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歷史作文三篇
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歷史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歷史作文 篇1
中國歷史源遠(yuǎn)流長,其中的風(fēng)云,誰能說清!華夏河山壯美秀麗,其中的風(fēng)景,誰能看盡!朝代更迭,文人墨客,斗才斗勇;大江大河,煙雨小橋,賞風(fēng)賞月。古詩是它們最好的證明。
古詩的演變標(biāo)志著歷史的變化——四言、五言、七言,直到今天的文章,都是在不同時期的歷史變故所造成的。
我曾對古詩沒有興趣,可后來我改變了以前的想法。為什么呢?原來古詩中也有這么多歷史事件和祖國大好河山的風(fēng)情景色。
《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锻赐ァ罚汉馇镌聝上嗪停睹鏌o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我讀了這兩首詩,既被《已亥雜詩》的作者龔自珍的真情所感動,又被《望洞庭》中那美妙的山水景色所吸引。
老師告訴我們,寫詩也有盡界,比如這首《風(fēng)》: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詩中沒有出現(xiàn)“風(fēng)”這個字,卻寫出了風(fēng)的特征,這就是一個很高的盡界。
祖國的文化多么豐富,詩中的奧妙有多少?沒有人能說清。讓我們了解歷史,欣賞詩中那美麗的風(fēng)景!
四年級歷史作文 篇2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么猿猴走路時手腳一起用,而人類只有腳走路?
后來,通過看書查資料等,我知道了幾個故事。
有一個故事是這么說的——從前,有一場大火把大樹、小樹全都燒掉了,猿猴只好在地面上生活。因為后來在地面上生活,所以就用腳走路。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以前猿猴會生吃小動物,但在著火那天,它們吃了烤過的動物肉,發(fā)現(xiàn)它更好吃,后來就慢慢改成吃烤熟的肉了。
第三個故事的說法有點(diǎn)搞笑,它說:“因為猿猴的尾巴是用來跳的,樹沒有了,它們自然就不能跳了,所以猿猴的尾巴也從此消失了!
還有一個故事記載說:有一天,下了一場大雨,猿猴就搭了一個大草房,它們在大草房里避風(fēng)躲雨,所以就有了我們后來住在房子里了。
歷史源遠(yuǎn)流長,歷史和未來都很神秘。每一個問題背后都有好多個故事,好多種解釋。當(dāng)我看到以上故事的時候,我心中的疑惑被慢慢解開。
我還想知道——地球起源的時候太陽會爆炸,如果太陽爆炸了,地球無法生存的時候,我們能逃到哪里去呢?是逃往另外的星球嗎?
四年級歷史作文 篇3
博物館,莊嚴(yán)、肅靜,是對歷史的銘記和尊重。曾經(jīng)它只是電視上存在腦海的記憶,或許,如果沒有這次主動去參觀上海松江博物館,我都未曾想過要把腦海的幻想變成現(xiàn)實(shí)。慶幸,我來了。
恰巧,博物館的大門正在翻修,看看浩大的工程,就可以想象未來它的恢宏大氣。一進(jìn)門,寬闊明亮的展廳,讓人眼前一亮,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流紗沉寶的赫然大字,赫然的讓人覺得莊重。上了樓梯,簡單的介紹博物館后,青銅器、瓷器,天圓地方的.造型更是成為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駐足而望,獨(dú)具匠心的設(shè)計似乎能看見古代勞動人民的辛勤和汗水,更是智慧的結(jié)晶。往前走,晶瑩剔透的玉器呈現(xiàn)眼前,精雕細(xì)琢的想讓人憐惜和觸摸。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在心里像波浪一次一次的涌起。轉(zhuǎn)角看見書畫,靜靜的矗立在櫥窗中,細(xì)細(xì)品味才覺波濤洶涌。在走廊的盡頭,筆墨紙硯安放在桌子上,可以想象它們在智者的手下是如何游刃有余。在意猶未盡中結(jié)束了博物館之旅。這一路,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還讓我加深了對歷史的了解,真正感受了一番博物館的風(fēng)味。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jìn)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jīng)叢林。博物館,是銘記歷史的一抹印跡,飽含歲月的痕跡和歷史的前進(jìn)。風(fēng)雪中我們仰望彩虹,黑夜里我們渴望黎明。物欲橫流中,常去看看,活在今朝,勿忘過往。
【四年級歷史作文三篇】相關(guān)文章:
歷史將記住杜甫作文08-21
關(guān)于歷史典故的作文素材04-15
成語歷史典故12-18
歷史將記住明朝的骨氣作文03-02
關(guān)于寫歷史人物的作文03-14
歷史將記住杜甫高一作文10-14
關(guān)于歷史的謎語08-17
歷史成語故事10-13
楚漢戰(zhàn)爭歷史故事08-20
世界戰(zhàn)爭歷史故事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