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散文的寫作格式
王飛的這篇散文《在醫(yī)院的日子》,記錄了他陪妻子在醫(yī)院生孩子這一段特殊的體驗。說特殊,其實也普通,每個為人父母者一生中都要也都會經(jīng)歷的體驗。生活感很強。生活的忠實記錄者。孕產(chǎn)病房里的所見所聞所感受,當然多是和作者同齡的待產(chǎn)的年輕夫婦,只感到生命降生時的艱難。這篇文章樸素而真情,同時,體現(xiàn)了一個作家對素材的敏感和對文學細節(jié)捕捉的能力,作者寫到的幾對年輕夫婦遇到的各種情況,特殊的場合的蕓蕓眾生,人性的展示,那些人物都有各自的故事,雖然只是點到為止,對他們的深切同情與人性關(guān)懷。這篇散文原題為“受難的母親”,有感受于所見到幾個女人各種痛苦,女人所獨有的,作為男性,他有感于女性這個另一半在孕育生命時相對于男性的特殊艱辛,生命降生時的艱難,這深深地觸動了作者的心靈。作家,就是要容易被生活打動的人,就是要時常發(fā)現(xiàn)和給世界提示感動的人。在這里作者勇于坦言自己的真實感動與體驗,揭示生活的真相,藝術(shù)地處理生活中的'隱私,作者的文字細膩真情,也不乏幽默的文字比如:“男人進入孕產(chǎn)房需要時刻注意,不能把自己的頭仰得太高,該低的時候要低,該扭過去的時候要扭過去!逼鋵崗哪撤N意義上說文學就是光明正大的隱私。值得一提的是王飛的另一篇散文《淺笑》,可以作這篇《在醫(yī)院的日子》的姊妹篇,著重寫了小兒子,寫了被為人父的喜悅,感人至深。
王飛的散文大致可以分兩類,一是以《在醫(yī)院的日子》、《淺笑》、《賊的眼淚》、《一包石子饃》、《婆》等為代表,以感情傾訴為主,生活感強,有強烈的主體意識,敢于對生活發(fā)言,面對豐富多彩、紛繁復雜的生活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將自己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公之于眾,不讓生活的洪流淹沒“自我”,個性意識強烈,對生活有擔當,善于表現(xiàn)生命的元氣與本真,積極地投入到生活之中,自己的生活和文章相統(tǒng)一,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文學的因子,善于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精神價值和意義,對親情和人性常有著獨到而敏感的發(fā)現(xiàn)。另一類是以《南山隱者》、《古典的山西村》、《亭亭玉立》等為代表,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生活拉開距離,從文化層面觀照生活,充滿智性,特別是《南山隱者》,輕靈又大氣。拙樸而渾厚,是一篇難得的成熟之作,是他這一類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品。相對于前一類生活感強的散文而言,后者成就高,數(shù)量上卻少,似乎還沒有形成穩(wěn)定成熟的風格!赌仙诫[者》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題材的特殊與新穎。前一類散文才能充分代表他目前的創(chuàng)作實績與風格。
近一兩年來,王飛的散文隨筆寫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多種全國性的年選性質(zhì)的散文書籍都重點選錄其作品。可以說,王飛的散文寫作,是楊凌及至陜西文學界的這一兩年來的成果和文學亮點。當然,王飛的散文寫作還處于探索階段,他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基礎(chǔ),真情實錄,勇于以真面目真性情示人,走的是這個路數(shù),這也許是散文的正途,但這樣寫散文寫作者數(shù)量巨大,許多人生活化的散文流于瑣碎,女性作者甚至還被稱為小女人寫作,真正要成功,要以散文寫作脫穎而出以之名家,絕非易事。評論家謝有順說,散文是一種業(yè)余文體。女作家王安憶說,散文是一種不能多產(chǎn)的文體。他們的話中都暗示著散文寫作的非職業(yè)化和成功的難度。那么,從事散文寫作者的“主業(yè)”是什么呢?具體到王飛本人,他是記者,報人,這都只是一種文學之外的一種身份或者說謀生手段而已,那么,他的“主業(yè)”應該是什么呢?生活的記錄者,文化人,人生意義的追問者探索者?這時用得上魯迅一生強調(diào)“立人”這個命題,做人,做一個真正的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散文只是我們對生活或者心靈的忠實記錄。對散文,要有一顆平常心和一顆恒心。好的散文不刻意而自然,成功也是不經(jīng)意間的水到渠成。相信年輕的王飛會逐漸走向成熟的。
【淺析散文的寫作格式】相關(guān)文章:
淺析散文寫作的用力04-20
淺析散文的寫作技巧04-21
淺析婚姻的散文04-24
淺析幸福隨筆散文04-30
淺析數(shù)學日記的寫作及意義05-16
散文的寫作04-20
淺析散文的越軌之筆06-07
淺析散文詩的靈魂06-05
散文寫作指點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