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到了,端午節(jié)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紀念屈原的。今天我就和鄰居們加入包粽子的隊伍。
包粽子的活動開始了。我準備好了糯米、許多粽葉。肉和細細長長地麻繩。我先拿起了經(jīng)浸泡四五天的兩張粽葉疊加起來。折疊成一個錐形,放入少量用水浸泡過的糯米并用醬油均勻的攪拌糯米,上面放入鋪料再加一層糯米。當我剛要把糯米,用粽葉包住時拿糯米就像三五成群的小精靈一樣,不聽我的命令,紛紛躍出自己的小床全降落到了地上,氣的我直跺腳。
第二次是我輕輕的把糯米蓋上,將粽葉緊緊的裹住,用細長的麻繩將他綁住。嘿嘿!這次小精靈總算聽我的命令了,我便得意洋洋起來。后來我學著鄰居們包粽子的方法,漸漸會包了各式各樣的粽子,比如三角形的,長方形的,長三角形的,還有菱形的......
最后我把包好的粽子小人們放進大鍋里煮。煮熟后我一打開鍋蓋,就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我有點舍不得吃了!但是我后來還是吃了粽子,那香味進入我的身體,好像身體部位也聞到了這股香。
!端午節(jié)是多么令人流連忘返,是那香味把我進入了端午節(jié)的夢鄉(xiāng)。但我從中學也學會了包粽子,這一連串的事情是多么的有趣呀!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 篇2
粽子是端午節(jié)節(jié)日食品,傳說是祭投江屈原而發(fā)明。
往年的粽子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xiàn)成的,今年纏著奶奶硬學包粽子。奶奶拗不過,只好答應。
跟奶奶學包粽子。只見奶奶拿張粽葉,手卷,粽葉便成個空心圓錐形。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張粽葉,想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奶奶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角,右手將粽葉另一角往里卷,一面拉緊,一面放松些!苯(jīng)過奶奶的指點,卷好粽葉。
接著,奶奶空心圓錐形粽葉里插根筷子,拿調(diào)勺舀些糯米放里面,然均勻地搖動筷子。奶奶說:“搖動筷子時輕些,粽葉包緊些,看……”奶奶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包粽子像點樣子。
然捆繩。只見奶奶兩手捏緊粽葉,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兩圈,結繩頭,一個漂亮粽子就包好。照著捆好第一個粽子,完成了!
最后一道工序煮粽子。綁好粽子逐個放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點火。水開15分鐘后,鍋里粽子互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一個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粽子煮好,迫不及待地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粽子,既吃到美味粽子,又懂得個道理:學好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有恒心,這樣才能學好本領。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 篇3
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我最愛吃粽子,也愛包粽子。
開始包粽子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用左手拿著粽葉,把粽葉卷成一個空心的'錐體,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抓米,放進那個空心的錐體里,一邊放,一邊用拇指輕輕地壓一壓,直到裝滿為止。
裝滿米后,我又用一片粽葉緊緊裹住這個錐體,最后用一根結實的線把粽葉緊緊扎住。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不過,扎粽子可是需要一定的技術哦,如果扎不好,粽子一下鍋就散掉了。
煮好的粽子香噴噴的,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總是覺得很香甜。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 篇4
端午節(jié)前一天晚上,我家突然沒有電,樓下管理處打來電話說是著火了,我爸爸讓我和媽媽趕緊下樓,爸爸拿著滅火器和我們一起沖下樓,到了一樓我看見電表房濃煙滿天,我捏著鼻子跑出去。原來電表房漏電產(chǎn)生了巨大火花,幸好電工很快地就把火花滅掉了,沒有造成火災。聽說明天才能來電。唉!今晚睡覺不能開空調(diào)了,我媽媽想了個主意,就是去酒店開房睡覺,當是短途旅行。
端午節(jié)來歷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會包棕子、龍舟競賽、喝雄黃酒來慶賀端午節(jié)。棕子有很多種,我最愛是肉棕,你呢?為了慶賀節(jié)日,我們?nèi)叶简T自行車,帶著肉棕去梅林水庫玩,我們把自行車當龍舟在水庫邊比賽,一邊防比賽一邊吃棕子多開心。∥医衲赀^了一個非常難忘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在農(nóng)歷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天中節(jié)、五月節(jié)、女兒節(jié)、詩人節(jié)等20多個。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據(jù)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qū)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后,當?shù)匕傩罩来讼⒑篑R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后來,漸漸發(fā)展成賽龍舟。這就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的原因。
端午節(jié)有許多習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戴香包。香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nèi)裝香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戴香包很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等形狀的,象征著鳥語花香,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雞趕免等。
因為相傳端午節(jié)是惡日。所以,端午節(jié)那天,家門口都要掛艾草、菖蒲或石榴。通常把這些東西綁成一束,然后掛在門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插在門口可保健康。菖蒲等也各有寓意。
中國的文化真奇妙、豐富啊,吸引了多少外國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