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白馬澗散文
我來蘇州已換了兩次住所,主要原因是因為工作。第一次是在木瀆鎮(zhèn)一小村庒里,第二次就到白馬澗。白馬澗不是蘇州最有名的地方, 有山也有水,人口相對集中,外來務工人員居多,走在這個地方只要你留意,總會找出幾個同鄉(xiāng)人,有四川,新疆,甘肅,陜西,貴州,云南,吉林,沈陽,廣東,福建?梢哉f是各省各市都有。如此的民族聚集地恐怕其它地方也很少,一方面是因為蘇州工業(yè)發(fā)達,各地務工人員都來此掙錢,另一方面是因為蘇州歷來被稱為天堂駐地,風景好。故而有許多人前來工作旅游。 白馬澗位于蘇州虎丘區(qū)西則,距市區(qū)大約有40分鐘的車程。馬澗路是白馬澗的一條主道,為東西走向,長約2公里的樣子,這條路的西則也就是白馬澗花園小區(qū)附近可熱鬧非凡。每天上下班時間,這條道大車,小車,行人,商販,絡繹不絕,人頭涌動,有時候真讓你想不到這是路還是街道,人車混在一條道上走居然沒有意外,我想,這樣的景觀也就中國有吧,且不說這些,這條街道的靠南邊,商鋪林立,什么衣服店呀,小飯店呀,超市呀,職介所呀,迪廳了等等,不勝枚舉啊。
但是,這條道最熱鬧的要算是南邊的那些小吃灘了,大概有四五十家吧,每天清早林立在街道邊,晚上也林立在街道邊,而這些小攤的'生意是紅紅火火,人來人住,一是因為速度快,大家趕時間所以買。二是價格相對便宜,這里生活的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大家都想省吃撿用,所以都來買。聽說這么一個攤位一年要收入好幾萬,比在工廠上班好點,不過這些攤位還是本地人較多,有人說是因為關系,但不得而知。
這些個小販所賣的種類也很多,從北方的炒面,繪面,刀削面,泡菜,涼菜,面皮再到重慶火鍋,川菜,云南米線,山東煎餅,沙縣小吃,天津包子可以說十分豐富,只要你能想到的這里肯定能有,每次下班回家到達這個地方,熱鬧的如同集市,那些個小老板們手舞著勺子,炒鍋,火紅紅的像是在做一次次的表演,盡管蘇州天氣平抣氣溫高達35度了,他們全身也被汗流浸濕了,但還是奮力而熱情地招呼著來來去去的行人,那場面讓人看了有一種說不出感覺,只能說我們尊重每一位用雙手努力創(chuàng)造生活的人們,是他們豐富了社會同時也奉獻著社會。
買這些小吃的也不是富人,賣這些也不是有錢人,但同樣地,他們樂意,他們快樂。
在小吃攤的東段,是賣各種水果,小不玩意兒,男女衣裳的,同樣很熱鬧。這些賣買人是白天看不見的,但一到晚上都會支起自己的一片小活動屋,然后在里邊擺上各自的商品。
特別是晚間,18點到21點這個時間,整條街都是人來人往車來車去,有年過六旬的老年人,有纏綿的情呂,有中年夫妻,有父親母親兒子女兒,也有些無所世事的人等。這時你走在中間,聽見的是還價的,打罵的,高興的,哭泣的,悲傷的,應有盡有。仿佛這里的一切都讓你能觀察到整個人生。
熱鬧偶爾也會寂靜。過年時節(jié),我因為沒有回家便和女友兩人閑逛,過年的3天,所有小攤都回家,務工人員大部分也回家,和往日相比是那樣的寂靜,馬路寬了,聲音小了,人稀了,如同進入另一個世界。冷清了幾天后年過完了,人也多了,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給人一種欣慰感覺,想想后給了自己一個解釋:“人本身就是是群體性的動物,離開了大眾會覺得孤獨”。
這里的一切還是在日復一日地運行,我是這里的一個過客,但這里卻留給了我一串記憶,無論我以后走在那里,我都會想起蘇州白馬澗-------這個熱鬧的地方。但愿這里忙碌后的人們都會有所收獲吧。
【熱鬧白馬澗散文】相關文章:
游白馬澗07-01
游白馬澗07-01
白馬澗作文03-17
秋游記——白馬澗12-01
游玩白馬澗作文03-14
夏游白馬澗作文03-17
游白馬澗作文(通用25篇)05-07
白馬澗的郁金香節(jié)作文05-06
春游,我在白馬澗周記250字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