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燈籠散文
紙燈籠散文1
每當想起故鄉(xiāng)的紙燈籠的時候,一群挑著紙燈籠的孩子在街巷里喧笑嬉鬧的場景就浮現(xiàn)在我的腦際。
小的時候春節(jié)過后,我們這群孩子就巴望著元宵節(jié)。正月十三村里逢集,老石騎著三輪車滿載著大大小小的紙燈籠到集市上叫賣。他制作的燈籠精巧厚實。村里人都會花上幾毛錢給自己的小孩子買一盞紙燈籠,到正月十五的時候讓孩子到街上碰紙燈籠。碰燈籠是故鄉(xiāng)的老習俗。到元宵節(jié)那天晚上,孩子們都提著紙燈籠匯聚在街巷里,互相碰撞紙燈籠,看誰的燈籠結實,看誰眼疾手快。
元宵節(jié)那天,夜幕降臨后家家戶戶的門口亮起了蘿卜燈。蘿卜燈是用白蘿卜切割而成的,形狀如燈,頂端掏空,在里面放進去棉油與燈芯。大人們說元宵節(jié)點亮蘿卜燈可以鎮(zhèn)宅驅邪,護佑平安。孩子們吃過湯圓之后,急匆匆地把紅蠟燭點亮放進紙燈籠里,然后挑起亮閃閃的燈籠到街巷里去。村里人也都走到街巷上看燈。據說看燈會讓日子光明溫暖,紅紅火火。
街巷猶如星光璀璨的銀河。一盞盞鮮艷明亮的紙燈籠在街巷里閃爍流動。我挑著紙燈籠在街巷上跑跑顛顛,眼前的紙燈籠紛繁多彩。形狀有圓的,有方的,有形如蝴蝶的,還有形如荷花的;顏色有紅的,有黃的,有藍的,還有綠的。燈籠紙面上繪畫著人物、花鳥或十二生肖。
一個小伙伴提著紙燈籠跑到我面前,說:“咱倆碰燈籠吧!蔽颐橹募垷艋\說:“好!蔽覀円黄鸷爸盁艋\會,燈籠會,燈籠碰壞回家睡!痹捯魟偮,我們腳步向前,兩盞紙燈籠搖搖擺擺碰撞到一起,只見它們損傷相當,里面的紅燭都還亮著。接下來我們要再戰(zhàn)幾個回合,直到有一方的紙燈籠或紅燭熄滅或碰撞破損,分出勝負,然后勝者繼續(xù)尋找對手挑戰(zhàn)。天上的滿月越爬越高,朦朧清冷月光籠罩著熱鬧的村莊。深夜的時候街巷上亮著的紙燈籠就所剩無幾了。當街巷上只剩下兩盞紙燈籠的時候,人們就簇擁著他們,吹著唿哨、歡呼著,看著他們一決雌雄。
當我十四五歲的時候我成為了大孩子,到元宵節(jié)的時候父母也不再給我買紙燈籠了。紙燈籠被我的年齡拋棄。后來老石病死了。他的兒子寧肯背井離鄉(xiāng)到城市的工廠打工,也不愿意繼承他父親制作紙燈籠的手藝。我在故鄉(xiāng)再沒有見到紙燈籠。故鄉(xiāng)正月十五碰燈籠的習俗也蕩然無遺了。
紙燈籠散文2
每到元宵節(jié),母親都會從箱子里拿出一對紙燈籠,掛在老屋門前的屋檐下。
紙燈籠是用紅紙糊的,由于年代久遠,紅紙已經開始泛白。紙燈籠可以折疊,里面一圈圈扎著篾條,中間用鐵絲扎著一個碗型的托架,上面正好可以放上一只小碗。二十多年前,我正在上小學,家里窮,每次過元宵節(jié),看到別人家門口掛上了大紅燈籠,心里就格外羨慕。
有一年元宵節(jié)晚上,天寒地凍,我站在雪地里,看著一戶人家掛的燈籠竟看得出了神,結果被雪風吹病了。在醫(yī)院里,我一邊打針,一邊哭著找母親要燈籠。母親皺著眉頭說:“我們家房子又破又小,掛個燈籠也不體面,那些燈籠都是住大房子的人家掛的,那樣才氣派,才好看!蔽抑滥赣H只說對了一半,真正的原因是家里吃了上頓愁下頓,根本拿不出閑錢去買燈籠。
那時節(jié)在鄉(xiāng)下,燈籠都是篾匠扎出來的,手工活,有些貴,一般人家是買不起的。但我看燈籠看出了病,這件事深深刺痛了爺爺?shù)男。做皮匠手藝的爺爺手很巧,他抽時間到鎮(zhèn)上的謝篾匠家“瞟藝”,只看了兩次,他就買了些篾片、紅紙回來自己鼓搗。爺爺用了三天時間,就做好了一只大燈籠。那時候,有錢人家掛的燈籠都是用的紅綢蒙上的,爺爺沒錢買紅綢,只好用紅紙。那時候鄉(xiāng)下經常停電,爺爺在燈籠里面用鐵絲做了一個架子,上面放上一只小碗,裝上一些菜油,再放上一截燈芯,點亮后,燈籠紅紅的,掛在堂屋里煞是好看。
可是這畢竟是紙糊的燈籠,安全系數(shù)不高。有一次,我看到隔壁的小軍拎著一只小燈籠在門外玩,便偷偷爬上桌子,試圖取下紙燈籠也拿出去玩耍。結果燈籠歪了,火苗燒著了紙,燈籠頓時成了一個火球,幸虧火燒斷了吊著燈籠的線,如果用的是鐵絲,后果將不堪設想。爺爺沒有責備我,他又扎了兩只,是可以折疊的,卻只在每年的元宵這天掛出來。因為按鄉(xiāng)俗,要想圖吉利,燈籠一點就要點一夜。
這么多年過去了,爺爺早已不在人世了,可母親卻一直古董般地珍藏著這對紙燈籠。每年元宵夜里,母親會將它們掛在屋檐下面,不同的是里面的油燈換上了燈泡,比過去愈發(fā)明亮。
今年的元宵節(jié)又到了,看著城里滿街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看著小孩手里提著的形形色色的小燈籠,我的腦海中便會不由自主地浮現(xiàn)爺爺在煤油燈下扎燈籠的情景,仿佛看到了母親爬上梯子掛出她心愛的紙燈籠,此刻我的心里便會一片溫暖。
紙燈籠散文3
一個女人最終的命運,大多決定于她的愛情。
沒有愛情的女人,是一盞孤獨的紙燈籠。風一吹就會自燃,雨一打就易憔悴。她靜靜地垂掛在燈火闌珊的角落里,用昏黃的光芒淡淡地照耀著自身。
桂香如酒的八月,我去報社送稿時,認識了關玉。
那時她一身白衣,正背對著我和一位名編輯閑談。那位編輯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的詩寫得特好。國內的權威詩歌月刊隔三岔五都會有他的大名。我那時正在沼澤里艱難跋涉、清淺而沉重的生活負荷使我壓力重重難以喘息。
名編輯特愛向女孩子們訴苦。這是我后來才知道的.。
關玉皮膚微黑,最好看的是她的眼睛。水靈靈的,挺有神。言談舉止中流露出一種特別清澈的天真和純稚。這使我一直以為我比她大,一問,她比我還長四歲。
她信手接過我的稿子,看了看,并不說什么。淡淡地丟給名編輯。名編輯拿過來翻了翻,也不說什么,淡淡地丟到如山的稿子上去。兩人會心一笑,充滿暖昧的輕視和不屑。
我的背上淌過一道寒流,頭也不回地走出編輯部。生存的挫折、生活的辛酸、地位的卑微,奮斗的血痕……我依然完整而健康地保持了我生命的驕傲和尊嚴。誰也不能有效地傷害我,無論他以何種方式。
第二次去編輯部送稿時,名編輯卻顯出一種異乎尋常的熱情--我并沒有打算把稿子送給他。他不由分說地接了過來,邊認真地品讀邊很有分寸地夸贊,并說即期刊用。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友善弄得不知所措。
那天,編輯部其他人都沒上班。我們聊了一下午。他漸漸深入地談起了她不幸的家庭,無愛的婚姻,"河東獅"般的俗妻……快下班時,虛掩的門"呼"地一聲被撞開,關玉的白衣迎風飄了進來。她繃著臉搬了把椅子,在我對面冷漠地坐下。一言不發(fā);
我直覺地感到:她對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強烈的敵意。
我站起身,告辭而去。走了不遠,便聽到編輯部里傳出激烈的爭吵聲。關玉為什么要這樣?我妨礙了她什么?他們是什么關系?……毫無目標地猜想著,披著深深的暮色回到家里。夜里,我輾轉難眠,因為關玉。倒不是她的蠻橫和無禮,而是擔心她的美麗和潔凈。她雖然比我大四歲,經歷的滄?刹灰欢ㄓ形业亩,這個明若朝陽媚若花的女孩,將承襲著怎樣一場未來的風雨呢?
又去了兩次報社,沒見到關玉。和名編輯倒聊了不少。他的傾訴越來越深刻.行為也越來越活潑,直到我把如雷似電的耳光打在他道貌岸然的臉上。在他怔怔的眼神里,我洗了洗手,茫茫然走出報社,我又想到了關玉:那個大我四歲無暇似玉的女孩又陷到如何一種情境中去?以他們來往的頻繁程度和名編輯輕浮的言行舉止,想象的現(xiàn)實是不堪面對的啊。
一天,在地攤上買舊書時,我和一雙手同時伸向一本八四年的《讀者文摘》,又同時在空中住了手。相視彼此。
是關玉。
我心一動,沉默著把臉轉向別處。
"你家住哪里?"她輕柔地問。隱含一絲歉意。
我忍不住回過頭,微微一笑:"十七中。"
女孩子就是這么容易和解。買完了書,便手挽手興致勃勃地逛街。這時我才更深地發(fā)現(xiàn):這個簡明如畫的女孩子甚至缺乏一些最起碼的手段與心機。這使她的可愛與嬌媚也顯得十分蒼白無力,能展示自己卻不能保護自己。鮮花沒有利刺,無疑是一種缺陷。不知她的秀趾是否涉足于那鋪花的歧路?她柔弱的小手是否觸及那潛伏的堅石?
我一定要問問她。
一提到那個名字,她的臉色就陰沉了下去。
"不要提他!"她嚴厲而任性地說。
"你要小心。"我避開她的鋒芒:"以我的愚見,他是個偽君子。"
良久,她的淚水慢慢溢出眼眶:"謝謝你……兩個月前,我們已經徹底斷交了。"
"那就好。"我長噓了一口氣。
再見關玉時,她要我陪她去找一位在某駐地部隊服役的戰(zhàn)士:"他挺好的,很會寫文章,人也坦誠,可靠。老家是山東的。"
"是不是春心動了?"看她那股投入勁兒,我不由地調侃。她不好意思地捶打起我來。
那個男孩果然很好。健壯、魁梧、聰穎--有些太聰穎了。是關玉所把握不住的聰穎。
關玉渾然不覺。她沉醉在幻想的幸福夢里。
"關玉,他是不是挺喜歡你?"回去的路上,我問。
"你怎么知道?"關玉一臉驚訝。
"他看你的眼神不一樣嘛!"
"嗯。"關玉含羞笑道:'他比我小三歲,我老下不了決心。"
"三歲怕什么!女大三,抱金磚呀。"我大笑。喜悅中又夾雜著一絲顧慮。三年,多大多小并不重要,可怕的是歷程。誰知道三年中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而關玉則暗暗許諾:"三年后他復員回山東,那兒很窮,可我愿意跟他回。"
我默默地凝視著她:我能對她說什么?說你不要找他那太冒險?說你要多用些心機把握死他予說愛情也需要世俗的智謀?……無論我說什么,她都不會做的。這個純善至極的女孩在某種意義上講簡直是不食人間煙火。
我什么也沒說。因為自卑。因為無奈。三年后,我結了婚,二十八歲的關玉仍在和那個男孩熱戀。一天,她喜孜孜地打電話給我:"他考上了軍校!"
"能分回來嗎?"我沉沉地問。
"他分不回來,我可以當隨軍家屬啊。"關玉咯咯的笑聲燎得我心痛起來。那個男孩極為通達的神情和言語涌到眼前。塵緣未卜,世事難定。關玉關玉,你的命運倒底如何呢?而我的種種擔憂、牽掛和焦慮,又怎么好對你講呢?
數(shù)月之后,夭折了這段美如玉脆亦如玉的愛情的關玉,沉靜地在信中講述了事件的波浪和情節(jié)。她是被棄者。三年,妾若磐石君若水啊。
關玉沒有流淚。只有深深的淚痕。
仍是微黑的膚色,仍是美極了的眼睛。關玉走在路上,是一盞誘人的燈籠。而沒有愛情的女人,是一盞多么脆弱的紙燈籠啊。
"關玉,你還相信愛情嗎?"一天,我問。
"相信。"關玉的眼中晶瑩透亮:"我用我整個兒生命去相信。"
有時我常常想:關玉真是個不合時宜也不可救藥的女人。她是一塊玉。但還不如一顆頑石,因為這世界風行頑石--混沌的、冰冷的,光滑的頑石。石頭生活在泥土中,而玉,只配生活在水里。當她不經意地滾入紅塵,誰也無法預料她此生的命運。
【紙燈籠散文】相關文章:
送燈籠散文01-12
捏燈籠散文03-22
散文欣賞燈籠的記憶04-10
那盞燈籠散文03-26
紙房子的散文03-20
燈籠紅散文隨筆05-04
紙燈籠散文隨筆05-03
燈籠照亮回家的路散文12-03
燈籠血紅染傷感散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