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忽略的艱辛作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人盡皆知的詩寫出了勞動人民種糧食的辛苦,會背的人有很多,可是誰又知道這首詩告訴人們的道理呢?
現(xiàn)在的人們,絲毫不知道珍惜糧食是什么意思,曾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公益廣告,一碗米飯,剩下了一半。一盤菜,剩下了一半。那一半飯菜并沒有被人吃掉,而是全都在一個泔水桶里。那么這些東西就全部被浪費了,倒掉的是飯菜,流走的是血汗。
在某些國家,點餐的時候,必須要吃完才能走。這樣,這個國家的人民就會養(yǎng)成一個不浪費的好習(xí)慣。而在我們中國,浪費的情況非常嚴重,例如我們學(xué)校。
記得八年級的時候,學(xué)校為了改善我們的生活。就兩個星期炸一會油條,為了讓我們吃上油條,廚房的廚師們晚上11點就開始為我們炸油條,一直到早上。我們學(xué)校的提議是吃多少拿多少,直到吃飽。然而,總是有很多人一次拿很多油條。吃不完就直接丟掉了,看著剩飯桶里飄著一層油條。我們這些學(xué)生不以為然,而那些為我們做飯的廚師們感到十分不值,在我們丟下的瞬間,有誰想過,廚師們很辛苦。
我們只知道一昧的享用,卻從未考慮過那些廚師付出的淚水和精力。雖然總是嘴上說著不浪費,但是從實際行動上體現(xiàn)出來,這樣做不到,有什么用?
我們應(yīng)該從小就養(yǎng)成不浪費的好習(xí)慣,同時也不能夠忽略那些廚師的艱辛。我們要飲水思源,嘴上吃著,心里也要想著廚師們的付出,不能忽略他們付出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