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六年級作文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為小學(xué)作文、中學(xué)作文、大學(xué)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理解的六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理解的六年級作文1
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理解,唯有理解能夠使人與人之間更好的溝通,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進(jìn)一步。
有兩個人,一個叫李剛,一個叫王偉。有一天,他們倆一起去市場買菜,李剛買完后先走了,可是他把錢包落在蔬菜攤上了,這時,王偉看見了錢包,一下子想起來這是李剛的錢包,馬上跑出去找李剛。李剛走到半路,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錢包沒了,馬上回去找,這時,他看見王偉跑了過來,手里拿著一個東西,他仔細(xì)一看,竟然是自己的錢包,立刻火冒三丈,走過去大聲喊道:“你偷我錢包干什么!”說完他就搶回了自己的錢包,并給了王偉一個耳光。王偉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做了好事竟挨了打,十分生氣,給了李剛一拳。最后他們倆打了起來。
李剛和王偉之間就是沒有互相理解,如果他們互相理解,也不會打架。王偉本來是好意,幫助李剛,可是李剛沒有理解王偉,不問青紅皂白,打了王偉;王偉沒有理解李剛找錢心切,結(jié)果兩個人打了起來。這里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缺乏理解。如果李剛理解王偉,王偉理解李剛,那么就不會發(fā)生打架的事情了,李剛會對王偉感激不盡,兩個人的關(guān)系會更加好的。
有一個叫孫峰的人,他犯過法,如今,他變得誠實,變成了一個守法的公民。
有一天,他在自己家的門口撿到一個信封,他一看地址,竟然是自己鄰居的信封,他敲開了鄰居的門,他的鄰居是一個老太太,這個老太太十分不信任自己的鄰居,她認(rèn)為是他偷了自己的信,可她又看到這個信是完好無損的,相信了,她急忙說:“謝謝你呀!”這個老人和孫峰之間就是有了理解,如果他們沒有理解,一定會產(chǎn)生誤會。有了理解,孫峰的形象在老太太的心中就不是一個小偷,而是一個助人為樂的人。而得到了老太太的理解,孫峰也會得到尊重的快樂,感激老太太,從而能夠更加好好地做人。
生活中有好多不被理解的事情,本來意圖都是好的,就是因為不理解,心理產(chǎn)生隔閡和障礙,甚至到了打架的地步。父母不讓孩子玩游戲,車站工作人員讓顧客買票,門衛(wèi)的師傅不讓提前離校,老師讓撿到錢物要交公……這些事都學(xué)要理解,不理解,都認(rèn)為對自己不好;理解了,這些都是意義的善舉。
讓我們互相理解吧,不要讓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誤會了,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麗。
理解的六年級作文2
理解就像春風(fēng)一般可以吹拂人的.心靈,使人身心愉快。
星期天中午,我本來準(zhǔn)為美美地睡一覺。但卻被媽媽強行指派到去奶奶家那東西。無奈只好拿了瓶飲料出了門。
奶奶家離我家不遠(yuǎn)只有兩三站的路。加之天氣不錯。于是我便準(zhǔn)備走著去。走了一段路后,我感到有些口渴便打開了飲料。那瓶飲料不一會兒就被我喝完了。我提著空瓶看到里我不遠(yuǎn)的前方有一個大開口的垃圾桶。我便準(zhǔn)備用投籃的姿勢將空瓶扔進(jìn)去?墒怯捎谕稌r里掌握得不好,瓶子落在了垃圾桶的前方。我剛想走過去把空瓶撿起來扔進(jìn)垃圾桶?梢詾樵诶斑呌^看的老大爺卻搶在了我面前。瞬間我尷尬極了,心想:“完了,一定被誤認(rèn)成了一個不文明的小伙子了!蔽毅躲兜恼驹谀抢锊恢绾蜗蚯白。但那位老大爺卻抬起頭沖我露出了微笑。頓時我的尷尬被拋到了九霄云外。因為老大爺理解了我,被理解的感覺真好。
從奶奶家出來,天色已經(jīng)昏暗了,還刮起了風(fēng)。雖然離家只有兩三站地,可我還是決定坐車回家。
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我隨著汽車的顛簸有節(jié)奏的上下浮動著。突然一個急剎車,我的身子猛地向后仰去。這一仰卻惹了大禍,把一位馬大哈阿姨本來就裝的不牢的錢包碰到了地上。也不只是誰說的一句:“小伙子,錢包。全車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我心想:這次死定了,現(xiàn)在大家的防盜意識都高,只要那個阿姨一開口,我就是跳進(jìn)黃河也洗不清阿!但是,瞬間,那位阿姨微笑的看著我。我如釋重負(fù)般的撿起了錢包交給了她,說了聲:“對不起!彼c了點頭說了聲:“不要緊。”看來那位阿姨理解了我。被理解的感覺真好。
回到家后,我靠著沙發(fā)。想到:在關(guān)鍵時刻,理解就是關(guān)懷,理解就是愛,被理解的感覺真好。
【理解的六年級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理解-六年級-議論文01-08
理解高三作文08-14
有關(guān)友誼的理解作文素材01-14
被理解的感覺,真好作文04-12
高一理解作文12-31
高一理解作文12-31
《金色的草地》教材理解12-15
理解優(yōu)秀作文(精選5篇)04-13
《觀潮》教材理解12-19
《舊唐書》閱讀理解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