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節(jié)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吁,我們希望它是一種情結,熔鑄在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作到節(jié)約糧食。下面是關于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節(jié)約糧食的作文,歡迎參考。
篇一: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節(jié)約糧食的作文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學們有沒有想到,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大問題。所以,我們每個同學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從身邊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為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饑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墒亲詮奈以陔娨暲锟吹搅撕芏喾侵揠y民因饑餓瘦骨嶙峋、饑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大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汽車接送……正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才養(yǎng)成了不節(jié)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爸爸媽媽批評我,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想到這里,我感到非常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xiàn)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掉這個缺點,節(jié)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日省一把米,月節(jié)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jié)約從點滴做起。
小伙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
聯(lián)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jié)約變?yōu)樽杂X、成為習慣。
節(jié)約是美德,節(jié)約是責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節(jié)約身邊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篇二: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節(jié)約糧食的作文
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非常不注意節(jié)約糧食。每天吃飯都把許多白花花的米粒留在桌子上,掉在碗里。
過不了幾天,我吃剩下的米粒一點一點地聚集在一起居然有一個0.5立方分米的碗的容積那么多。媽媽見我這樣浪費糧食,下了一個決定:要在星期天帶我去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讓我見識見識農民伯伯種米的辛苦。不知媽媽苦心的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星期天,我和媽媽正要去拉車去田野時,媽媽突然說道:“相蕾,車子壞了,沒辦法,我們只好走著去了。”一路上,強烈的太陽光像一個大火球一樣,讓人們感到非常的悶熱。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我的額頭上滲出來,我不耐煩地向媽媽說道:“媽媽,什么時候到啊?”而媽媽卻總是說:“快了快了!”。
到鄉(xiāng)下了,我睜大眼睛望著,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一塊綠色的大毛毯鋪在那里叫人恨不得馬上就撲上去睡個大覺。在這翠色欲流的綠毯子上,有著許多勤勞的農民伯伯在忙碌地干著農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邊一個三十多歲的農民伯伯正在拋秧呢!他從一塊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綠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讓它們自己“隨遇而安”。他每拋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就都隨著秧苗飛灑向田中。此外,還有一個農民伯伯在除草,伯伯輕輕地彎下腰,用那潔凈的雙手去清除在稻田里的那骯臟的雜草和污泥;鹚频奶栒丈湓诿總農民的后背上,汗水浸透了他們每個人的衣服,一個個農民從田里走出來,都是一身污泥一身臭汗。
忽然,我看到了我年過六旬的外婆也在地里干活,她彎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鐘又站起來伸伸腰,并不斷地用手捶打著自己地腰。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掉落在田里,像一個個可愛的小水滴貼在外婆的臉上。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李紳的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到家后,我想了又想,覺得自己以前這樣浪費糧食真是太不應該了,我下決心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
篇三: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節(jié)約糧食的作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詩一直在我耳邊回響。
雖然我們的祖國現(xiàn)在十分,繁榮昌盛,但是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偏僻、遙遠的地方,那里就是貧困山區(qū)。在貧困山區(qū)里,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小孩子們還沒有地方上學。人們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肉了,幾乎沒有,要是兩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謝天謝地了。
唉,多么可憐呀,再看看我們,每天大魚大肉,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到處浪費。在學校里,有多少同學把吃不了的飯菜到掉了,也許他家里很有錢,也許他家里有的是糧食,但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不能丟掉我們的根。如果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看見同學們這樣做一定會很心痛,并且會指責同學們。在飯館,有的人為了顯擺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錢,便點了一桌子的飯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那去買給那些收泔水的。實際上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呀,這樣也是一種節(jié)約呀。只要存有節(jié)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
“地力之生物有大數(shù),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jié),則常不足……”朗朗的讀書聲透著活力,希望我們可以把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篇四:
熱愛生活,你會感到世界的其樂無窮;熱愛生活,你會感到大自然的絢麗多彩;熱愛生活,你會感到自己前途光明。熱愛生活的人,將是一個成功者,生活不會是一顆甜而不膩的白糖,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船舶。我們要熱愛生活,勇敢的面對災難。
熱愛生活,就要愛惜糧食。俗話說,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愛惜糧食,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理所應當?shù)牧x務,并不是說你生活富裕,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揮霍糧食。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我國還有那么多人沒有解決溫飽和貧窮問題,有糧食應感覺自己幸福無比,怎能浪費糧食?減少浪費其實并不難,在日常生活中可謂是舉手之勞:吃飯時不掉米粒,盡量不扔剩飯菜,不挑食等。如能做到,糧食的浪費必可大大減少。
記得以前,我根本不愛惜糧食,吃一頓飯,桌上、碗里那是“遍地珍珠”。盡管爸爸不時提醒,媽媽皺著眉頭,我還是“頭昏眼花——老樣子”。媽媽看我吃飯時唉聲嘆氣,爸爸則吹胡子瞪眼,什么辦法都沒有。
過不了幾天,我浪費的米粒足足有一碗那么多,媽媽看見我如此揮霍糧食,便帶我到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我高興的臉上充滿了喜悅。來到田野,只見田野廣袤無垠,麥子在微風下枝頭擺動,似乎在歡迎我的到來。十幾個人在那里忙碌地收割。有一個年近古稀的老爺爺正在那里揮著鐮刀,汗水也隨之而下,流入麥田里。媽媽笑著問我:“你想不想幫他們收割小麥?”我看著一望無際的麥田,嚇得哆哆嗦嗦,但還是裝著不屑的樣子說:“誰不敢,不就是收割嗎,有什么難的?”“一言為定?”“恩,一言為定”我信誓旦旦的說道。
于是我拿著鐮刀就下了田。可誰知根本不像我說得簡單。我想放棄,但想起剛才我對媽媽的承諾,只好頂著頭皮干,太陽炙熱烤人,我揮汗如雨,干了一個時辰,我去河邊洗臉涼快涼快,猛然見到河水里我狼狽的情景:頭發(fā)一綹一綹的被汗水浸透,黏在臉上。汗水滴在臉上變成了黑水。好像剛打過仗的士兵,又像熱愛雨林里的毛利人,哭笑不得之余,我深深的愧疚,愧疚我不珍惜糧食,愧疚我不珍惜農民辛辛苦苦的糧食。
熱愛生活,愛惜糧食。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實。愛惜糧食就是愛惜自己,愛惜地球。讓我們熱愛生活,愛惜糧食,世界會因此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