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師的作文
《師說》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只一句,便把為師的目的表明了,人非生而知之者,故無論是皇親國戚,亦或三教九流一生中都少不了一個老師,但不少人以為有了一個好老師,便好似為一生買了份保險,一生無憂矣,前途似錦矣,最終潦倒一生。
一生能遇良師,乃人生之大幸,但師終究只是師,他不能替代你的心智,操縱你的靈魂,只是漫漫人生航道上的引路人,而操縱你快船,長風破浪,浪遏飛舟的宏舉壯志得你用你的一生去實現(xiàn)。
魯迅在日本幸遇良師,在做人與為醫(yī)方面,受益良多,師徒之情溢于言表,但若魯迅只因遇了良師便松開了自己人生方向的舵盤,聽之任之,那么或許今天華夏歷史將失去一件偉人,一位中國革命的先驅(qū)。魯迅之所以能有一番造詣,為什么?正是他有那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zhì),正是他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膼墼鞣置鞯膽B(tài)度,正是他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赤誠的報國心,正是他那“忍看朋輩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的大無畏,這一切的一切,不可能僅靠拜倒于一位名師面前所能學到的。魯迅能為治療中國人精神上的“疾病”而棄醫(yī)從文,愧于中國社會之狀而拒領(lǐng)諾貝爾文學獎,這是需要多么廣大的胸襟與情懷啊。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而真正成為高徒,青出于藍,出類拔萃則必須用自己的一生去拼搏,去領(lǐng)悟。清華的校訓(xùn):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不正說明了要有作為,離不開“厚德”離不開“自強”。唯有自強不息且不恥從師之人才能成為社會中的佼佼者,因為他們已對人和的航道看得一清二楚。
山不拒抔土,故成其偉岸,海不絕滴水,方成其浩瀚,人生的旅途絕不可能依賴于任何一人,世人沒有神,故只有靠自己對生活點滴的感悟,對社會挫折的磨煉,靠自我對真理,對未來永無止境的追求再加以對先哲們?nèi)松啔v的汲取,才能在蕓蕓眾生中殺出一條血路,使自我發(fā)光。
我們需要名師,因為他們能給我們心智的啟迪,人生的感悟;我們拒絕依賴名師,因為我們是為了自己而活,為有朝一日能成為高徒而活。
【如何從師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如何成功的勵志名言01-14
倉頡是如何造字的07-27
關(guān)于如何減壓的寫作素材08-20
人類是如何聞到東西的06-28
如何面對壓力的勵志文章01-30
如何提高文秘的辦公效率10-13
孟子是如何評價孔子的呢05-17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05-13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