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下棋、打乒乓球、畫畫、做手工……但是我最喜歡看書,就像魚兒離不開水,草兒離不開土,槐鄉(xiāng)的孩子離不開槐樹一樣。如果沒有了書,我的課余生活將毫無樂趣。
有一次,我正在做作業(yè),媽媽的電話響了。趁媽媽接電話,我偷偷拿出從學校剛借來的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突然,我感覺到有個身影在身邊,等我反應過來已經(jīng)晚了。媽媽正氣勢洶洶地盯著我看。我感覺到她眼里有股“殺氣”,心里暗暗喊:糟了,還來不及等我解釋,媽媽把我的書“一刀奪下”。我只能乖乖地寫作業(yè),心里卻想著書里的內容,越想越不能安心寫作業(yè)。于是,趁媽媽不注意,我起身去上廁所,路過客廳,我來了個“順手牽羊”。迅速關上廁所門,迫不及待地繼續(xù)讀起來。雖然等著我的可能是一頓訓斥,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
這就是我的課余生活,一個書的海洋。
【寫作指導:寫活動作文怎樣防止“三老病”】
在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參加活動總是最令人興奮的事。于是寫活動,如參觀、訪問、旅游、集會……也就成了我們記敘文中常見的題材。
一般說,同學們總以為寫活動最容易,把現(xiàn)成的材料按時間順序記錄下來就成了。問題就出在這個“容易”上,正因為這樣,寫活動我們就常;肌叭喜 。
1、一是題材“老”。一說起寫活動,我們就會想到那些老題材,如參觀工廠、訪問專業(yè)戶、記六一慶祝會、春游等等。當然,這些活動挺重要,也值得寫。但是,我們應當把思路打開一些,除這些活動外,在我們的生活中(學校里的,校外的,家庭內的),還有許多規(guī)模雖然不是很大,但富有情趣的活動。如有一篇作文(參觀人間“天堂”》,記的是暑假中幾個小伙伴的一次參觀活動,參觀的地方就是村里的敬老院,另一位小朋友寫了一次家庭音樂會,這些活動雖然小,但卻選材新穎,寫出來情趣盎然,讀了讓人印象探刻。
2、二是開頭結尾“老”。寫參觀訪問記一類的作文,開頭結尾容易患老一套的毛病。如開頭總是時間、地點、人物;結尾呢?又免不了“依依不舍地離開”。讀這樣的參觀訪問記,容易使人感到“千篇一律”,盡是“老面孔”。其實,寫參觀訪問記,并不一定要這樣開頭、結尾。就拿《參觀人間“天堂”》來說吧,開頭是交待背景,最后又以阿玉師傅的一首“順口溜”結尾,效果就很好,不但使整篇作文顯得中心突出,而且行文干凈利索,不落俗套。
3、三是結構“老”。也就是作文的敘述順序總是按時間先后,材料的處理容易平均使用氣力,詳略不分。這是因為寫參觀、訪問、旅游,容易使人太注重“過程”,為了求得過程的完整,而使文章的結構呆板了。其實,寫這類作文,正因為材料現(xiàn)成,我們就更應該在選擇角度、處理材料上下功夫,使文章的結構不落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