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武當(dāng)行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很多時候你讀懂了詩,也未必能感受詩。就像這句,我其實帶著非常復(fù)雜的心情上的武當(dāng)山,與其說是踏青,不如說是去解憂。
因為一段時間一度遇上了些糟糕的事,從西安往十堰去的前一天,一個許久未聯(lián)系的女孩給我打了一通電話,她說:你對所有人熱情,其實就是對所有人冷漠,但是,我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你一樣的.人了。
或許因為這句話是在說我,而我便當(dāng)局者迷了。武當(dāng)?shù)降资窃旎娚裥,才過山門,便讓我漸漸將那些事、那句話暫且放下。
從南巖開始一步一步走上金頂,沿途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山路間的轎夫,總讓我想起小時候?qū)W過的那篇《挑山工》,兩根粗竹棒抬起一個遮雨的座位扛在兩肩,常年下來,許多人的小腿粗壯如柱,背脊異常結(jié)實,脖頸上掛著一條毛巾擦汗用,當(dāng)時還戲說這可能就是金庸描述的武當(dāng)梯云縱。當(dāng)時我拍下照片跟父親說我到了武當(dāng),父親說為了生活,你應(yīng)該去理解其中的艱辛,是的,他們對生活其實飽含熱情,抬一段路,啃一根黃瓜,吃倆白水煮雞蛋,擦一擦汗又繼續(xù),步步踩實。武當(dāng)比我想象的要大、要高,路遇一群游客中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大叔,休憩之下竟眩暈踉蹌跌在山路間,救護車也不時上山來,那些轎夫是在用生命去掙錢。我夏爬日月,三去終南,冬上長白,其它小山也游走了不少,最是這萬山圈子里,讓我心懷坎坷,一覽艱辛。在走過了幾座山,游過了幾座城,看過了幾本書,經(jīng)歷了幾件事后,文字便都不想騰云駕霧、高談闊論了。
將近走了三個多小時,早已忘了爬了多少級階梯,來到了武當(dāng)金頂,還差幾級階梯時就開始不斷回身眺望。那一幕,當(dāng)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云霧盡在眼底,來回于山巒峰嶺之間,猶如仙境,金頂風(fēng)凜冽,長風(fēng)拂動,風(fēng)卷殘云,蔚為壯觀,云霧如峰巒面紗,任憑風(fēng)過風(fēng)往,總是拽住山尖,遮掩那么一些,遮遮掩掩,好不曼妙!我倚欄極目 一覽眾山小,高嘆大好河山,放聲長嘯嘶吼,頓時心中開闊豁達,險些忘了這金頂雷火煉殿的建筑。佇立之間,幾近出神,不知為何,在此時又想起了那些事和那通電話,但卻心情爽朗。我想起黃蓓佳那首我最喜歡的詩:
我希望,她和我一樣,
胸中有血,心頭有傷,
不要什么花好月圓,
不要什么笛短簫長,
要窮,窮得像茶,苦中一縷清香,
要傲,傲得像蘭,高掛一臉秋霜。
這樣的壯景,最是容易讓人心胸開闊,領(lǐng)略之后,我下山到紫霄宮,吃了碗熱干面,便在紫霄宮的道觀旅舍住下。傍晚的武當(dāng)寧靜極了,天還在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群山皆隱,天色將烏,青瓦紅房,只剩那宮殿樓閣青石板,春雨落池倚欄人,心情平靜極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睡不穩(wěn)紗窗風(fēng)雨黃昏后,忘不了新愁與舊愁,我真是貪戀這個紅塵,戀的踏遍青山人未老,我寫下:
清明雖雨春也青,愛踏名山江湖行。
飛上金頂群峰隱,凡下紫霄夜雨淋。
仙境從來多癡客,人間只是少情景。
朝秦暮楚非說客,天地縱橫也游萍。
次日,我披上雨衣,下山而去,既是貪戀紅塵,便去借問酒家何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