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隨想作文(精選21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隨想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隨想作文 1
端午節(jié)隨著田里金黃色的麥子,枝頭黃橙橙的杏子悄然來臨了。端午節(jié)在兒時的記憶中是模糊而又清晰的。
小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便是我們小孩子最興奮的時刻。因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吃到平時很難吃到的“好東西”,還有許多的意想不到的“禮物”。如粽子和雞蛋、香包與絨線等。記得那時母親會在端午節(jié)的早上,在鍋里煮上幾只雞蛋、一些大蒜頭,然后在我們兄妹幾個每一個人的口袋里會裝上一只雞蛋和幾個大蒜頭。雞蛋和大蒜頭我們是舍不得吃的,往往會在身上裝一整天。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在小孩的脖子、腳踝和手腕上要扣上五彩的“絨絨”,腰里掛上芳香四溢的香包,說是辟邪用的!
早在端午節(jié)的前幾天,莊子上就會有外地的小商販挎著個籃子在叫賣絨線、香包和鈴鐺了。從事這一行業(yè)的人大都是中、老年婦女。她們包著四方的花頭巾,手里面挎著個竹篾籃子,看上去像個狼外婆。但她們很溫和,臉上總是笑瞇瞇的,給人的印象是和藹可親的。每每這時候母親總會上前去買上一些絨線、 鈴鐺,然后小心地給我們兄妹四人扣上絨線。那時候能扣上絨線是一件很榮耀的事,因此我們會喜滋滋地跑完整個村莊,捋著袖子在小伙伴面前炫耀。說真的并不比現(xiàn)在帶上項鏈、手鏈的感覺差!
在端午節(jié),我們不能不想起一位偉大的詩人。那就是寫出千古“離騷”的詩人——屈原。紀念屈是過端午節(jié)的初衷。想當年詩人懷著著一顆愛國之心和自己堅決不做亡國奴的之精神,毅然不顧汨羅江的驚濤駭浪,縱身跳了下去,成為千古的遺憾和楷模。再回首,心里不禁有點澀澀的,只恨英才早逝。不然的話,在燦爛的`文學史中,又要多幾篇讓人反復吟唱的詩章了!
斯人已去,追古惜今!生活在現(xiàn)代文明中的當代人,我們早已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了,我們也不再為做亡國奴而去擔憂,因我們的國家早已強大!但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在都市的燈紅酒綠的背后,我們那顆浮躁不安的心是否要靜下來,去誦讀一下詩人的《離騷》,去體會和學習一下當年那個“文人騷客”的心情與精神呢!
端午隨想作文 2
汨羅江邊,披頭散發(fā),一代賢臣,置身潮水.。
——題記
五月,多么美好的時光。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個“詩人節(jié)”,又是一個飄滿粽香的日子。家家都備好粽子、雄黃酒,掛上菖蒲,為紀念屈原這位愛國詩人。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丹陽人,今湖北秭歸縣人。屈原出生于楚國貴族家庭,從小就沒有富貴子弟身上的那種猖狂、任性,這使他成為了一個愛國詩人。屈氏子孫在楚國都曾擔任過要職,到了屈原這一代,屈氏當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來被秦國俘虜?shù)拇髮⑶。當時這個貴族家庭已經(jīng)衰落了。
楚國朝廷中,與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懷嫉妒,與屈原爭寵,他向懷王進讒言,懷王庸懦昏聵,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最后,懷王不聽屈原的勸告,客死于秦,當時屈原已經(jīng)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漢北地區(qū)。楚懷王死了以后,長子頃襄王繼位,再次將屈原流放到江南, “百姓震愆”,“民離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鄉(xiāng)而就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長嘆一聲啊,止不住那眼淚流了下來,他是在哀嘆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艱難!他的一生詮釋了世上最真誠的愛國情懷,他用他的一片真情譜寫了《離騷》這一古代瑰寶。
即使這樣的愛國情懷、赤子之心也無法挽留他。昏庸的楚王聽信了奸臣的讒言,卻對屈原的忠言不管不顧,屈原最終不忍看到國家滅亡,在五月初五這天,懷抱一塊大石頭,帶著滿腔的憤怒、滿肚的'冤屈投向了汨羅江。聞此事,世人哀之。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文潛用寥寥數(shù)筆寫出端午賽龍舟時對屈原受的冤屈感到悲傷,忠魂一去便不再回。國家滅、人也死的事件今天哪里有?只留下一點影子在世間。
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滿載豪情欲報國,卻郁郁不得志,君主無能,奸臣當?shù)?如此的世風,怎能不讓他痛心!為了區(qū)區(qū)楚地,他付出了所有,結果卻不是他所預料的。
端午隨想作文 3
剛剛過完六一,馬上就到了端午。想起以前在家里的時候對端午節(jié)沒什么好期待的,粽子感覺貌似也沒什么好吃的,從小也不喜歡吃;唯一還好的一點就可以說是學校放假。又可以和同伴一起玩了吧。
如今回想起來。感覺有些想笑。不知道是笑那時候的純真,還是不知好歹,或者是笑自己?
記得初中快畢業(yè)了的時候,也是端午節(jié)左右。那時候我們彼此忙碌著,也許并不是準備中考。而是在寫留言冊,或者是買了個“記事本”,我們統(tǒng)稱為歌本。就是給同學抄一首歌,不過都是一些老歌,什么“記事本”“窗外”還有個經(jīng)典歌曲“單身情歌”“對面的女孩看過來”……
呵呵,現(xiàn)在又是畢業(yè)的季節(jié);蛟S我們那時候所謂的流行,也就不復存在了吧;不過,記得我們也曾流行過。如今,記得我們未曾離開過。雖然從未聯(lián)系,然而未曾忘記。
記得有人說過,真正的朋友并不時常聯(lián)系,卻好似從未離開。無論相隔遠,無論何時相見。在相聚的那一刻,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平淡、默契。如果需要靠聯(lián)系才能維持的朋友,那這種就朋友就很容易失去。因為要經(jīng)常聯(lián)系。一不聯(lián)系就會斷的。
端午節(jié),對于我們來說。我感覺并不是憶屈原,而是在這繁華、充滿誘惑的都市里,給自己一種心靈的放假。在這難得的無憂無慮的日子里,釋放那壓抑很久的情感。當然,包括親情、友情還有所謂的愛情。
在這一天里,你可以打個電話回家。平時,沒時間可能不記得或者是沒什么話題。也許平時只能說一兩分鐘,那么在這一天可能會多少幾分鐘。也許,相對你來說無關緊要?墒牵瑢τ谀慵胰藖碚f。你開始懂事了、長大了;有空可以打個電話給同學、朋友、兄弟。聊聊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分享你的快樂和煩惱。也可以打個電話給你的“愛人”互相關心下對方,對煩惱的事情給予幫助、給予鼓勵。偶爾調佩調佩,培養(yǎng)下感情;
記得以前喜歡過勞動節(jié)、兒童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特別是過年,父親在外都回家了。有好菜吃,有錢用,還有壓歲錢。
現(xiàn)如今只要是過節(jié)都喜歡,因為有假放。不過喜歡的節(jié)日,跟以前也差不多,有所改變的就是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也漸漸的喜歡了。當然,五一、十一、過年也是很喜歡。
具體的原因,也不太清楚。也許是因為年齡的增長,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或許是想的更遠了,更多了;
端午隨想作文 4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記憶里儲存著端午節(jié)的許多片段,烙印最深的便是飄著清香的粽子、各色的香包、繽紛的五色線、雄黃酒、芬芳的艾草。那時,不諳世事的我總是充滿純真的歡樂,節(jié)日在童年的記憶里是沒有憂傷的。待成熟漸漸爬上我們漸高漸大的身軀時,因為認識了屈原,心中就平添了無限的感慨與景仰,端午節(jié)一到,總油然而傷感地想起這位詩人,想起悲愴的飄著詩人魂魄的汨羅江,想起奈何橋畔那些因喝不下孟婆湯而流傳后世,亙古綿長的文字。
“死去了一個人,卻出生了一個節(jié)日。天空里飄揚的不只是艾草的十里香氣,還有輾轉千年的盎然詩意!币苍S讀懂這些時我們也會讀懂端午——這個因為詩人而有的節(jié)日!
青青的蘆葉、香甜的江米、誘人的紅棗,在那一天你一不留神的時候,就會在鄉(xiāng)村的上空彌漫起怡人的清香;還有艾草,那個穿越千年的傳說。這就是端午,一個讓你無法忘記卻又永遠隆重不起來的節(jié)日。
農村的端午節(jié)一般都是農忙的時候,偶爾也有空閑的一年,村里人便會顯得特別興奮。一大早,每家的男人便會起來,去村外的野溝里割艾草。然后一個人抱一大捆回來,掛在屋檐下曬干,以便等到夏夜里熏蚊子。我也不知道艾草是不是能熏走蚊子,但一到夏夜的傍晚家家戶戶就會飄起霧白色的輕煙,氤氳著濃郁的艾草味?擅康揭估铮疫是總會被蚊子叮醒,這時候,母親就會拿著蒲扇,拍打著蚊子。那個場景,已成為了我一生的記憶,曾經(jīng)在多少個異鄉(xiāng)的夜里溫暖著我離別的鄉(xiāng)情!
如今,條件好了,臥室里很少有蚊子了,可是依然有許多人在夏夜里失眠……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過節(jié),終于還是要說到吃的,那么端午的粽子應該是應景的一種小吃了。也許是習慣,或者是一種依戀,這么多年來,母親包的粽子一直是我認為最可口的食品,吃的時候或然會飄起淡淡的詩意——
輕輕地將綠綠的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上面點綴著紅棗、葡萄干,讓你忍不住輕輕咬上一口,立刻甜汁溢入口中,氤氳的香氣四散開來,便想著如果再來點酒,便真的是神仙了。
然而已經(jīng)好多年沒有吃到母親的粽子了,家鄉(xiāng)的她應該還會在每個端午想起我這個遠在異鄉(xiāng)的兒子,因為沒有她的粽子而遺忘端午的失落!
五月是浪漫的.,即使是溫暖的風,風的背后也篆刻了溫柔的背影。
五月初五丈量不了生命的長度,用心走過五月,我們知道,只是拂拭著你容顏的滄桑,別忘了曾經(jīng)因為美麗而泛起憂傷的那些文字,平平仄仄地傾瀉著千年。那些牽手的相約,點點滴滴稀稀疏疏的日子。依然,一分悸動,心跳的聲音需要我們去聆聽!
用心走過的五月,一直記錄著你我的生命每一撇,每一捺,不管,你在我夢里,還是在夢外,同樣值得我們回味……
屈子遠了,千年之前的他站在汨羅江時,是否曾想過千年之后的我們,在這一天會吟誦著他的詩句……
端午隨想作文 5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tǒng)節(jié)日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有一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春節(jié);有喝茶賞月、桂花飄香的中秋節(jié);有登高望遠、祈求平安的重陽節(jié)……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仍是那粽香四溢、龍舟飛舞的端午節(jié)。
在我小時候,我并不怎么喜歡過端午節(jié),因為我不喜歡吃粽子,也不知道為什么要設這樣一個節(jié)日,每次端午節(jié)我都悶悶不樂,直到那天……
那是三年前的一個端午節(jié),早晨風和日麗,百花爭艷,鳥兒在樹上一展美麗的歌喉,歌聲悠揚地飄蕩在空中,仿佛在為這美好的天氣而慶祝,而我的心情卻極度不快,因為爸爸對我說,大奶和大姑他們從鄭州回來,下午要在一起吃飯,我腦子里首先想到的是:端午節(jié)吃飯,主食肯定是粽子,我討厭吃粽子,想到這兒我心情很低落。
到了飯店,我聞到了一股粽子的清香,可我卻完全提不起食欲,到了房間我便被震撼了,震撼我的不是滿桌又大又甜的粽子,而是墻上的壁畫,它講述了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
話說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屈原是楚國的一位愛國主義詩人、軍事家、政治家,在楚國被攻破的時候,秦王曾請他做丞相,可他毅然決然的拒絕了,為了不波及他人,他抱石投進汨羅江。
至此,屈原剛正不阿、堅韌不拔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我聯(lián)想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個像屈原這樣的愛國人士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呀!想到這些,我忍不住剝開一個粽子,張開嘴巴輕輕地咬了一口,又香又甜的味道在我嘴里回蕩……
從那以后,因為對屈原懷有深深的崇敬之情,我便喜歡上了端午節(jié),喜歡上了又香又甜的粽子。
端午隨想作文 6
在這端午佳節(jié)來臨之際,當我們吃起粽子時,看見或者賽龍舟活動時,我們都該想起端午節(jié)那淵源流長的歷史與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是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之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名五日節(jié)、龍舟節(jié)等。這端午節(jié)的來頭可不小,它是流行與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并且是首個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誕生的,屈原那可歌可泣的'高尚壯烈行為和那種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要是談起屈原與當時的情景,那就更能彰顯出屈原的品質了。屈原滿腔熱情為國為民,缺受他人陷害,被流放了。屈原悲痛至極,但他沒有頹廢,在被流放期間又有許多佳作問世,如《離騷》等。其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句被傳頌至今。這么好的文采,定與他平時的學習和積累分不開。多少次的寒窗苦讀,多少次的廢寢忘食,多么龐大的閱讀量,多少次的推敲……。我們的學習也一樣,平時多看書,多積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都說明了這個道理。就像我們考試成績出來時,大家都羨慕地看著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誰能想到他們努力的付出?
當秦國攻破楚國,屈原看到自己的故鄉(xiāng)被摧毀,同胞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頓時心如刀割,感到深深地無奈,在報國無門的情況下,寫下了絕筆《懷沙》,寫完后抱著石頭投了汨羅江。人們往水中扔粽子是為了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尸體,也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敬佩和懷念。
所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沒有戰(zhàn)亂的紛擾,才得以讓我們努力的學習。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不要讓自己的青春年華荒廢掉!
端午隨想作文 7
落葉無聲,風過留痕。在永恒的時光里,日子如流水一般飄浮在風里,我重拾記憶的碎片,拼接成美麗的云錦,編織成端午的彩線,暈染愛的光影!遠遠地海平線上升起一線微光,太陽紅韻的面龐仿佛一個孩子最初面對世界的嬌羞。清涼的海風無聲的潤了窗簾,清晨的雨霧還未散盡,母親就在這個端午的早上輕踱到我的床邊。
晨光熹微,傾灑在媽媽的身上,她輕輕地執(zhí)起我的手,放在她軟軟的腿上。又從桌上拿起早已準備好的五彩繩,手指靈活的穿梭于那各色的細繩之間,仿佛蝴蝶在花叢中翩躚。紅光藍綠紫,五色彩繩擰成一流動的'光影,細上綴著一顆灰褐色桃核,隱隱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媽媽一邊抬起我的手,一邊將擰好的五彩繩繞過我的手腕,在上面輕輕地打個結。她用中指挑著繩子,用食指和拇指捏著線頭,往兩邊一使勁,繩結就更結實了!我瞇縫著睡眼,發(fā)現(xiàn)母親曾經(jīng)光潔的額頭如歲月小徑,斫痕依稀。時光與辛勞在她眼角織上了細密的皺紋。
母親將桃核移到我的手腕中間,端詳著,一抹微笑就像清泉的波紋,從她嘴角的小漩渦里溢出,漾開……五彩繩繞過我粗粗的手腕那是母親用愛圈起的藩籬。從蹣跚學步到走進校園而今的我早已高過母親一頭,我從頑劣的孩童長成了大小伙子,但母親的慈愛不曾被歲月消磨,也沒有被艱辛的生活蠶食,每年的端午,五彩線都會在黎明之際繞上我的手腕,不曾遲到,不曾缺席。
荏苒抹不掉塵封的記憶,斷斷續(xù)續(xù);詩歌道不盡仲夏的美麗,章章節(jié)節(jié)。母親是那挺立在風雨中的荷葉,用愛擎起我成長的空間。五彩線,纏繞手臂,縈繞心間,將愛綿延……
端午隨想作文 8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jié)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節(jié)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jié)日:在初夏那個節(jié)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著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zhàn)火紛飛,在農歷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xiàn),他悲痛欲絕懷抱著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劃著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yōu)榱俗屗械聂~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fā)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了江里。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著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倍『⒆觽儽銜痤^遙望著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jié)有所期待呢?吃著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著籠罩著的蒙蒙工業(yè)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jīng)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jié)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著人們太多的欲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jīng)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wǎng)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制各類搖滾歌曲!
端午隨想作文 9
今天,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不同習俗:吃粽子、掛艾葉、撒白糖……今天,我就和媽媽去外婆家吃食餅筒。
到了中午,只見我們和許多人坐在一起,圍成一圈,十分熱鬧。大人們在談論著各種大事,小孩子們在打鬧。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食,有香噴噴色彩艷麗的黃膳炒洋蔥,又細顏色又艷麗的咸菜炒面條,肥又嫩的肉……真是一桌讓人眼花繚亂的“滿漢全席”。
只見媽媽先把一張完好無缺的食餅皮鋪平,在食餅皮上鋪上一層又細又長又香的`面條,是為了不讓面皮破。接著再鋪上你自己喜歡的食物,黃鱔、肥肉、雞蛋條……然后,再把食餅皮卷起來,卷成一個筒的形狀。最后,一個簡單又好吃的食餅筒就做好了。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不一會兒便把它一掃而光了
這次的“滿漢全席”,讓我吃得像一個小胖子,十分的飽!
端午隨想作文 10
悠悠艾香,濃濃棕香,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如期而至,今年的端午節(jié),雨噼噼啪啪下了差不多一天,賽龍舟是指望不上了,粽子唱主題,成了節(jié)日最重要的儀式。
粽子有很多種,叉燒粽,玉米粽,蛋黃粽,豆沙粽……葷的素的,咸的甜的應有盡有,我最喜歡包粽子了,提前幾天,媽媽就把粽葉洗的干干凈凈,到端午節(jié)的那天拿出來直接用,糯米,紅豆,花生等材料也是提前一天泡水里面的,這樣包好的粽子熟起來快,也入味。包粽子開始了,我學媽媽先把粽葉卷成圓錐樣的空,再往里面放上糯米和瘦肉,要放得不多不少,放多了包不住,放少了不好吃,放好后開始卷粽葉,把材料全部包住,然后再用一根一尺長的線把它捆起來,一圈,兩圈……打個結,成功了。包粽子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記得剛開始學包粽子的時候,我手忙腳亂,折騰的額頭都冒汗了,才包好一個可憐兮兮的粽子,小且難看,糯米還一個勁往外漏,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把它扔進了垃圾桶,后來,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于包成功了一個,然后就越來越熟練。
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煮沸的水中,大火煮了一會兒,需文火慢煮兩個小時,不一會兒,棕香味就彌漫了整個廚房,饞的'我不時揭開鍋蓋看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仿佛過了一個世紀那么久,終于等到出鍋了,媽媽先用筷子夾出來幾個放到盤子里晾著,我往往等不及它冷卻,就急不可待地開吃,真好吃,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粽子,不像衣服那么華麗,也不像豪車那么高貴,它十分平凡,毫無張揚之意,卻撐起了一個隆重的節(jié)日。
吃著吃著,我突然想起了我的鄰居,一位默默行善的老人——王大爺,去年冬天,鵝毛大雪下了一夜,早上起床,我非常擔心道路滑,會遲到。沒想到我下來樓后,一條沒被積雪覆蓋的小路直通公交車站牌處,下雪的那幾天,天天如此,我們這些學生,沒有弄濕鞋,沒有滑到,更沒有遲到,后來才知道是王大爺每天早早起床掃雪,為此,他還被凍感冒了,我們幾個小朋友用零花錢買了一些水果,去看望了王大爺。王大爺就像這粽子,悄悄地散發(fā)著幽香,芬芳盈口,滿心余香……
端午隨想作文 11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jié)吧!那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時間,來歷,食物和習俗嗎假如你不知道的話,就聽我講講吧!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吧,那就是粽子!可你知道粽子的形狀,顏色和味道嗎?
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你知道它含有幾個角,幾個棱,幾個平面,幾個三角形嗎對,4角,4平面,6棱。
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fā)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yǎng)豐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那習俗一定是包粽子吧!
粽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
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國王不予采納。后來,國土淪喪,他滿懷憂憤,投江自盡。人們懷念他,崇敬他。兩千多來,每年端午節(jié),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作為敬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老人們說,吃粽子時,可要學習屈原的崇高品格和愛國精神。
端午隨想作文 12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五日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主要是驅除瘟疫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主要以吃粽子,包粽子,和劃龍舟為主。據(jù)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人們把端午節(jié)叫做“詩人節(jié)”說完了習俗,來說說我們家最近為端午節(jié)發(fā)生的的事情吧。前幾天,我們小區(qū)開展猜謎拿粽子的`活動,爺爺奶奶他們贏回來了好多甜粽子,可誰知,我一點也不喜歡吃甜粽子,反而還討厭吃甜粽子!翱芍挥刑鸬陌!睜敔斦f。我說不吃就是不吃,爺爺無奈的搖了搖頭,笑了笑,說:“你不吃,我們吃!”
媽媽為了讓這個端午節(jié)過得開心,她特意買了好多又大又“肥”的肉粽子,我見了,趕忙說聲謝謝,然后手也不洗的就拿起粽子狼吞虎咽起來。
昨天,我們四年級還在學校專門搞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賣東西的活動,我們班賣的是香包和夢工廠泥吧的泥塑作品。我們的攤前人山人海,幾個人忙都忙不過來,陳老師只好派我去叫援兵。不一會兒,我們的商品就賣光了,陳老師笑的合不攏嘴。
端午隨想作文 13
快到端午節(jié)了,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想起香噴噴的粽子,“口水直流三千尺”;想起賽龍舟的'情景,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學動作;想起舅舅帶我出去玩……
在外婆家有自己包的粽子也有買的粽子,我和表妹一人拿了一個到樓下一邊玩一邊吃,一不小心連粽葉子掉地上一塊。這樣就很快吃完了,我們玩了。過了一會兒,妹妹說我們的粽子上有很多螞蟻,我跑過去一看,果然如此。心想螞蟻也要過端午節(jié)吃粽子!不一會兒,越來越多的螞蟻來了,它們連葉子帶米飯一起拖走,拖著拖著,來到了小池塘邊,一下子掉到了水里。咦,它們想游泳嗎?不,天啦,它們要賽龍舟,一個個小螞蟻伸出細胳膊細腿在劃水,太有意思了。不一會兒,它們就賽出一段距離了。
看到螞蟻的端午節(jié),我想我的端午節(jié)要是再實際一點,豐富一些就更好了。但是,還有好多人還過不上端午節(jié),他們還在崗位上辛勤的勞動。
我祝大家,還有小動物們端午節(jié)快樂!
端午隨想作文 14
端午節(jié)來臨,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又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一起去經(jīng)歷端午,感受端午的`魅力。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民俗活動,比如掛戴配飾,掛草藥,滑龍舟,斗草等民俗活動。吃粽子,吃五黃,五黃就是黃鱔,黃魚,黃瓜,蛋黃,雄黃酒。端午節(jié),也是我們“吃”的節(jié)目。我們可以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或者做其他的端午食品。 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每年都會跟奶奶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包香香的肉粽,可是我每次都包我最喜歡的紅豆粽。我還知道包粽子的來歷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這就是我對端午節(jié)的想法。
端午隨想作文 15
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
昨天,電視上放的龍舟比賽精彩極了!龍頭會吐水,真壯觀!今天,我要去西溪濕地西區(qū)“尋龍舟”!
到了目的地,我歡快地向前跑去,真想快點見到龍舟!皣\嘰喳喳”“布谷布谷”隨著鳥兒的歌聲,我看到了一條有龍有鳳的船前,一只小巧玲瓏的鳳凰停在體型龐大的'龍頭上,爸爸告訴我,這是“鳳船”!褒堉墼谀睦镅?”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什么也沒說!肮怅幩萍,日月如梭”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到了中午,我纏著爸爸:“龍舟在哪?龍舟在哪?”爸爸說:“我也不知道!薄鞍,只能觀賞風景了,這里真美,綠樹環(huán)繞,小鳥唱的歌聲銀鈴般脆響……我一邊吃午飯一邊觀賞。突然,開始演出了!是龍舟嗎?我急忙跑到“橋”邊,說是橋,其實是由船是組成的。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河面……結果呢?是場沒意思的文藝演出。
雖然沒找到龍舟,但我依舊很快樂!
端午隨想作文 16
一天天時光飛逝,終于到了端午節(jié)。
一大早,我便早早的起床,開始寫作業(yè),終于作業(yè)寫完了。我興高采烈的拿著奶奶給的粽子,跑出去玩了,我坐在草叢中,一邊吃著粽子,一邊看著龍舟的比賽,正看得好好的,幾滴水落到了我的臉上,我覺的很好奇,好好的天,怎么下雨了,我往前一看,原來有人在把粽子投進湖里,我覺得好奇,便跑回了家。我把事說給了爺爺聽,爺爺說:“我來給力將一個傳說
這個節(jié)日其實是紀念楚國大夫屈原,他才華橫溢,每次國家遇到大事的時候,他都及時提出自己的主張,但到最后還是因為國君的'糊涂,被流放了。幾年之后,沒有了屈原的協(xié)助,楚國都城被秦王嬴政率六十萬大軍攻破,楚國滅亡,愛國的屈原抱恨跳江自殺。老百姓得知消息后,紛紛將粽子投入江中,喂飽魚蝦,防止其啃食尸體,同時抓緊打撈屈原的尸體。這些習俗漸漸流傳下來,用來紀念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我點點頭,說:”原來如此。
端午隨想作文 1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到了,端午節(jié)是我國全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有許多風俗如:包粽子、賽龍舟……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后投江了。后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里。后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準備回老家過端午節(jié),一到老家,我跑去對婆婆說:“婆婆、婆婆我們一起來包粽子吧!”婆婆說:“好呀!”于是,婆婆拿出了包粽子的材料。5千克左右的香糯米,2斤去皮的紅豆、粽子葉、線條……先拿起一片粽子葉,用清涼的水去滋潤它的.青綠色皮膚,然后在里面放入香糯米和紅豆,一片片的讓粽葉合攏,最后用一根繩子把它困起來。它就變成一個小三角。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聞一聞好香。
這是我過的最好的一個端午節(jié),今天的粽子最好吃了,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哦!
端午隨想作文 18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始于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主張養(yǎng)才賦民,使致富,并堅持齊伐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貶,逐出京師,流放到元、湘流域。前二百七十八年,秦軍攻破京都,建楚。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舍不得一直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代表作《懷沙》后,向洛江扔石頭而死。端午節(jié)有許多起源和傳說:紀念伍子胥的,紀念孝女曹娥的,以及紀念古越民族圖騰犧牲的。
屈原死后,楚國人民非常悲傷。一個漁夫拿出食物給屈原,撲通撲通“扔到河里,說魚吃飽了就不吃屈原了。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楚人舍不得屈原,劃船去追救。追至洞庭湖后,再無蹤跡。
一直想問一個問題“以前怎么把粽子扔到河里,現(xiàn)在自己吃了?過程是怎樣的?"
端午隨想作文 19
都說屈原如何的有才,屈原自己也以有才而自居。
屈原步入官場,他直來直去,圓不來也通不去,可他又不屑那些忸怩和做派,因之,碰壁、失意、以至沮喪,因而一憤而做《離騷》,以此告知后人他的學識之博,見識之厚。
屈原官場不景氣,就寫書問世,由于他寫的內容偏激,文字苦奧,整篇洋溢懷才不吐的氣悶,居然銷售量極少,因之屈原窮的叮當響。屈原苦啊悶啊!五月初五這天,屈原獨自一人在河邊散步,他想呀:自己學富五斗,站在了寂寞的文化巔峰,可是自己的政治主張就是不被采納,自己的文章除了幾個老學究欣賞外,幾乎沒有點擊率,而且愛情極不盡意,這是怎么回事呢?屈原用他僵直的腦殼就這樣想著,想的腦殼酸酸的',肚子也酸酸的……忽然,河里一條魚兒輕游、仿若美人赤身裸體展開了的曼妙舞姿,心花怒放的屈原縱身跳進河里,緊緊抱著美人魚,抱著抱著就被美人魚吸盡了陽氣,屈原從此就成了水下的丈夫,他的文字化作了浪花,時而有魚兒穿梭。
從此:因為屈原被美人魚吸盡了陽氣,所以五月初五就成了端陽節(jié);端陽節(jié)在河里劃龍舟,以此超度水下寂寞的丈夫屈原;端陽吃粽子,吃盡粽子的花心,凝聚一家子心花的洋溢。
屈原死后,屈原的作品立刻風靡至今,他的才氣和思想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推崇,但他的憤世和厭世的悲觀行為卻頗有意味。
歷代的人,往往對活人刻薄,對死人溫和,哪怕是悲觀的自殺,也大加贊頌那酸臭的美,就像臭豆腐一樣。
端午隨想作文 20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眼下又到了享受這個農歷節(jié)假的日子,使人感想頗多。
經(jīng)07 年提議,08 年通過并執(zhí)行,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一天,同時除夕夜在假期內。國家的.法定假日從原來的10 天改為到11 天。從五一長假消減兩天,擠兌給清明、端午,又新增一天給中秋。
政府減少了陽歷中具有紀念意義的假期,添加了農歷民間節(jié)假,首先必須肯定國家的假期改革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及情懷。由此可見,國家不僅重視嚴肅的政治情感,同時也兼顧深情浪漫的民俗民風。
有人說這些民間節(jié)日只有國家、市井熱衷,這話顯然是個人臆斷。如果不是民間流傳、百姓情系,國家能如此體恤?說到底還是先祖后代久傳不衰、們肆意渲染、情有所衷的結果。從某種角度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更能充分體現(xiàn)從上到下的“戀舊”、“懷舊”情結。民間風俗得到進一步彰顯和升華,是大多數(shù)人的心境和情懷在節(jié)假日中得到揮發(fā)和釋放,可謂順民意,應民心。
農歷假,在不同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同時也將華夏民族的古文化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由此說來,這也是一種促進和弘揚古今文化銜接的手段和平臺。
端午隨想作文 2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起端午節(jié)吧!端午節(jié)這一天,按民俗,家家戶戶要吃粽子,以此紀念屈原。相傳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著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人們?yōu)榱思o念他,紛紛賽龍舟,吃粽子,年年如此,端午節(jié)由此而來。
在端午節(jié)這天,最開心的要數(shù)孩子們了,大人們用雄黃酒在孩子們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來辟邪,孩子們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手腕或足裸上會系上五顏六色的絲帶作為“長命縷”。在這天,孩子們還能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吃咸的,有肉粽,美味;吃甜的,有豆沙和紅棗粽,香甜可口,每種都能讓人回味無窮。
在這一天,最熱鬧的活動應該是“賽龍舟”。每到這時,人們來到河邊觀看比賽。之間一條條裝飾成龍形的賽船向離弦的箭一樣,飛馳在河面上。船頭坐著一位擂鼓手,他正在敲打著鼓,伴著“一、二,加油”的.吆喝聲,隊員們奮力的劃著槳,每條船你追我趕,互不相讓。兩岸的人們喊著“加油、加油”,正吶喊助威,這聲勢仿佛千里之外的人都能聽到。
“五月五,是端陽……”家鄉(xiāng)的童謠會一直銘記在我的心中。
【端午隨想作文】相關文章:
隨想的作文04-09
初夏隨想作文09-26
冬季隨想作文09-08
青春隨想作文02-06
中學隨想作文03-17
雨夜隨想作文04-10
傘的隨想作文12-06
霧中隨想作文05-23
隨想的日記12-06
隨想高三作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