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什么又什么造句怎么造 推薦度:
- 凝視造句 推薦度:
- 地道造句 推薦度:
- 瞻仰造句 推薦度:
- 任重道遠(yuǎn)造句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任性怎么造句
【詞語】:
任性
【拼音】:
[rèn xìng]
【解釋】:
指聽?wèi){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縱,以求滿足自己的欲望或達(dá)到自己某種不正當(dāng)?shù)哪繕?biāo)或執(zhí)拗使性,無所顧忌,必須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人們所想表達(dá)出來的有兩種意思,一是聽任本能的意愿,也就是潛意識的意愿:二是,對性需要的肯定,在社會層面上,更大程度的尊重了本能的性需要。
【出處】
1. 聽?wèi){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
《東觀漢記·馬融傳》:“涿郡盧植、 北海鄭元,皆其徒也,善鼓瑟,好吹笛,達(dá)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jié)。”
《舊唐書·高祖紀(jì)》:“ 高祖 以 周天和元年生於 長安 ,七歲襲唐國公 。及長,倜儻豁達(dá),任性真率,寬仁容眾,無貴賤咸得其歡心。”
宋蘇軾《寄凈慈本長老》詩:“何時杖策相隨去,任性逍遙不學(xué)禪。”
明何景明《田園雜詩》之一:“疎懶古雖鄙,任性亦可率。”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三章第十一節(jié):“曹植更不守禮法,飲酒無節(jié),任性而行,是一個純粹的文士。”
2. 謂恣意放縱,以求滿足自己的欲望或達(dá)到自己某種不正當(dāng)?shù)哪繕?biāo)。
《后漢書·楊終傳》:“ 終 與 廖 (馬廖)交善,以書戒之曰:‘……黃門郎年幼,血?dú)夥绞,既無長君退讓之風(fēng),而要結(jié)輕狡無行之客,縱而莫誨,視成任性。’”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jié):“他(指隋煬帝)是一個極驕極貪的人,以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對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夠的;因之,予智予雄任性妄為,剝削不顧民眾的死活,浪費(fèi)只求本人的快意。”
3. 執(zhí)拗使性,無所顧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吾兒王雱﹞對我哭訴其苦,道:‘陰司以兒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專一任性執(zhí)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國害民,怨氣騰天。’”
《紅樓夢》第一一七回:“他兩個還不知道 寶玉 自會那和尚以后,他是欲斷塵緣,一則在王夫人跟前不敢任性,已與 寳釵 襲人 等皆不大款洽了。”
曹禺《雷雨》第一幕:“周樸園:(忽然嚴(yán)厲地)喝了它,不要任性,當(dāng)著這么大的孩子。” (周樸園堅(jiān)持繁漪精神有疾,逼其在大兒子面前喝藥。)
梁斌《播火記》十五:“ 霜泗 說:‘伶俐倒是伶俐,就是太任性!要仨不能倆,要紅的不能給白的。’”
【造句】:
1、奶奶對明明的遷就,使明明變得十分任性。
2、他都當(dāng)爸爸了還一身孩子氣,有時做事很任性。
3、由于家庭嬌慣,有些獨(dú)生子女比較任性。
4、由于弟弟的任性亂來,事情被搞得一塌糊涂。
5、他任性妄為,差點(diǎn)把父親氣個半死。
6、任性的他,誰的話也不聽。
7、他從小嬌生慣養(yǎng),所以相當(dāng)任性而不顧別人。
8、我應(yīng)該改掉任性的毛病。
9、她太任性,做事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雖經(jīng)師長告誡,仍是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依然故我造句。
10、如果你太寵小孩,他就會變得任性,無理取鬧。
11、她都這么大了還那么任性。
12、我有時很任性,有時很淘氣。
【任性怎么造句】相關(guān)文章:
任性造句01-19
任性的解釋及造句05-17
任性的孩子怎么教育12-24
怎么教育任性的孩子10-12
孩子太任性怎么管教12-27
彎曲怎么造句-造句04-07
卻怎么造句12-24
我不再任性的作文怎么寫04-29
年深月久怎么怎么造句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