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我的家鄉(xiāng)六年級作文三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家鄉(xiāng)六年級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家鄉(xiāng)六年級作文 篇1
我的家鄉(xiāng),人美景美,還有很多美食。
太倉的名人有很多。有鄭和、宋文治、王錫爵等。鄭和是一名航海家、外交家、宦官,是明朝的太監(jiān)。他原來叫馬和,有姐妹四人,因為在永樂二年,鄭和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zhàn)功,史稱“鄭和”并升任為內(nèi)官監(jiān)太監(jiān),官至四品。宋文治是現(xiàn)代畫家,他的山水畫遠近聞名。我還臨摹過他的作品,雖然我畫的不是很好但我還是很喜歡他的畫。王錫爵,出生于名門望族。他是明朝人,他著有《奏草》二十三卷、《牘草》十八卷、《文草》十二卷等著作。
太倉的美景也有很多。如南園、弇山園……南園的風(fēng)景是多么美呀!在菊花盛開的季節(jié)里,那菊花千姿百態(tài)、五顏六色、香氣撲鼻,讓人流連忘返。有的菊花像一只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一個娃娃,笑紅了臉,還有的像一位美麗的少女,亭亭玉立。弇山園的風(fēng)景更是美不勝收,在陽光的照耀下,湖水銀光閃閃,像一面明鏡。還有湖邊的柳樹,一陣微風(fēng)吹來,柳樹擺動著長長地枝條,如少女的長發(fā)般隨風(fēng)飄動。
我的家鄉(xiāng)還有很多美食。如肉松,說到肉松,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古代有一位大官,路過太倉,在一家客棧吃飯,一連點了很多菜,其中點了一盆紅燒肉,廚師們在燒肉時,到了時間忘記把肉拿出來了,給燒糊了。廚師們想:把肉丟了太浪費,拿上去又怕客人不喜歡。有個廚師靈機一動,把燒糊的肉切掉,再把剩下沒糊的肉打一打,沒想到這么一打,這肉就變得松松軟軟的,味道好極了。廚師把這盆打得松軟的肉拿上去,給大官嘗了嘗,拍案叫絕道:“好!這真是美味佳肴。”這下廚師心里的大石頭才落了下來。從此就有了肉松這道菜。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人美、景美、物美。
我的家鄉(xiāng)六年級作文 篇2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祖國大陸最南端,它是一座三面環(huán)海,風(fēng)景秀麗的海濱小城,它就是我美麗的家鄉(xiāng)--雷州
雷州市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有著天南重地的美譽,來到雷州,首先印入你眼前的是一座高高的白塔,它就是
雷州八景之一三元塔。它聳立于雷州市的三元塔公園內(nèi),它總共有九層,雄偉壯觀,巍然矗立。三元塔是一座明代建設(shè)的園林,據(jù)說已經(jīng)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園內(nèi)景色四季分明,各種美麗的鮮花爭奇斗艷,競相開放,讓人流連忘返,
在三塔的不遠處,是雷州西湖。
西湖同樣也雷州著名的景點。它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小城的中央。湖水微波蕩漾,清澈見底,像一雙富有感情的眼睛那樣含情脈脈,吸引著不少中外游客。
雷州不光景色迷人雷州不光景色迷人,雷州的民俗文化活動也是同樣豐富多彩,妙趣橫生。新春佳節(jié),城鄉(xiāng)各地的游神活動鑼鼓喧天,氣勢恢宏,游神是我們雷州特有的民俗文化,是為了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除了游神活功外,我們雷州人家家戶戶都還要忙著做一種叫木葉塔的美食,正宗木葉塔是兩片樹葉夾著帶餡的糯米團,好吃極了。
這就是我的美麗家鄉(xiāng),我要努力學(xué)習(xí),將來把雷州建設(shè)得更加美麗,更加輝煌。
我的家鄉(xiāng)六年級作文 篇3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北天門,那是個風(fēng)景秀麗的地方,同樣也是茶圣陸羽的家鄉(xiāng),作為一個愛喝茶并生在陸羽家鄉(xiāng)的天門人,我十分榮幸。不僅我們這兒盛產(chǎn)茶葉,也是一個小吃出名,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地方!想知道有那些嗎?隨我一起來吧!
想必大家對吃很感興趣,那么我就給大家展示兩種家鄉(xiāng)的特色小吃吧!
第一種是蟮魚粉。這是天門人最喜歡吃的'早餐食品,每年我都盼著回老家,為的就是能吃上蟮魚粉。每次回家,天天早上我都吃蟮魚粉,每次都吃三兩,但是由于天門人很多,所以,都排隊去買。做蟮魚干(粉中的佐料,很好吃)很復(fù)雜,必須把蟮魚的內(nèi)臟弄出來,洗干凈后再用火煮熟,再曬干,才能食用,粉條是那種非常細的條兒,吃起來十分爽口滑嫩。煮粉條可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在鍋里放上能蓋住粉條的水,再把粉條放進去煮,直至水變成翻滾的白色,把水撈起來加入胡椒,味精,放入碗,再把粉放入碗內(nèi),再在面條上放一點胡椒、蔥,最后根據(jù)顧客的需要放不同份量的鱔魚干,想必有許多人不喜歡吃鱔魚,但如果你來天門,吃一碗鱔魚粉,你肯定會被那干干的、爽口的鱔魚干所吸引,我以前是一個“打死也不吃鱔魚干”的人,但一起回到家鄉(xiāng),誰也不用請,不用勸,吃幾十個都沒問題,就算天天吃,也吃不厭。怎么樣?想嘗嘗嗎?
要說第二種嘛!大家肯定聽說過,也可能吃過,那就是熱干面!
哈哈,想不到吧!不過,我在深圳也吃過,但不是正宗的,味道也沒有家里的好吃。要知道咱們湖北人是怎么做的嗎?首先,在碗里放入醬油、醋、辣椒油、鹽、蘿卜干,然后,用一個長柄的篩子把面盛著,放入開水鍋里煮,在篩子的柄上有一個鉤子鉤住鍋的邊沿,火候及熟度要靠煮面的人來掌握,這是最難的一件事。待面煮好后,把篩子提出來,瀝干水,把面放入碗里,再在表面放入花生醬、蔥、油等。用力拌勻,拌好后,夾起一撮面放入嘴里,那個香。≌娼腥藳]法形容。那滿嘴的花生香,叫人吃了還想吃。但熱干面有些干,不過,嘿!配上一杯熱豆?jié){,不飽才怪呢!
湖北——天門——陸羽,對了,天門是陸羽的家鄉(xiāng)。陸羽可不一般,他是我國茶文化的開山鼻祖。他所著的《茶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一部關(guān)于關(guān)于茶文化的書。在天門有一口井叫“三眼井”,據(jù)說是當(dāng)年陸羽取水泡茶所掘的井,現(xiàn)在這口井一直保護得很完整。在我們的家鄉(xiāng)盛產(chǎn)陸羽茶,茶泡出后,抿一口,苦中有甘,抿二口,口齒留香。天冷了,品一杯暖入人心的茶,感覺好極了!陸羽,在天門人人皆知,為了紀念他,天門政府和人民在北環(huán)路側(cè)建造了一座陸羽廣場,場中矗立著一尊陸羽的雕像,周圍盛開著一朵朵美麗的花兒,似眾星捧月!早晨,天剛蒙蒙亮,就有老人在陸羽廣場習(xí)扇、練劍、舞拳,音樂裊裊傳來,花香陣陣飄過,不禁感嘆能欣賞這美麗的晨景。
西湖,也是你來天門一個必去的地方。以前,西湖并不是個美麗的地方,垃圾遍地,細菌橫生,可現(xiàn)在不同了!西湖變得可美了!清澈的湖水,悠雅的小亭,翠綠的荷葉,白黃的荷花,湖邊柳樹成蔭,游人們在里面可以坐下喝茶、下棋,小孩子可以去玩蹦蹦床、滑滑梯等等。你是不是也想來看看呢?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湖北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