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荔枝1
水果的品種很多,有清爽可口的西瓜,有豐富多汁的鴨梨,有晶瑩剔透的葡萄,但我卻偏愛家鄉(xiāng)的荔枝。
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千古絕唱。相傳當時楊貴妃為了吃到新鮮的荔枝,派三千兵馬像接力賽一樣日夜兼程,風塵仆仆連夜送到京城,這足以說明荔枝有多么誘人,那么荔枝到底有怎樣的魔力能深受楊貴妃的青睞呢?讓我為你細細道來吧!
荔枝呈鮮紅色,它的形狀呈橢圓形,摸一摸,外殼粗糙,就像刺猬遇到猛獸時把身子蜷縮起來,保護自己,還像一位穿著堅硬盔甲的勇士。荔枝的“顏值”
確實不敢恭維,在眾多的水果當中可不算出類拔萃。但正所謂“人不可貌相”,荔枝也一樣。
剝開荔枝的外殼,露出一層米白色的薄膜,就如披著一件白色的紗衣,跟荔枝的外殼簡直是天壤之別,一股誘人的清香撲鼻而來,咬上一口,荔枝的汁就像破裂的水管噴了出來。放在嘴里,汁液緩緩地流了出來,流到嘴巴里,也流到了每個人的心田里。
荔枝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營養(yǎng)價值很高。它含有糖,磷和維生素,可以增強我們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可以入藥。但荔枝容易上火,要適量吃。
荔枝的美味令人回味無窮,而荔枝的品質(zhì)更值得我們深思。它其貌不揚,但卻有著豐碩的果實和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是啊,不能只看外表,以貌取人。相同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比起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也許你第一眼在超市看見荔枝的時候,它或許沒有那么驚艷,但靜下心來,慢慢品嘗你會感到一番別樣的滋味。
荔枝2
每年夏天是荔枝成熟的季節(jié)。它的形狀像雞心,大小如乒乓球一般,它的皮不像蘋果那么光滑,它的皮很粗糙,剝開殼,你會看到,像漢白玉一般的果肉,晶瑩透亮。你輕輕的咬開它,香甜的汁水就會沾滿你的嘴,使你感到香甜可口,
荔枝是著名的嶺南佳果,屬亞熱帶珍貴水果,嶺南四大名果之一。它原產(chǎn)我國南部,有20xx多年的栽培歷史。其中“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果王荔枝,特別是俗稱“糯米糍”的品種,核尖小,肉芳洌清甜,完全可以想象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真情流露的滿足樣子。荔枝屬常綠喬木,野生樹高可達30m胸徑1m。樹皮灰褐色,不裂。偶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2~4對,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2cm。花小,無花瓣,成頂生圓錐花序。果球形或卵形,熟時紅色,果皮有顯著突起小瘤體,種子棕紅色,花期3~4月,果5~8月成熟。喜歡光,喜暖熱濕潤氣候及富含腐殖質(zhì)之深厚、酸性土壤,怕霜凍。目前我國荔枝品種有100多個,廣州就有60多個,盛產(chǎn)于廣州從化、增城二市和市內(nèi)幾個城郊結(jié)合區(qū)。 荔枝以果形別致、顏色悅目、果肉狀如凝脂,甘軟滑脆、清甜濃香、色味具佳而著稱,優(yōu)良品種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掛綠等,而以淮枝數(shù)量最多,大約占總產(chǎn)量的七八成。 荔枝品質(zhì)則以桂味和糯米糍最佳。桂味以肉脆清甜誘人,而糯米糍則以核小肉厚汁多味濃著稱。舊以"筆村糯米糍"、"羅崗桂味"、"增城掛綠"號稱"荔枝三杰"。三杰中以"增城掛綠"至為珍貴,歷來被朝廷列為貢品。
荔枝不但好吃,還能用氣味殺死蟲子?墒,荔枝雖然好吃、能殺蟲,但是,吃多了荔枝反而會上火和生病,所以還請愛吃的人要克制住哦!
荔枝3
要是說起荔枝的話,大家都很熟悉,荔枝誰都吃過,可是你們仔細觀察過荔枝嗎?荔枝是圓形的還是橢圓形的?荔枝是不是越紅的就越好吃?你們知道這一些問題嗎?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荔枝其實是又橢圓形的,可是也有圓形的,大部分的荔枝都是橢圓形的,只有一種價值超值的荔枝是圓形的,那一種荔枝的名字叫做掛綠,它的價值是五萬五千元一顆,其他的都是橢圓形的,那一種荔枝的樹,一棵樹每一年只能長出十顆荔枝,你說是不是很奇怪啊。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荔枝越紅的就會越好吃,這個想法可就錯了,其實,有一種荔枝是綠色的,可是他的味道好極了,人人吃了人人愛,他可是十大名枝之一,有一種荔枝特別的紅,可是它的味道難吃極了,應(yīng)該把前面的那一句話改一下,說成:人人吃了人人恨,所以也不能說越紅的荔枝就會越好吃。
荔枝的殼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中間夾著水晶般的肉,包含著水分核糖分,每個吃過的人都喜歡它,我也不例外,最中間是一個核,你們覺得這個核像瑪瑙嗎?雖然不能吃,可是有很多人也是很喜歡它的,我也是特別的喜歡這個核,對了,荔枝的殼下面不是有一層很薄很薄的皮嗎?有些人特別喜歡那層皮,可是我就不是特別的喜歡,因為,那一層很薄很薄的皮總是讓我撥完了殼還是不能馬上吃到水晶般的肉,因為,那層很薄很薄的皮特別難撥,它太薄了,弄得我總是連肉一起給撥下來。荔枝的殼上還有麻麻的東西,有的挺扎人的,可是,越好的荔枝,它的外殼就會越扎,所以,這一個外殼也是可以看出荔枝的好壞的。
我很喜歡荔枝,我不僅僅喜歡吃荔枝,而且,我還喜歡它的殼、肉、核,我不喜歡皮是以前的事了,可是我現(xiàn)在也喜歡那層很薄很薄的皮了,總的來說,我也很喜歡荔枝的樣子,我也很喜歡它的外形。
荔枝4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種水果,它赫赫有名,它的名字叫——荔枝。它是一種熱帶水果,一顆顆荔枝似兵兵球一般大。它的外皮不光滑,摸起來軟軟的,外表上的小刺有些扎手。當你剝開皮后,果實非常飽滿,有一層白色的皮。當你仔細觀看時,你會發(fā)現(xiàn)果肉晶瑩剔透,有一種光滑的感覺。當你用嘴嘗時,它會有一股清甜的汁水,流入口里,會使人精神抖擻。當你用鼻子聞時,你會聞到清香的味道,一陣香甜的味道撲鼻而來。
它是現(xiàn)在市上最受歡迎的水果,它物美價廉,味道非常地香甜,如果你嘗了一口,就會喜歡上了這股香甜的汁水,吃了還想吃第二口,它是市民們公認的好水果。
它的作用可不少,在熱天,可以放進冰箱冷凍,然后拿出來解渴,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不過,這種水果的味道雖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也會上火。不過不用擔心,吃了必定會有方法解決,只要吃鹽水,就不怕上火。荔枝的核可以種在某個地方,比如后院、花壇……等到幾年后,必然會收獲。
同學們,聽了我的講述,你一定會很想吃吧!快去買些嘗一嘗吧!
荔枝5
嗨!我是荔枝,我的皮很粗糙,又厚又硬,猶如戰(zhàn)士的盔甲。上面那一個個小疙瘩,更增添了我的丑態(tài),輕輕咬一口,還帶著一股苦澀味呢!我的皮色也不漂亮,是紅的,但紅得有些臟,也不那么純,難以與粉嫩的水蜜桃、晶瑩的葡萄相媲美。但就是在這其貌不揚的外殼下卻裹著一顆珍珠般的荔枝肉,這顆“珍珠”曾得到過多少文人墨客的贊美!
我是春夏水果,我的兄弟姐妹有的在二三月就成熟了,在五六月成熟的居多,還有一些弟弟妹妹們在七八月才成熟呢!
我是從荔枝樹上結(jié)出來的果實,荔枝樹高約七米,剛結(jié)出的弟妹又小又輕,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變大變紅,一簇簇沉甸甸的,樹枝被壓彎了腰。一陣風吹過,我們就像害羞得紅了臉的小姑娘,連忙用綠葉遮住了自己的臉。
我們的果肉潔白如玉,人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我們果肉的顏色,說潔白吧,又顯得那樣晶瑩剔透,如同水晶一般閃爍著水潤光澤;我們果肉的質(zhì)感,說光滑吧,又顯得那樣富有彈性,如同少女的玉肌一樣柔軟。
作為廣大朋友喜歡的水果,我的成熟期非常長。從遠處看,那一大片荔枝林中的荔枝,就像紅彤彤的小燈籠,真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我們分布在各個地方,西南部,南部,東南部。其中,福建和廣東南部的荔枝長得最旺盛。在福建,我與香蕉,龍眼,菠蘿稱為“南國四大水果”。有一本書上是這樣記載的: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入皮入肝經(jīng),可以止腹瀉補腦健脾……我聽到別人對我的夸獎心里美滋滋的。
我作為水果中的一員,能給人們帶來許多的好處,我感到十分驕傲!
荔枝6
荔枝又熟了,我和媽媽來到了中山的一個工廠。那里的后山有一大片荔枝林,這會兒正好結(jié)滿了紅彤彤的荔枝,聽說那里的荔枝特別好吃。
我們驅(qū)車來到了那片荔枝林,但是走近一看,沒有幾個荔枝。我很奇怪,問工廠的老板,他說:“這里的荔枝有很多人摘,再加上最近的臺風,荔枝都沒了。不過,我們還留了幾棵荔枝樹!蔽覀儊淼搅四菐卓美笾,樹上掛了一串串鮮紅的荔枝,那些荔枝很大,因為吸收了好幾天的雨水,所以很容易就掉下來。風一吹,荔枝就像下雨一樣落下來。一看這景象,我們趕緊拿出準備好的用具:盆子、剪刀和梯子開始摘荔枝。我躍躍欲試,準備爬上去摘荔枝。但是被大人們阻攔了?粗粋大一點的哥哥站在上面玩的不亦樂乎,我心里不免有點不高興,F(xiàn)在,我是個沒事人,在這附近溜達。突然,我看見水溝的另一邊有一棵長滿了荔枝的荔枝樹,這顆荔枝樹跟之前的所有的荔枝樹判若兩“樹”。我好奇的走過水溝,來到樹下,伸手摘其一棵荔枝,撥開皮,放進嘴里!班邸蔽乙幌伦泳屯铝顺鰜怼_@是什么東西啊,這味道跟之前的荔枝果然判若兩“樹”,F(xiàn)在我知道了,怪不得沒有人摘這棵樹的荔枝,原來大家都知道荔枝是不好吃的。在我的苦苦請求下,終于輪到我上去摘荔枝了。我懷著好奇的心情拿起剪刀走上了梯子。走上梯子后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暗綠色的荔枝葉和很多簇三兩成群的荔枝。大人們看到了,我自然也看到了。我拿起剪子,把手伸到離我最近的一簇荔枝,剪住那根樹枝,使勁一按,荔枝便“嗖”的一下掉了下去,落進了盆子里。我連著剪了很多,突然,下面有人喊道:“剪一些葉子下來!比~子,我的眼睛看到了那些葉子。但是剪葉子就要剪枝干,細的我還能剪,粗的我就不敢恭維了。沒辦法,還是別人上來剪吧。我慢吞吞的走下梯子,回到車上等他們。
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雖然我沒有剪多長時間,但是,我還是很高興。
荔枝7
前幾天,我讀了《荔枝》這篇課文,文章平實流暢的文筆,流露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了偉大親情給我感觸甚深。
課文中通過寫荔枝的故事,反映了作者一家人濃濃的親情,刻畫了一位慈愛的母親的形象。
作者每次從細微處描寫母親,我便覺得作者母親仿佛越過紙面,那份親切,關(guān)愛仿佛重疊在我媽媽的身上。
記得我五歲那年,夜深了,下著傾盆大雨,我突然發(fā)高燒了,媽媽立刻拿條冷毛巾敷在我頭上,輕柔地抱起來,我順手夾起一把雨傘出了門。那晚恰巧爸爸不在家,雨又下得太大,街上又攔不下一輛出租車。媽媽只好抱著我徒步奔向人民醫(yī)院,病得迷迷糊糊的我隱約看見媽媽焦急的臉上滿是雨水,雨傘卻嚴嚴實實地擋住了我身上!到了醫(yī)院,媽媽又忙著給我掛號,奔科室。我打點滴時,不停地用手試探我的體溫是否減退下來!也許每個母親都會這樣照顧著自己的孩子,但在當時,母親給了我這個弱小的心靈多強大的依靠港灣!
我記得還有一次,家里出現(xiàn)了稀世珍寶——榴蓮。首先,媽媽先把它切成一半的,然后拿勺子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我就狼吞虎咽地吃進口中,我吃了一部分。我打了個飽嗝,媽媽問:“女兒,你還吃不吃?”我說:“不吃了,讓你吃吧!再說,我已經(jīng)很飽了!闭f完,媽媽就慢慢地把剩下的榴蓮肉很享受似的吃掉了,當時,我看到后感覺怪怪的,現(xiàn)在我明白了母愛都是無私的。我讀了《荔枝》這篇課文,讓我深深懂得了母親平凡而又偉大的愛!
媽媽,你就像《荔枝》中的“母親”一樣,吧母愛奉獻給我與弟弟身上,我一定努力學習,將來,我盡我一生的能力好好地報答你。
荔枝8
小時候我很不懂事。爺爺一生病,家里都急得團團轉(zhuǎn),只有我最開心。因為來看望爺爺?shù)氖迨灏⒁虝r常會留下一些奶粉,罐頭之類的“好東西”,爺爺又總是說:“我不愛吃”。于是這些好吃的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可八歲時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卻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使我的思想也發(fā)生了變化。
這一天,爺爺又病了,咳得很厲害。阿姨拎著一大袋東西來看他!皽适怯钟泻贸缘睦!”我想著,便偷偷地藏在臥室的門外看。果然,阿姨從袋子里拿出蜂王漿等補品,還有一大串鮮荔枝!“爸,這是您最愛吃的鮮荔枝!”阿姨邊說邊剝給爺爺吃。那晶瑩的荔枝肉攙得我直留口水,可惜就在這時候我被媽媽叫走了。
回來時,阿姨已經(jīng)走了。爺爺知道我最愛吃鮮荔枝,就招呼我說:“惠惠,來來,這個爺爺不愛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奇怪,便問道:“爺爺,剛才阿姨不是說您最愛吃嗎?”“噢......爺爺以前愛吃,現(xiàn)在不......不愛了!”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來,爺爺在一旁默默地看著我吃。
當荔枝所剩無幾時,媽媽給爺爺端飯來,見次情景,她怒不可斥地呵斥道:“惠惠,你怎么把爺爺最愛吃的鮮荔枝給吃了?!”說著就將剩下的幾個荔枝奪了過去,放在爺爺?shù)拇策。聽了媽媽的話,我委屈地哭了,爺爺趕緊說:“沒關(guān)系,我---我不愛吃......"
我低著頭走出了爺爺?shù)姆块g這時我才明白并非爺爺不愛吃而是因為他愛我遠勝于愛荔枝!從這時候我心中便藏下了這串荔枝。
以后,我發(fā)現(xiàn)身邊有許多像爺爺那樣的人,他們以種種“不愛,不喜歡”為借口,把優(yōu)勢讓給了我。而我也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不懂事了。我也學會了“撒謊”,告訴他們:我也不喜歡,給您吧!
一串鮮荔枝,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荔枝9
夏天,水果是人們不可或缺的佳品,因為它們既酸甜可口,又清涼解渴,還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其中我最喜歡的當屬荔枝。
荔枝大多呈圓形,身穿一件深紅色“盔甲”,摸起來凹凸不平,有點像“尖刺”。用指甲輕戳外殼,晶瑩剔透的果肉便顯露出來,果肉是半透明的。摸起來很光滑,如絲綢一般,透過果肉,隱約能看到藏在中間的核,咬一口,冰涼的果汁噴出來,嘴里甜絲絲的,刺激著我的味蕾。嚼著柔軟而有彈性的果肉,夏日炎熱的感覺早已被拋到九霄云外。細細觀察荔枝的外殼,你會發(fā)現(xiàn)貼著果肉的那面殼上有一層淡黃色的薄膜,用來保護柔嫩的果肉。
和西瓜比起來,荔枝的果肉更加冰涼;與蘋果做比較,荔枝的果汁更加豐滿;跟火龍果比較,荔枝的口感更加清甜;與獼猴桃比起來,荔枝更加甜而不膩……
其實,荔枝不但美味,敷在臉上,還能美容養(yǎng)顏,讓你的肌膚像荔枝肉一樣光滑、水潤。食而有味,潤膚如玉,豈不是一舉兩得之美事?
只是遺憾,荔枝有一個弱點,就是保質(zhì)期太短,買來的`荔枝最好立刻食用,白居易曾在《荔枝圖序》詩云: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唉?梢姡笾κ侨绱恕凹t顏薄命”。但荔枝在百姓眼里,口碑實在太好,群眾基礎(chǔ)實在太深,不僅現(xiàn)代人對它喜愛無比,就是古人對它也是青睞有加。史料記載,唐朝楊貴妃為了能食到荔枝,不顧路途遙遠,命手下的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從嶺南送到長安。期間,累死的馬匹不計其數(shù)。難怪杜牧在詩中嘆曰:“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前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辟F妃莞爾一笑,浸透著多少人的血汗?從中也體現(xiàn)出了荔枝無可匹敵的美味。為此,仕途中落的蘇軾也無不感慨:“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做嶺南人!
荔枝不愧是水果王國里一朵璀璨的奇葩!任何華麗的詞藻贊美它,都是不為過的,你覺得呢?
荔枝10
我的家鄉(xiāng)在永春,是個山清水秀的小城。在這里,有四季盛開的鮮花,有連綿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蔥蔥的樹林,有清澈見底的小溪,更有那越來越現(xiàn)代化的建筑設(shè)施……整個小城都沐浴著春光,和諧又溫暖。
我的家鄉(xiāng)有許多特產(chǎn)。蘆柑、老醋、佛手茶可以說是家鄉(xiāng)特產(chǎn)的代表了,而我的老家岵山,則盛產(chǎn)荔枝。岵山的荔枝,因為顆粒飽滿、肉多籽小,味道甘甜美味而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家的老房子旁,就種著幾棵荔枝樹。
老房子旁的那幾棵荔枝樹,少說也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聽爸爸說,這些樹都是爺爺親手種下的,每一棵樹都傾注了爺爺辛勤的汗水,爺爺就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這些樹。
每年的夏末,荔枝樹上都會結(jié)滿了大大小小的荔枝,一顆顆鮮紅的荔枝掛在枝頭,遠遠看去,就仿佛給荔枝樹穿上了一件別致的衣裳。
摘下一顆荔枝,剝開紅色的殼,就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了。那白中又帶著透明的果肉讓人看一眼就食欲大開。迫不及待地把荔枝肉擠進嘴里,頓時,涼絲絲的甜味充滿了整個嘴巴。荔枝肉嫩嫩的,嚼起來就好像吃果凍一般,清涼的荔枝讓夏日的炎熱一掃而光。
爺爺非常愛吃荔枝,他總是小心翼翼地剝開荔枝殼,咬起果肉的時候還不忘吮吸一下荔枝殼里殘留的汁液,然后用有些干癟的嘴慢慢嚼起來——爺爺吃荔枝,就像在享受一般。
后來,在一個春天,爺爺永遠地沉睡了。那時侯,荔枝樹已經(jīng)有小小的花苞了,也許,再過不多久,它們就會開花、結(jié)果,枝頭上又會一片鮮紅了,只是,爺爺沒能再吃荔枝了……如今,荔枝依舊年年紅,家鄉(xiāng)甘甜爽口的荔枝永遠是我的最愛!
荔枝11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的這句詩中,描寫的就是楊貴妃喜食而聞名的水果—荔枝。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荔枝。
荔枝的果實像葡萄一樣一串串地掛在樹上,一般是一寸左右的圓球形狀,外邊是薄薄的紅色硬殼,里面包著白嫩透明的果肉,中心是深棕色的核。真應(yīng)了那句謎語“脫了紅袍子,是個白胖子,吃了白胖子,剩下黑小子”。
荔枝種類很多,比如三月紅、糯米糍、妃子笑、元紅、掛綠、桂味、圓枝……其中掛綠荔枝的果皮四分綠色六分紅色,并且每個都有一圈綠線,因此得名。掛綠荔枝自古以來就是皇家貢品,即便是上等品種糯米糍和它一比也差遠了,畢竟人家單顆拍出過55.5萬的天價,這簡直不是荔枝,而是鉆石。
荔枝有補充能量,益智補腦的作用。荔枝果肉中含豐富的葡萄糖,總糖量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列居多種水果的首位。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yǎng)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癥。荔枝果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zhì),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荔枝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脂肪、檸檬酸、果膠以及磷、鐵等,是有益人體健康的水果。每一百毫升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高達七十毫克。
雖然荔枝很有營養(yǎng)價值,但是吃多了會流鼻血、喉嚨痛。大家一定聽說過“一顆荔枝三把火”吧,但我有一個吃荔枝不上火的方法,那就是把荔枝剝開沾點醬油吃,那樣既可以使荔枝更加甘甜可口,而且吃多了也不會上火,真是兩全其美呀!下次你吃荔枝的時候也不妨試試看。
我愛那甘甜可口的荔枝。
荔枝12
我的外婆家在廣西玉林,那里盛產(chǎn)荔枝,我愛外婆家的荔枝。
荔枝樹春天發(fā)芽,遠遠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就象綠色的涼亭,過了不久荔枝樹就會開出雪白如玉的花朵,從遠處就可聞到一股花香,每當這時,一群群勤勞的蜜蜂會在花上采花釀蜜,可熱鬧了。
荔枝分早中晚熟,它的種類繁多,有三月紅,桂綠,水晶球,糯米滋等。端午節(jié)過后,荔枝樹上掛滿荔枝,遠遠看去像一串串晶瑩發(fā)亮的紅寶石鑲在綠色的枝條上。綠葉襯紅果可真漂亮了啊!近看一棵棵鮮紅的荔枝讓人直流口水。荔枝的形狀有多種,有圓的,橢圓的,有蛤蟆型的。
荔枝果遍身長滿小釘,撥開紅紅的外殼你就可以看見白白的果肉,果肉里面還包著一棵黑核子,我最喜歡吃的是糯米滋,因為這種核小肉嫩清甜。咬一口,哇!又嫩又脆,非常爽口。
每當暑假,我去外婆家總可以吃到外婆親手種的荔枝。外婆非常喜歡我,每一次給我的荔枝都比表哥表姐的多。
我非常喜歡荔枝,因為荔枝不但形色美艷,質(zhì)嬌味珍,超凡出眾被譽為人間仙果,佛果。
我的家鄉(xiāng)在茂名,我愛家鄉(xiāng)的荔枝。
細雨如絲,一棵棵荔枝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花露,它們伸展著綠色的枝條,茂茂密密的葉子像一把撐開的大傘。
秋天到了,荔枝樹上掛滿了荔枝。
荔枝的外型是心型的,皮是疙疙瘩瘩的,特別刺手。()你輕輕地剝開它的皮,就可以看到晶瑩潔白的荔枝肉,多肉多汁,香甜可口。荔枝的品種多,有妃子笑、糯米糍等多種。新圩有個荔枝園,住在那兒的人們隨時吃到荔枝。我想:秋天是豐收的節(jié)日。荔枝膨脹,農(nóng)民把它們運到城市里賣。賣了個好價錢。農(nóng)村的人們生活追上了城市里的生活,買了高樓大廈,買了汽車,荔枝是人們的福星呀。
我愛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荔枝!
荔枝13
“桃園三結(jié)義,張飛在腹里,去了關(guān)云長,方知是劉備!贝蛞凰。知道是什么嗎?哈哈!謎底就是我——荔枝,因為我紅皮白肉黑核。
郭沫若曾寫道:“荔城無處不荔枝!崩蟪鞘瞧翁锏难欧Q,因為種滿荔枝而得名。我生活在南方,尤其喜歡在河道兩旁生活,每天我都要以河面為鏡,梳妝打扮。一年四季我都披著綠色的外套,每年七、八月份的時候,是我最漂亮的時候,我會在頭上裝飾上無數(shù)紅色的瑪瑙,遠遠望去就像紅色的燈籠。微風吹來,他們還會調(diào)皮地跳起燈籠舞。好像在招呼人們,快來吃我,我可好吃了。每當那時候,我都會看到老農(nóng)眼里的光芒,那是豐收的喜悅。
把我捧在手心,你會發(fā)現(xiàn)我有點像草莓,但有些扎手。因為我的外表凹凸有致,摸起來有些粗糙。脫掉我的外衣,你會發(fā)現(xiàn)我里邊還穿著一件粉紅色的貼身背心,就像一層薄薄的細紗,它緊緊地裹著我的肉身,不讓我受半點風寒。我的果肉渾身雪白,像來自冰山的圣潔的白蓮,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它就像富有朝氣的小朋友的皮膚,摸起來滑滑的,富有彈性。讓人忍不住就想咬一口,那味道甜,一直甜到心里頭,讓人吃完還想再吃。但可別貪吃,因為吃了我容易上火。
每年3、4月份,我開花了。我的花是黃色的,沒有花瓣,很小、很多。別看花這私法多,平均100朵花才能結(jié)1個荔枝呢!6-8月份,我成熟了。我的個頭不大,一般寬2.5 cm,長3cm。古人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日晱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古人愛吃荔枝,現(xiàn)代人也愛荔枝。因為荔枝不僅可口,還具有理氣補血、溫中止痛等功效。
聰明手巧的小朋友還把我當作玩具,他們把我做燈籠、小花、小魚。說說小魚吧,先剝皮,但不能全剝,最后要留一小塊,中心點貼在我們身上,再把旁邊的皮翻過來,做成魚尾巴的樣子。中間的肉掰一點出來,做成魚鰭的樣子,小魚就做好了。
瞧!我們荔枝渾身是寶。你愛上我們了嗎?
荔枝14
我家屋后一個大荔園,屋前一個小荔園。屋后的荔枝摘了很久,屋前的才開始泛紅,大約在農(nóng)歷六月成熟,我們叫它六月麗。
六月麗一天天飽滿、泛紅,我饞得很。荔枝是鄰居劉某信承包的,他看得緊,別人是不敢偷的。
但我最終抵擋不住荔枝的誘惑。那天天剛黑透,我便借著朦朧的月光,迅速爬上荔樹,狠狠地摘了滿滿一衣兜荔枝,然后飛奔回家,掩了房門,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不久,我聽到大廳里某信氣呼呼地對爺爺和媽媽說,這是撒在路上的,差不多把一枝荔枝折光啦!又說我姐姐上自修去了,九成是我偷的,把我叫來問問。
我嚇得直打哆嗦:劉某信要是告到學校,同學們就會叫我“荔枝賊”,我這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就是“賊”啦!我后悔得眼淚直流。
爺爺在廳里高聲叫道:把她叫出來!奶奶快速走到房門口說:她睡著啦,今早發(fā)燒還吃著藥呢,你看……
劉某信說既然睡著了,那就算啦,孩子要管教,不能讓她再偷了。爺爺向他保證好好管教,保證不讓我再偷。
劉某信走后,爺爺厲聲把我叫起床。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來到爺爺面前,兩腿直抖。爺爺斥責了我一番,耐心地對我進行教育。一直到我保證不偷荔枝才罷休。媽媽嘆了口氣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啊,要是學壞了,讀書還有什么用?
好不容易聽完他們的教訓,睡到床上,又被奶奶訓了一頓,還嚇唬我,說要是再偷東西,別人叫你賊妹,叫出名了,長大后附近沒人敢娶你,就把你嫁到吳川去!
那次偷荔枝后,我不再偷任何東西。二十多年過去了,劉某信和我的祖父母、父母都已作古,但荔紅時節(jié),我仍常記起偷荔枝的事,記起親人們對我的教誨:清清白白做人。
荔枝15
“荔枝枝枝枝映水,菱角角角角朝天”。
這是荔枝之鄉(xiāng)增城廣為流傳的一對荔枝名聯(lián)。這對名聯(lián)背后流傳著一個名人與荔枝的故事。
明代嘉靖年間,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官至吏、禮、兵三部尚書的湛甘泉(若水)把福建游仙鳳亭的良種荔枝核帶回家鄉(xiāng)廣東增城沙貝(今新塘),交給鄉(xiāng)人到四望崗上培植。十多年后,四望崗荔枝成林,人們把這種清甜爽口的荔枝叫做“尚書懷”。
一年夏天,湛甘泉講學回到家鄉(xiāng),見到“尚書懷”荔枝不但在四望崗漫山紅遍,而且村前村后,田頭河邊也丹果累累,不勝欣喜。一日,他在東江河邊一個荔枝園里,見到那些伸出水邊的荔枝枝丫掛滿丹果時,便觸景生情,要為荔枝撰副好聯(lián)。
“荔枝枝枝枝映水”,上聯(lián)脫口而出,但下聯(lián) 總覺得不滿意。這時,隨從的學生向他建議,干脆以品荔為名,設(shè)個荔枝宴會,邀請各方文人墨客共聚一堂,品荔會友,共對下聯(lián)。
學生的話一出,甘泉連聲說好!耙岳髸,吟詩賦對,何樂而不為!”
幾天后,甘泉府上雅士滿堂,大家談笑風生,開懷品荔。其間,甘泉將對聯(lián)之事托出,向大家誠求下聯(lián)。
“荔枝枝枝枝映水”,甘泉的話一出,座上一名后生便應(yīng)聲而上,“菱角角角角朝天”。
荔枝對菱角,映水對朝天,對物貼切,聲韻工整。甘泉拍案叫絕。這時人們才注意到應(yīng)對者是增城縣舉人胡庭蘭。在場的文人墨客也紛紛說好。
當晚,甘泉盛宴款待客人,并吩咐家人,給每位客人送上一筐新鮮的尚書懷荔枝。席間,一位騷客又提出一個新的上聯(lián):“荔枝紅掛綠”;可是,一直沒有人應(yīng)對。
散席前,甘泉對大家說:“今日胡舉人對了我的上聯(lián),我要犒賞荔枝十籮,連同用紅帖寫成的對聯(lián),明天專程派人送到胡府上。至于‘荔枝紅掛綠’,如果有人對上下聯(lián),我將加倍犒賞!”
600多年過去了,每逢荔熟時節(jié)以荔會友已成了增城的習俗,但“荔枝紅掛綠”的下聯(lián)好像至今還沒有人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