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青春-高二散文
都上高二了,雖說平時看起來還像一個不經(jīng)世事的小孩,但偶爾靜下心來,竟也會為自己的前途等事感到莫明的惆悵。想的事多了,便會空添許多煩惱,真希望自己還是一個真正的不經(jīng)世事的小孩。整天嘻嘻哈哈見到風兒就起浪,沒事總大禍小禍一起闖,那么無憂無慮,天大的事父母抗著,多好。】僧吘惯是長大了!
古人有詩曰:“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笨稍谶@個金錢至上的時代,就連六七歲小孩也知道為了將來而奮發(fā)圖強。曾看到一個故事:快要考試時,同學們突然發(fā)現(xiàn)班上數(shù)學成績最好的女孩竟然沒來。于是問老師原因,老師告訴他們是女孩的爺爺死了,不能參加考試。同學們聽后并沒有透露出一絲悲哀,反而發(fā)出令人恐怖的歡呼聲!別人的爺爺死了,他們歡呼什么,原因竟是那么令人無奈:僅僅因為那女孩的爺爺是數(shù)學教授。平時大家考不贏她就是因為她爺爺輔導她。據(jù)說那位老師聽到這群本應天真無邪的二三年級的同學的笑聲時,就如同面對一群饑不擇食的惡狼一樣,感到毛骨悚然?杀!
一群剛斷奶的`孩子尚且如此,更何況即將高考的莘莘學子。有人曾經(jīng)說:“學習就像愛情一樣自私!笨雌饋聿粺o道理,有時學生當你那不懂的題目問他時,他說不會做。可當考完試后拿他卷子看,“不會”做的全都做對了,呵!真是天才。不過這也沒什么,畢竟通往理想大學的路不寬,讓了你別人往哪去?古人發(fā)明“自食其力”、“自強不息”、“自力更生”等成語不是鬧著玩的,這里就很好的把這些詞的份量給表現(xiàn)出來了。
記得初中時經(jīng)常和兩位同學去網(wǎng)吧!一天,不知哪位同學忽然“良心發(fā)現(xiàn)”,決定不去網(wǎng)吧了。于是三人信誓旦旦的說:“從此不去網(wǎng)吧”,“除非有人請客”。不知誰補充了一句,后來就沒去網(wǎng)吧了。再后來,手癢了,又決定去了。但發(fā)了誓,怎么辦啊?最終想出了一個辦法:你請我,我請他,他請你。這樣既不違背誓言,又可以玩,皆大歡喜,F(xiàn)在想來,未免可笑。當初咋就那么愛玩呢?可就是那么愛玩的幾個人也知道學習了,聚在一起討論學習、人生理想。哎!真是長大了。
如果人生就像一場戲,那么高考分數(shù)將會是這場戲的導演。它的好壞,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已決定了整部戲精彩不精彩,“前途”就像這場戲的主角,一般都是由導演——高考分數(shù)——決定的。但不管怎樣,這出戲?qū)菹氯,像“成長”一樣,永不倒退。
長大,詞典上沒有給這個詞一個定義,怎樣才算長大了?或者是從開始會“多愁善感”以后就算長大了吧!而“多愁”的原因是為了將來。為了將來就要拼命學習,十年寒窗,但人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有人叫著:“活到老,學到老”。也有人唱著:“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有人努力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也有人大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有人期待著:“金榜題名時。”也有人怕“誤落塵網(wǎng)中。”有人感漢“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币灿腥恕岸热杖缒!
哎!這成長讓人在往事里流連忘返,這學習讓人在考試后憶苦思甜,這人生讓人那么的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