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高二作文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這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然而生活中也確實如此,但我們幫助別人、寬容別人、善待別人的時候,也反過來也就是在善待我們自己。
可見,善待他人是人們在尋求成功的過程中應該遵守的一條基本準則。在當今這樣一個需要合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更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只有我們先去善待別人,善意地幫助別人,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從而獲得他人的愉快合作。
孟子曾經說過:“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蹦切┛犊冻、不求回報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那些自私吝嗇、斤斤計較的人,不僅找不到合作伙伴,甚至有可能成為孤家寡人。有的朋友會問:怎樣才算與人為善呢?與人為善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包括相當廣泛的內容。如:關心他人,當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伸出友誼之手;尊重他人,不去探究他人的穩(wěn)私,不在背后議論他人;善于和別人溝通、交流,善于和那些與自己興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承認別人的價值,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總的說來,善待他人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遵從這個原則,你將獲得許多好朋友、好伙伴。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有人說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單單是行動上做出來的,更是從心底里“流”出來的。這句話很有哲理性,它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以誠待人,用“心”和他人交往。有的`人非常渴望友誼,但他們卻不肯向對方敞開自己的心扉。上海某重點大學一位女同學曾經給我來信訴說她缺少朋友的煩惱。她說:“上了大學以后,也許是大家都長大了的緣故吧,個個變得勾心斗角,相互利用。我討厭這種情形,所以我變得深沉、冷
漠,決心用孤獨和寂寞包裹自己,在內心的痛苦中磨煉自己。我對班組的事情漠不關心,把‘我行我素’當成座右銘。課下我不和同學交談、不開玩笑,課堂上我不發(fā)言……”這位同學的做法是欠妥的。她渴望友誼卻不愿先敞開自己的心扉與同學們交流,這樣做非但不能使自己得到解脫,反而更容易給自己增加痛苦和孤獨感。在我以往收到的大量咨詢信件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些大學生常常抱著“你不搭理我,我也不搭理你”、“你不和我交朋友,我也不稀罕和你交朋友”的心理來為人處事,這樣怎么能獲得他人的友誼與幫助呢?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們要明白只有善待他人,才得到別人的善待;只有真誠地去對待他人,才能得到別人的真誠。請大家記。荷拼耍拼约;授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