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的白發(fā)八年級學生作文
在無數(shù)黑夜,她一直照亮著我,如一盞光亮微弱的燈,雖然微弱卻無比溫馨。
從我記事起,母親便一直不在我身邊,我一直被寄養(yǎng)在奶奶家。童年的記憶里,都是奶奶的身影,我似乎從不和奶奶之外的人交流玩耍,甚至我的父母。奶奶整日里縫縫補補,那就像是她一生的事業(yè)。奶奶的眼睛不好,卻在黑夜也不停歇。在那盞老舊的臺燈下,奶奶干枯的雙手,為我繡出了書包上活靈活現(xiàn)的“蝶戀花”,納出了腳下厚實溫暖的“千層底”,縫制了帶給我童年歡樂的各種小玩意。在泛著黃暈的燈光下,奶奶滿頭的華發(fā),無數(shù)次伴我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幸福的時光銘刻在我幼小的心靈里。
漸漸長大的我,離開了奶奶的家,來到父母身邊。為了求學,我住在了學校里,去看奶奶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暗麘倩ā钡臅缫哑婆f,被媽媽從超市買的嶄新又時尚的書包取而代之;“千層底”換成了運動鞋;各種小玩意也早已淹沒在時光的'塵埃里。借著學習繁忙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奶奶在我的生活里漸漸淡去了。只是在午夜夢回的時候,奶奶昏黃燈光下的滿頭銀絲又浮現(xiàn)在夢里。奶奶啊,是您給了我童年的歡樂!是什么蒙蔽了我的心,將您拋之腦后呢!
在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懷著一顆愧疚之心,乘車來到了奶奶家!澳棠蹋襾砜茨鷣砹!”只見奶奶顫巍巍的從屋里走出來,記憶中奶奶那滿頭白發(fā)似乎更白了,在陽光下散發(fā)出耀眼的光澤。突然,我的鼻子酸酸的!皝砹,來了就好!來了就好!”我跑上前去,兩手攙扶著奶奶的胳膊,一起走進屋里。依偎在奶奶身邊,我似乎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那天晚上,奶奶還是在黑夜中忙碌,我又看到了奶奶身邊那一盞臺燈:它的頭無力的垂下,臺座也已微微發(fā)黃,被擦的锃亮也難掩它的滄桑。燈光如快燃盡的蠟燭,似將凋零的花,沒有了以往的生氣。我突然覺得奶奶就如同那盞燈,為兒女奉獻了一切,腰彎了,背駝了,頭發(fā)白了。奶奶的白發(fā),在那微弱的燈光下是那么刺眼。
奶奶陪我度過了十個春秋,她還能有幾個十年,任我在膝下承歡?“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無奈。且讓我們及時盡孝!
【點評】文中奶奶養(yǎng)育我十年,同我長大之后將奶奶拋之腦后,形成鮮明對比。后來的幡然醒悟,告訴我們要懂得感恩,及時盡孝。作者語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摯,以自己生活中的感觸,寫出了很多人內心的恐懼和遺憾:“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發(fā)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