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散文》讀后感1000字
孔子是東方圣人,曾被封為"至圣先師",被尊為‘’萬世師表‘’。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堪當此譽者,唯孔子一人而已。宋朝開國宰相趙普就曾說自己憑借半部<<論語>>治天下,西漢時期,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孔子的思想發(fā)揚光大,成為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正統(tǒng)。可見,孔子的思想對后世的影響是多么的深遠。
即使到了今天,孔子的思想仍閃耀著光芒。我們且看:
當社會上一些官員貪污受賄,腐敗之風盛行的`時候,孔子告訴我們:"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當我們被生活瑣事纏繞,不愿承擔,而推之他人的時候,孔子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當我們遇到應該做的事,而由于思想牽絆不能加進去完成時,孔子告訴我們:"當仁——不讓于師。"
當我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而虛榮裝懂的時候,孔子告訴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當我們以為一味擴充知識只學而不思或思而不學時,孔子告訴我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當我們對君子與小人區(qū)分不清時,孔子告訴我們:"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當我們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而只看到別人的缺點時,孔子告訴我們:"擇其實這兒從之,其不善這兒改之。"
當我沒有了錯誤而不敢正視,不敢承認時,孔子告訴我們:"過而不改,是為過也。"
當我們安樂享受而無拼搏進取之心時,孔子告訴我們:"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當我們與周邊的朋友交往而不知如何延續(xù)友誼之花時,孔子告訴我們:"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當我們對學習成績比自己差的同學輕蔑而不屑一顧時,孔子告訴我們:"不恥下問。"
當我們的正義之舉不被別人理解而悵惘彷徨時,孔子告訴我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當我們遇到小事煩心而不能怒消忍受時,孔子告訴我們:"小不忍,則亂大謀。"
當我們遇事急于求成而不注重事情的發(fā)展規(guī)律時,孔子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
當我們自恃聰明而不踏實學習時,孔子告訴我們:"名而好學"
當我們想拋開社會責任而輕裝前行時,孔子告訴我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當我們面對貧富懸殊而舉足頓挫時,孔子告訴我們:"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當我們疏于勤勉而又言談有傷時,孔子告訴我們:"要敏于事而慎于言。"
當我們上下求索一字作為行為準則而最終一無所獲時,孔子告訴我們:"恕。"
當我們一心想在社會上立足而無甚方法可尋時,孔子告訴我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從孔子那里,我們不單感覺到"一簞食,一瓢飲"的質樸,也感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更感悟到他那以‘仁’為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在升華。
"仁"的光輝如太陽的曙光照耀大地——綿延而無絕期。敢問:"人遠乎吾哉?"子曰:"子欲仁,斯人至矣。" 查看所有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