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用大鼠籠捉到一只身長近20厘米的大鼠,出于好奇,他把一只近10斤重的威風凜凜的大貓塞進籠里,想觀看一場貓吃鼠的精彩表演。然而那只平日非常兇猛的大貓對于面前的野味,竟不知所措。因此那只老鼠膽子越來越大,竟然跑到貓的嘴邊逞威了。家養(yǎng)的貓為何不吃老鼠?據(jù)說是寵壞了。好心的主人喂得勤,貓吃慣了魚肉葷腥,久而久之,覓鼠而食的本性也逐漸改變了。www.555357.cc/zuowen/
這一則材料看了以后,不禁聯(lián)想到我們青年學生學習方面的問題。
這種不會捉老鼠的大貓倒很有點兒像我們學生中間的一些高分低能者。你看它的外貌,如果也給打個分數(shù),得分一定相當高:個頭大,多威猛,簡直像一頭微型老虎?墒沁@只雄壯的大貓,它的捕鼠能力實在差,非但束手無策,還被小小的老鼠戲弄。而我們有些同學呢?從表面看,確也不錯,翻開歷年的成績單,映人眼簾的便是一連串令人眼紅的分數(shù):95, 95, 99, 100;作業(yè)本煞清,上面都是一排排紅鉤鉤,簡直要讓人懷疑是做在草稿紙,上后再譽清的;再聽聽他們背書,雖說不上倒背如流,卻也能一字不差,不能不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這些老師們的高分寵兒、同學們的崇拜對象,實際能力如何呢?他們往往只是死捧一套教科書,老師怎么講,他們怎么搬;他們沒有廣泛瀏覽的習慣,獨立思考能力差,有時碰到一些緊扣課本而拐彎較多的題目,就束手無策,叫苦連天;他們沒有自學能力,缺乏動手能力,更不用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了。這不有點兒像那只不會捕鼠的貓嗎?不會捕鼠的貓被膽大的老鼠戲弄一番,至多引起人們一番感嘆;而讓不善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高材生”到工廠企業(yè)、科研單位去挑大梁,將會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呢?
這種“高分低能”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跟學校里
“喂”得過勤有關(guān)。有些好心的老師,花了很多精力,四處尋覓,百計搜羅,把精選的知識珍品端到我們嘴邊“喂”。這還不算,大概是嫌我們吃得不夠多,又是“灌”,又是
“填”,還要延長“喂”的時間,直到出現(xiàn)“飽和”狀態(tài)才罷手。當然,對于老師們的苦心和辛勞,我們做學生的完全領會,也由衷地欽佩和感謝。盡管如此,還是不能不說,采用這種一個勁兒“喂”的方式,是造成“低能”的一個重要因素。不是嗎?“喂”得多了,一雙雙眼睛只是盯著端過來的東西,對于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實在無暇顧及;“喂”得快了,一張張嘴巴狼吞虎咽,圓圈吞棗,往往造成消化不良;“喂”得久了,產(chǎn)生了惰性、依賴性,餓了只會張著嘴巴等;“喂”得膩了,又出現(xiàn)了厭食癥,盡管滿桌山珍海味,也引不起半點食欲。
那么,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我認為關(guān)鍵是要教會學生自己“覓”食的本領。
因此我想,如果老師以合理而巧妙的方式來引起我們
“覓”食的強烈興趣,教會我們“覓”取知識的本領,那有多好!
我們樂憊越過老師為鍛煉能耐而設置的障礙;我們也揭望領略一下在尋覓途中越過降礙的快樂,準備在尋覓真知的過程中備嘗探索的甘苦。
而且,如果老師能為我們留有余地,能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我們?nèi)ァ耙挕,那么我們再也不會因時間太少、作業(yè)太多而犯愁,再也不會因消化不了當天的上課內(nèi)容而苦惱。
相反,當圓滿完成了第一課堂的學習任務后,大家都會爭先恐后地到閱覽室去,到實驗室去,到計算機房去,到工廠去,到農(nóng)村去……
在廣闊的第二課堂中,在實踐中尋覓新的知識,那是多么令人神往!(初中作文)
新世紀需要的決不是“喂”得胖墩墩而不會捉老鼠的貓。
今天,在我們的學習中,真應該早早把一個“喂”字改成一個“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