聊天講故事……
夏日炎炎的蔥郁綠蔭下,幾只小松鼠在古樹枝椏間歡快地跳來跳去,清涼的山風(fēng)從身上一陣陣拂過,那頓消的.暑氣、輕松愜意的感覺讓人好不舒坦!
關(guān)于外婆家這兩棵古樹,還有著一個美妙的傳說呢。據(jù)說很久以前,一位路過此地風(fēng)水先生講,門前的那個池塘是一方墨硯,而那兩棵古樹分別是兩支毛筆,居住此地的汪家后輩子孫中將會文人墨客層出不窮呢。此外,若是喜鵲在這兩棵樹上筑夠了七個鳥巢,主家還會加官進(jìn)爵呢!傳說畢竟是傳說,在我的記憶中,大家一直都在觀察樹上鳥巢的個數(shù),可最多時也只有五個,始終未達(dá)到七個。不過外爺他們家族,自明清以來,先后倒還真出過好幾個教書先生和多名官家人呢。
兩棵古樹雖然生長在山頂頂?shù)氖^梁上,之所以一直是枝繁葉茂,綠蔭如蓋,究其原因,完全是因旁邊有著這么一口不竭之池塘滋養(yǎng)的緣故。樹因塘而盛,塘因樹而聞名。
隨著外爺、大舅及大舅媽他們的相繼去世,外婆也隨著二舅及幾個表弟他們都先后遷居到了城里,古宅自然就空閑了下來。由于長期無人居住,沒幾年時間,整個院落已在日曬雨淋中慢慢地垮塌了。
前不久,我專程去了趟,曾經(jīng)的百年古宅已經(jīng)沒有了昔日的風(fēng)貌,院子里外及池塘中都已經(jīng)叢生了茂盛的雜草,鄰居也響應(yīng)政府陜南避災(zāi)移民搬遷的號召,住到山下公路邊去了。整個院落唯有兩棵古樹依然堅強(qiáng)地挺立著,生機(jī)勃勃、默默無聲地記錄著歷史的變遷和歲月的滄桑。
漫步上前觸摸著蒼老的樹干,童年的如煙往事在腦海中一幕幕不停地閃現(xiàn)。這兩棵在光石梁上卻能夠堅強(qiáng)生長的古樹,它們身上的那股精神曾經(jīng)給予了我生活中拼搏奮斗的無限力量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
外婆家的古宅、池塘、古樹,猶如一幅水墨丹青,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它給我童年帶來的幸福和快樂,終生難以忘懷。我愛外婆的老家,更愛那兩棵萬古長青的大樹!
當(dāng)晚,回家后我在想:或許有一天,等我退休了,戀舊的我將會重歸舊里,把古宅院重新修復(fù),再養(yǎng)一群土雞,放牧幾頭牛羊,種幾塊菜園,讀幾本閑書,寫幾篇小文,邀三五好友圍坐火爐邊,就著燉煮的噴香臘肉塊,來幾杯自釀的土酒,天南地北地胡掰扯,那田園牧歌式的鄉(xiāng)村夜生活該是何等地快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