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八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 篇1
跟往日一般,又是一個微風徐徐的傍晚,走出高聳的大門,好家伙!
望見了一對井然有序的螞蟻舉起在我們眼中垃圾又只有丁點的東西,但想必在他們眼中肯定是大塊頭,我跟著他們的隊伍來到他們舒適的王國,一個年邁的“公民”揮動著手臂,指揮著這支隊伍,讓他們把食物放到糧倉,嘿!我覺得他必須是最資深的指揮員了!
近處的草叢中,兩個優(yōu)雅的公民正有節(jié)奏似的揮動著觸角,在原地打著圈,綠草是他們合身的舞衣,樹葉飄落之聲是他們優(yōu)美的音樂,不時的有懂音樂的公民們經(jīng)過,他們碰著觸角,閑聊著,當著評委。
公民的生活可真多彩。
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 篇2
今天,我下來晨練的時候,看見了一大群螞蟻在左右轉(zhuǎn),我很好奇,便停下來觀察。
觀察了好一會兒,我就將一個和螞蟻差不多大的土塊硬生生的塞在螞蟻的巢穴里,本想他們是搬不動的,可誰想得到,只要三只螞蟻就可以把土塊搬走了。
我又將一塊是螞蟻九倍的小石頭放在每一個巢穴的洞上面,我看見大約有十幾只螞蟻來搬,石頭開始微微顫抖,后來又有幾只螞蟻來搬,他們齊心協(xié)力又一次將石頭搬開了,我越來越感興趣,又把一個是螞蟻身體的十幾倍的大石頭放在洞口,有很多的螞蟻來搬,可還是無濟于世,因為它太重了。
最后來了幾只比普通螞蟻的腿長,跑得快的螞蟻,我形象的稱呼為”精英螞蟻“因為它跑得非?,我見情況不妙,便又將一塊石頭壓在洞上面,還將那些“精英螞蟻”裝在盒子里,不讓他們?nèi)椭胀ǖ奈浵仭?/p>
我放心地去跑步了。
我回來的時候,看見蟻巢時讓我大吃一驚,因為這太出乎我的意料,因為螞蟻竟然從另一個地方又重新挖了一個洞,緊接著,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地道,心想:螞蟻真是太厲害了。
螞蟻正是因為團結(jié)才使他們不那么弱小。
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 篇3
一天放學后,我回到家,把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寫完。閑著沒事干,就到操場上去玩。
當我走到操場旁的一棵大樹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樹的旁邊有許多黑點,是什么呢?我?guī)е闷嫘淖呓豢,噢!那些許多黑色的小點是螞蟻,再仔細一看,原來是它們在搬家呢!過了一會兒,一大群螞蟻從螞蟻洞里出來了。有的八只一群搬蘋果核,有的十只一群在拖蟲子,真好看!它們的隊伍多整齊!多龐大!多壯觀!匯成長約xx厘米,寬約xx厘米的螞蟻隊伍,正在往高處爬。
我看到這里,就想幫助螞蟻盡快的搬回家去,做一次“護蟻大使”,這時我看見有一只螞蟻掉隊了,就幫螞蟻拎起食物,拿著一根小樹枝,等它爬上了樹枝后,我飛快地跑過去把它放到隊伍的最前面,再把食物還給它。被我用小樹枝運送的那只小螞蟻走到洞穴門口時,回頭望了望我,好象對我說:“謝謝你。”
天上下起了雨,原來螞蟻搬家要下雨了,我連忙跑回家去。從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只螞蟻的力量雖小,但幾十只螞蟻可以搬動比自己體重多幾十倍的東西,這就是團結(jié)的力量。
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 篇4
這天中午我在家門口的空地上觀察螞蟻,螞蟻黑黝黝的,身體很小,大概只有一粒黑米那么長,螞蟻有六條腿,頭上還長著兩只能搖動的觸角,身體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樣貌十分可愛;它在地上不停地爬來爬去,很少見它休息,我不留意碰了它一下,它就飛快地逃走了。我不明白它為什么會跑,就去問爸爸,爸爸讓我自我找答案,我跑到書柜旁,急忙翻開《十萬個為什么》。找到了!找到了!原先螞蟻以為我要攻擊它,所以它才逃跑的,逃跑是動物所具有的防御本能。
透過對螞蟻的觀察,使我對小動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使我對生物產(chǎn)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 篇5
這天中午,我忽然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條“鏈子”,上面還有生銹的“白點”。我蹲下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列螞蟻搬著食物正回家呢!我跟著它們的大隊伍走,看見了一個螞蟻洞。螞蟻只要碰見同類,就碰碰觸角,我決定做一個實驗。
我跑進房間,拿了一把放大鏡,又掰了一塊饅頭去做實驗。我先把放大鏡擺好,又把饅頭放到洞旁,開始等待。
不一會兒,一只小工蟻爬出洞。爬到饅頭上,左爬爬,右爬爬。觸角一動一動的,我去查了一本書。書上說,螞蟻這么做是為了傳播信息素,吸引同類來一起搬運食物。果然,這只小工蟻爬進洞里,但久久沒出來,我在烈日下又等了很久,過了一會兒,我背上的汗已經(jīng)快流成“小溪” 了。就在我等得不耐煩的時候,一群螞蟻快快地爬出洞,有幾只跑到饅頭的上面,有的把饅頭切成一塊一塊的,最后把饅頭扛起來,抬到洞里。有一塊沒扛起來,我?guī)退诺蕉磁裕盟茞瀽灢粯返乜粗,一臉生氣的樣子,我笑了?/p>
看,大自然還有許多奧秘等著我們發(fā)現(xiàn)呢!就像我觀察到的螞蟻,它們是那么的聰明;它們是那樣的團結(jié)。這種團結(jié)的精神,可以在班級小組管理的時候使用。我在班級負責值日班長,衛(wèi)生小組成員不聽你的“苦口婆心”,你可以用這種精神來告訴他/她!
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 篇6
說到螞蟻,你也許會說:螞蟻有什么好說的,那么小,又那么難看。
可是,我要說,雖然螞蟻那么的不起眼,那么的難看,但是它的精神卻讓我很感動。
有一次,我正在吃飯,不小心把一粒米飯掉在了地上,我正準備彎下腰去撿起來。這時,我看到飯粒的邊上有一只小小的.螞蟻,它圍著飯粒爬著,看樣子,它很高興,又很著急。
于是,我索性不去撿飯粒,也停止了吃飯,仔細觀察去這只小螞蟻來。
只見小螞蟻圍著飯粒爬了幾圈,忽然爬走了。難道它不想吃這顆飯粒了?正在我疑惑的時候,忽然,我看見好幾只同樣是小小的螞蟻在朝飯粒爬來。這些小螞蟻來到飯粒旁邊,圍著這顆飯粒,津津有味地品嘗起這“佳肴”來了。
我明白了,原來剛才那只發(fā)現(xiàn)飯粒的小螞蟻,是去叫同伴一同分享這“美味佳肴”?磥砦浵佉仓馈芭c人分享”這個道理啊。
看到這情景,我又用筷子挑了幾顆飯粒,算是對它們的獎勵。
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 篇7
終于,我們一家三口爬上了羊臺山。媽媽遞給我一塊面包,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因為吃得太急,不小心掉了一些面包屑在地上。過了一會兒,我看見一只棕色的小螞蟻聞香而來。
小螞蟻迅速地爬上面包渣,左看看,右聞聞,確定這是美味佳肴后,小螞蟻又爬下面包,兩足抱住面包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是面包紋絲不動。這時,螞蟻放開手,轉(zhuǎn)過身,按照原來的路線急急忙忙地爬走了。幾分鐘后,我發(fā)現(xiàn)一支大部隊出現(xiàn)在眼皮底下,領頭的正是剛才那只棕色小螞蟻。我心里萌發(fā)了一個奇妙的想法,螞蟻難道不會迷路嗎?奇怪,奇怪,真奇怪!我向媽媽請教,可她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于是,我們只好向網(wǎng)絡這個無所不知的“老師”請教。
“度娘”告訴我,螞蟻具有非常靈敏的視覺,不但利用陸地上的景物來認路,而且也能把空中的景物當作認路的參照物。太陽的位置和藍天上反射下來的日光,都是可以被利用來辨認回巢方向的。螞蟻外出可以靠身體氣味或以空中的景物當作參照物來認路。除了依靠眼睛外,螞蟻還能通過對氣味辨別來認路。有些螞蟻留下一種氣味在它們爬過的地面上,在回來時只要循著這種氣味,就不會迷失方向。螞蟻具有非常神奇的記憶力……
為了證實這個結(jié)論,我準備了一塊大面包和一根小木棍。撕下一塊面包,放在一個蟻穴附近。不一會兒,一只小螞蟻聞香而來,趁它左聞右瞧的功夫,我用木棍在它經(jīng)過的路線劃了幾條橫線。小螞蟻回頭了,走到橫線的地方止步不前,圍著團團轉(zhuǎn)。我再重復劃了一條線,螞蟻更加躊躇不前。啊,我明白了!螞蟻是靠氣味來認路的。
突然,我靈光一閃,為什么不用螞蟻辨路的原理,發(fā)明一種螞蟻鞋呢?這種鞋的兩邊有螞蟻的圖案,鞋子前面的釘有自動信息激素,鞋子左邊的釘有防盜功能,鞋子右邊的釘可以輕功水上飄……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辦不到的。如果你迷路了,鞋子會分泌出信息激素,會自動告訴你方向;如果有小偷靠近,鞋子會發(fā)自動發(fā)出警報聲,警察會馬上出動抓小偷;如果遇上河流,鞋子就像小船一樣在水上飄過,讓你輕松過去……
哈哈,世界萬物都是人類的好老師!我要多觀察,多探尋,多創(chuàng)造!
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 篇8
螞蟻是一種非常微小的動物,他們的力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它們那一種死之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
我找來了兩只螞蟻,一些水,又找來了一根樹枝,一塊石頭,準備開始我的實驗了。
我把兩只螞蟻放進了水里面,快看快看,螞蟻展現(xiàn)出了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只見它一會兒拼命晃動著觸角,似乎在向誰求救;一會兒用胡須拍打著水,似乎希望自己離出路更近一些;一會兒跳上跳下,似乎想要用自己的“千里眼”看出口在哪里……
我有些同情這些小螞蟻了,于是,我把樹枝拿開,想要讓這一只小螞蟻變得更輕松,但是小螞蟻并沒有完全解脫,它在水里被泥土埋沒了,盡管它拼命的掙扎著。但是仍然動彈不得,往前也不是,往后也不是,我凝視這這個嬌小的身影,心中如同波濤洶涌的江河在流動,久久無法平息。
它們明明知道自己很弱小,卻擁有面臨死亡時,求生的欲望。這令我非常的震驚。
我悄悄的把螞蟻從水中救了出來,看著螞蟻那黑色的身影,我若有所思:是呀,也許螞蟻的力量并不是那么的強大,但是,那一種求生的欲望難道不值得驕傲嗎?
【四年級螞蟻觀察作文】相關文章:
觀察螞蟻的作文01-23
觀察螞蟻作文09-08
觀察螞蟻作文04-23
觀察螞蟻的作文04-23
螞蟻觀察作文12-12
觀察螞蟻10-06
觀察螞蟻01-07
觀察螞蟻08-08
觀察螞蟻12-04
觀察螞蟻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