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理的作文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獲得更多的人生道理。通過各種的事件總能讓我們領悟人生道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道理的作文,請大家欣賞借鑒。
關于道理的作文篇1
在“楚河”兩岸,我與姥爺針鋒相對,我渴望取勝,“開戰(zhàn)”時,我舉棋不定,姥爺笑著說:“開局走好,可定大局。”我的心中一片迷茫,仿佛這一步走好,我就勝利了,可是這一步究竟怎么走?
突然,我的心一沉,棋子“啪”的應聲而落,對戰(zhàn)以進入白熱化狀態(tài),但我的旗子明顯處于下風,任憑我怎樣“突圍”?汕闆r沒有一點轉機,我心如火焚。
不久,我的“兵馬”就全軍覆沒,我重重得低下了頭,我的這一舉動早就被姥爺發(fā)現(xiàn),姥爺把象棋重新擺好,笑咪咪得對我說:“棋如人生,正則是友愛,關心,善良。負則是貪婪,可怕,丑陋。只有心中的正將負抑制,人生的道路才會開啟。換個方法說,正方的將是自尊心,車是友愛,馬是善良,炮是美麗,卒是一個個美麗的小愿望。你要掌握這些棋子,取得勝利,記住人生處處都是棋,就看你如何用善良戰(zhàn)勝邪惡,美麗取代丑陋,關愛改變孤單。
我恍然大悟,是啊,人生如棋,陰陽相對,掌握人生,取得勝利。只有用正戰(zhàn)勝負,陽戰(zhàn)勝陰,才能走正道。今天,通過下棋,我得到了人生的道理,這樣會使我受益整個人生。
關于道理的作文篇2
有耕耘,才會有收獲,我們會收獲到喜悅,收獲到人生的道理,收獲到果實,收獲到友誼。
金黃的秋天,總能讓人感覺到豐收的喜悅。因此我來到鄉(xiāng)下的哥哥家里,哥哥家有幾畝地,都種的是玉米。我來了。所以我也要幫助哥哥家摘玉米,看到廣闊的玉米地,我的壓力重如泰山。但下地摘玉米時改變了我的想法,我感覺到勞動是一件快樂的事,一個個金黃的玉米,就像一個個有精神的小士兵,玉米地金燦燦的,就像一片金子,閃閃發(fā)光。
現(xiàn)在我才知道,我收獲的是喜悅,我們忙了一天,收了許多的玉米。就這樣過了幾天,玉米終于要收完了。作文收玉米的時候每天都要汗透一件上衣。于是叔叔開著三輪車去賣玉米,就在我們?nèi)サ穆飞,有一個大客戶,把我們的玉米全買了。此時叔叔的臉上露出了樸實的笑容。此時我收獲了一個人生道理,那就是先苦后甜,只有付出才有回報。
在二年級時,一次偶然的測試,讓我終生難忘。二年級的時候我非常頑皮,淘氣,上課不專心聽講。考試時不檢查就交卷了,我在考試后期待著奇跡發(fā)生,但沒有如愿以償,考得不理想,但是期末復習時我努力學習,奮斗。最終考了我最心儀的成績。此時我又明白了一個道理:奇跡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多年。影響了我的一生。
人生中還有許多珍貴的道理,等著我去領悟。因為有這些大道理,我才會取得成功。
關于道理的作文篇3
高爾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這句名言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我也希望我能成為擁有這樣品格的人。
記得我在上二年級的.時候,我和表弟去玩具店買玩具。呀!玩具店里的人可多了!我和表弟擠呀~擠呀~,喲!把衣服擠得長“皺紋”了!沒關系,我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哇!一個個漂亮的玩具琳瑯滿目,展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有陀螺、玩具車、飛機模型、魔方……我們精心的挑選著、玩著,不知是人多,還是售貨員阿姨太忙了,我們兩個都沒有被人注意到……,我們挑好玩具就心滿意足的走了。
走了一會才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付錢,“誒?我們好像沒有付錢就跑了呢!”“對哦!”表弟也回過神來,然后吞吞吐吐的說:“反正……也沒人看見……我們……還是快回家吧!”這時,我的臉‘嗖’的泛紅起來,心里突然出現(xiàn)了兩只小幽靈在“打架”。一只小幽靈說:“我們還是快點去付錢吧,‘誠信似金’難道只是一句空話嗎?”另一只小幽靈反駁道:“反正阿姨沒看到,她也不會知道是我們拿的玩具呀!”正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誠信最終還是打敗了貪念:如果我不誠實,就會使表弟也學著我的不誠實。不,我一定要給表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讓他認識到誠實是不能用任何金錢換來的。經(jīng)過一系列的心理斗爭后,我?guī)е淼芑氐搅送婢叩,付了錢后,給售貨員阿姨道歉,并說明了理由。阿姨不僅沒有批評我們,反倒還表揚道:“你們真是誠實的好孩子!”接受了阿姨的表揚,我們心里樂滋滋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將會舍棄很多很多的東西,但是我們唯獨不能舍棄的是誠信。這件事情告訴了我:“誠信是一個無價之寶,舍棄了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生命的一半。”我們要時時刻刻講誠信,讓生活變得更有色彩!
【關于道理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做人道理的作文03-21
關于道理的歇后語03-28
關于含有科學道理的諺語節(jié)選06-17
關于動物的小故事大道理11-25
簡單的道理勵志故事02-28
道理人生格言06-29
闡明事理和道理的諺語06-05
簡單道理勵志故事09-15
不近道理的成語解釋05-12
成功的自有道理勵志美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