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灘謠散文
我怎么也忘不了少年時那段拉纖的生活經(jīng)歷。
那時,我還只有十三四歲,剛剛小學(xué)畢業(yè)。因為家父蒙難,家里唯一的生活來源被切斷了,無可奈何,我只好離開學(xué)校,跟隨一位堂伯走上了艱難的纖道。
其實沿江是有一條較好的路的,但那是一條人行道。而纖道卻是時斷時續(xù)的,遇到崖嘴和較大的江灣子,拉纖人便只能攀藤抓草爬過山崖,或和衣灣子。這種時候,一幫纖夫中,最艱辛的要數(shù)拉頭纖的人了。拉頭纖的人肩上還要負(fù)著濃重的一卷纖纜,那是拉遠(yuǎn)距離所必需的,所以拉頭纖的人在攀崖嘴或和衣江灣時,因纖纜拖累而摔倒,那是常有的事情。每見到這種情景,我真有些受不住了,然而我那拉頭纖的伯父卻一笑置之,說:“這算么子,你還根本就沒嘗到拉纖的苦味呢!”
真正嘗到拉纖的苦味,是在那個嚴(yán)寒的'冬天。
那是年關(guān)將近了。俗話說:有力好攢年關(guān)錢,一天硬要抵兩天。一幫纖夫,在年關(guān)時包一兩艘長途船,裝貨老板比起平常日子來是要慷慨得多。
我們那回包的是一艘從洞庭湖區(qū)啟碇的裝糧船。那路程是相當(dāng)遠(yuǎn)的:得轉(zhuǎn)沅江,溯益陽、桃江等好幾個縣城才能到達(dá)目的地安化。沿途有八八六十四灘吶!而偏偏又碰上大雪紛飛的天氣。沿江的行人道上,人跡已被白雪覆蓋,就連平素弄潮戲水的啄魚鳥也早已藏匿進崖巢里去了,那纖夫們用腳掌摳挖出來的纖道,就更難尋見了。而我們,就憑著過去對它的熟悉,一步一探地摸索著行走。
起初,盡管我們怎樣把腳踝嚴(yán)嚴(yán)實實地用棕片緊裹起來,再套上益陽板子草鞋,但那雪水還是滲進了皮肉,像是有千根萬根針尖在猛扎。到后來,便漸漸地麻木了,雙腳完全失去了知覺,只有耳朵聽見腳掌“咔嚓咔嚓”地?fù)高M雪地里去的聲音。直到拼命拉灘了,才全身發(fā)起熱來,于是那凍僵過的雙腳便感到了痛楚,那是一種奇癢無比的痛楚��!
到得崩洪灘時,我被這條聞名整個資江的險灘嚇得目瞪口呆,然而就此時,從我伯父的口中突然迸出了一聲悲壯的《過灘謠》的號子聲來:呃——纖夫過灘哪——嗬嘿!
陡地,我發(fā)現(xiàn)纖夫們?nèi)家徽�,抬起沉重地勾著的頭顱,用異樣的目光投向江心。我曾聽伯父說過,纖夫號子是非常單調(diào)的:“呃哩喂喲——嗬!呃哩喂喲——嗬!”就這么反復(fù)詠嘆。而象今天這種悲憤的《過灘謠》卻是輕易不喊的,只有在纖幫中有同伙遇了難時,才會喊起這種號子來。究竟出了什么事?我定睛看那灰朦朦的江心,果然有一具尸體被寒流沖了下來,那一定是拉纖人沒有辨清路線或者是過崖嘴沒有攀住藤蔓而失足掉在江中的——他的肩膀上,還緊緊地系著纖繩呢。
一聲驚呼,我倒在了纖道上……應(yīng)該感謝纖夫們那陡然同呼的悲壯的《過灘謠》——纖夫過灘哪——嗬嘿!
不惜命哪——嗬嘿!
前面有人墜下灘哪——嗬嘿!
后面纖道腳板響哪——嗬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