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童年趣事散文 推薦度:
- 春天優(yōu)美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永恒的盟約席慕容散文
——讀豐子愷的"護(hù)生畫集"
平日雖說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卻也并不是見什么都會感動的那一類?墒,一套"護(hù)生畫集"放在案頭,看一眼就有一眼的酸熱,翻一回就有一回的柔情;所以,我想,世間事大概都能從這里得到一些解釋了。
我不是佛教徒,雖然因為是中國人,自然而然地對佛教有一種親近的感覺,但卻不是因為這樣而感動的。我的意思是說:一本畫感人之處,有時候是它的文字、有時候是它的內(nèi)容、有時候是它的插畫;而這一套護(hù)生畫集感動我的地方,卻是從第一集到第六集之間的五十年的時光和所有的滄桑。
想一想,五十年的歲月里,一個藝術(shù)家大半生的時間,都是為了還一個許下的心愿而努力;努力地搜集材料、努力地構(gòu)思、作畫、配詩;所為無他,只因為曾經(jīng)答應(yīng)過一句話:"世壽所許,定當(dāng)遵囑。"只因為要向他年輕時就跟隨著的老師表達(dá)他的敬意與愛意,于是,從卅一歲畫到七十八歲。想一想,大半生的時間,都在為了實踐一個永恒而美麗的盟約,在升平時代,已經(jīng)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了,更何況是身在五十年來的中國,那個我們都知道的歷經(jīng)千劫百難的中國。
因此,藝術(shù)家所受的苦,也必更千百倍于常人所受的苦了吧?因此,這套畫的最后終于能夠出版,并且能夠放在我們這么多中國人的.案頭,應(yīng)該也可以算做是一個神話般的奇跡了吧?但是,你能說它只是神話而已嗎?在這么多尋找它、推介它、印制它、保存它的有心人所做的種種的努力之后,你能說它僅僅只是神話而已嗎?
要怎樣來形容這些人的努力呢?我想,這世間一定有些事是我們所無法了解,最后恐怕也只有相信,是有一種超乎一切之上的力量在安排著我們所有的一切了吧。
豐子愷如果是在一九七五年以七十八歲高齡逝世的活,那么,他在一九二八年的時候應(yīng)該是三十一歲。為了向他的老師弘一大師祝賀五十歲高壽[奇sjtxt.com書],他畫成護(hù)生畫集五十幅,請弘一大師題字五十頁,就是整個事情的開端。
弘一大師在沒出家之前是我們所知道的那位才藝超卓的李叔同先生,豐子他在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xué)校時是他的學(xué)生,向李老師學(xué)習(xí)圖畫和音樂;大師出家之后,又能有機(jī)緣在一九二七年再拜大師為師正式皈依佛門,法名嬰行。因此,弘一大師可說是豐子愷的經(jīng)師與人師,而豐子愷對老師的服膺與尊敬,更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一九三一年冬,他畫成護(hù)生畫第二集六十幅祝弘一大師六十歲的壽慶,于是開始師生相約,以后每隔十年續(xù)繪一集,每集增加十幅詩與畫,就是說:七十歲畫七十張、八十歲畫八十張、一直到第六集,一百歲畫一百張算做是盟約的圓滿完成。
然后,老師就去世了,然后,世亂如潮涌而來,第三集、第四集、第五集都勉強(qiáng)地在大陸或在海外印行了,在最后的幾年,豐子愷不敢再信守十年畫一本的盟約,不是為了不愿,卻是為了怕"不能"。于是,他提前作畫,悄悄地完成了百幅作品,因此而終于能夠依約在第五十年時,出了第六集,紀(jì)念了弘一大師百歲冥壽,而作畫的那個虔敬的學(xué)生,卻早已在書出的四年之前去世了。為他印行四、五、六集的新加坡薝葡院的廣治法師在第六集的序文上把整個五十年的經(jīng)過細(xì)細(xì)寫來,真是令人覺得心酸,而他在第五集的序文上記載了一、二、三集的散佚又復(fù)得的故事,又令人覺得安慰與歡喜。
整個事情就是這樣;讓人心酸,卻同時又感到安慰與歡喜。我們中國有句最常說的話:"皇天不負(fù)苦心人。"應(yīng)該就是這種感覺了。要你在終于做到,終于成功了的時候,回首前塵,竟然會忍不住流下了喜悅、辛酸與感激的淚水。我想,豐子愷在畫完了第四百五十張圖的時候,一定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吧。而所有參與了這套書的搜集、印行與推廣的有心人,在看到了這一套裝訂精美的書終于出版了的時候,一定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吧。
【永恒的盟約席慕容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距離衡量誓言的盟約散文04-17
席慕容的散文02-04
盟約怎么造句05-23
席慕容散文《獨(dú)白》03-18
席慕容散文推薦03-18
席慕容簡短散文03-18
席慕容的散文短篇03-18
席慕容的散文賞析03-18
散文欣賞席慕容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