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學(xué)校組織大家到森林植物園去春游,好開心哦!
太陽的臉紅彤彤的,藍藍的天空沒有一朵云彩,我們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早早地來到了植物園。
植物園的樹都發(fā)芽了,成了綠色的海洋;小鳥在樹的上空飛翔,在樹的枝頭嘰嘰喳喳地歌唱;植物園的鮮花,爭先恐后地開放,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老師領(lǐng)著我們?nèi)タ从艚鹣恪⒍∠慊、薰衣草,我認識了郁金香,好多顏色和品種哦,紅色的像燃燒的火焰,白的像剛剛飛下來的白雪……;知道了薰衣草的美麗;知道了丁香花是哈爾濱的市花,生命力頑強到處都是。
最高興的,是老師領(lǐng)我們到游樂場玩了太空漫步、海盜船、森林追擊……我最喜歡海盜船,因為晃蕩起來很刺激。
我們今天很高興哦,很爽哦!
【擴展閱讀:小學(xué)生寫作指導(dǎo),段落過渡的方法】
初學(xué)作文時,有的同學(xué)雖然學(xué)會了分段。但讀起來總感到段與段之間前后脫節(jié),“分段”變成了“分家”,使一篇作文變得前后不連貫,氣不通,意不順。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問題就出在段落與段落之間缺少了必要的過渡。原來文章從這一段讀到另一段,好比隔著一條河,河上必須有橋,兩段才能連在一塊。這個“橋”就是過渡。
一般的過渡方法,說起來比較簡單,無非是三種:
一、詞語過渡法。就是用詞語將相鄰兩層意思連接起來上下連貫。如用“總之”“當然”“然而”“可是”等詞語過渡,也可以用表時間、地點、性質(zhì)的詞語過渡。這些用來過渡的詞語常常放在新段落的開頭。
二、句子過渡法。就是在兩個段落之間,安排一個句子來承上啟下。如《頤和園》中的“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自然地從寫萬壽山過渡到寫昆明湖。
三、段落過渡法。就是在文章上下兩層意思間,用一個簡短的自然段過渡,使文章前后連貫。如《偉大的友誼》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上,他們互相關(guān)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边@短短的一段文字既總結(jié)了上文,又提示了下文,起到了很好的“橋梁”作用。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