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童年趣事散文 推薦度:
- 春天優(yōu)美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母親的牙齒》散文
母親的牙齒
小時候我總擔心母親丟了,或者被人冒名頂替。每次母親出門前我都盯著她牙上的一個小黑點看,看仔細了,要是母親走丟了,或者誰來冒充她,我就找這個小黑點,找到小黑點就找到了母親,那小黑點是兩顆牙齒之間極小的洞,笑的時候會露出來。
母親每年要去一兩次外婆家。外婆家離我家也就四五十公里,但因為跨了省,讓我倍覺遙遠。母親出門前我就盯著她牙上的小黑點看,努力記憶得最完整全面,如果回來的是另外一個人,就算她長得和母親像極,我也要看她牙上的小黑點在不在。
過年前母親也常出門,賣對聯(lián)。很長時間里我家都不太寬裕,為補貼家用,爺爺每年秋后就開始寫對聯(lián),積攢到春節(jié)前讓母親帶到集市上去賣。十里八鄉(xiāng)集市很多,年前的十來天里,每天母親都得往外跑。年集總是非常擁擠,去晚了占不到好地勢;天亮得又遲,早上母親出門時天都是黑的。如果我醒了,我都要在被窩里伸出腦袋看母親的牙和那個小黑點。到晚上,天黑得也早,暮色一上來我就開始緊張,如果比正;貋頃r間遲,我和姐姐就一直往村西頭的大路上走,母親都是從那條路上回來。迎到了,即使在晚上我也看得清那是母親,不過我還是要裝作不經(jīng)意,用手電筒照一下她的牙,我要確保那個小黑點在。
很多年后我常想起那個小黑點,我對它的信任竟如此確鑿和莫名其妙。我確信只有我一個人注意到它,它是證明一個人是母親的最可靠、最隱秘的證據(jù)。我的確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
后來我年紀漸長,事情完全調(diào)了個個兒,總出門的是我,念書、工作、出差,我離我的村莊越來越遠,進入世界越來越深;我明白一個人的消失和被篡改與替換,不會那么偶然與輕易,甚至持此念頭都十分可笑;但是每次回家和出門,我依然都要盯著那個黑點看一看,然后頭腦里閃過小時候的那個念頭:這的確是母親。成了習慣。
與此同時,母親開始擔心我在外面的安全和生活。我在哪里,她就開始關(guān)注哪里的天氣和新聞,一有風吹草動就給我電話,我不知道她是否像我小時候那樣,需要牙齒上的小黑點來確認一個人的身份,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母親總是比兒子擔心母親更擔心兒子;我同樣可以肯定,在母親的后半生里,我和姐姐將會占滿她幾乎全部的思維。
我長大,那個小黑點也跟著長,我念大學時黑點已經(jīng)蔓延了母親的半顆牙齒,我不再需要通過一顆牙齒來確認自己的母親,我只是總看到它,每次回家都發(fā)現(xiàn)它好像長大了一點兒。我跟母親說,要不拔掉它換一顆。母親不換,不耽誤吃不耽誤喝,換它干嗎?鄉(xiāng)村世界里的一切事情似乎都可以將就,母親秉持這個通用的生活觀;我似乎也是,至少回到鄉(xiāng)村時,我覺得一切都可以不必太較真,過得去就行。于是每年看到黑點在長大,一年一年看到也就看到了,如此而已。
前兩年某一天回家,突然發(fā)現(xiàn)母親變了,我在母親臉上看來看去:黑點不在了,換成一顆完好無損的牙齒。母親說,那顆牙從黑洞處斷掉,實在沒法再用,找牙醫(yī)拔了后補了新的。黑點不在,隱秘的證據(jù)就不在了,不過能換顆新的究竟是好事。只是牙醫(yī)技術(shù)欠佳,牙齒的大小和鑲嵌的位置與其他牙齒不那么和諧,在眾多牙齒里它比黑點還醒目。我說,找個好牙醫(yī)換顆更好的吧;母親還是那句話,這樣挺好,不耽誤吃不耽誤喝,換它干嗎?能將就的她依然要將就。別的可以湊合,但這顆牙齒我不打算讓母親湊合。它的確不合適。我在想,哪一天在家待的時間足夠長,我要帶母親去醫(yī)院;既然黑點不在了,應該由一顆和黑點一樣完美的牙齒來代替它。
熱愛正當年,青蔥已做湯
我高二時在河南上學,成績不好,肯定考不上好大學,想著湖北分數(shù)線低,就轉(zhuǎn)了戶口,去了一所省重點學校。每月只有一天假,和監(jiān)獄沒有區(qū)別。
整個中學時代,我就只有一張單人照,整個人看起來就是拘謹、自卑、迷茫的集合體。
而作為轉(zhuǎn)校生,性格內(nèi)向又不懂當?shù)胤窖裕匀粵]什么朋友。
那時我唯一的“獄友”就是阿洲。撮合我們成為好朋友的是同樣稀爛的英語成績。
我們合伙買了一套瘋狂英語,每天晚自習在教室里大吼大叫,同學舉報后被趕出教室,一起在操場繼續(xù)大吼大叫。
高考英語我89分,他56分。
那時他幫我追過一個妞,那個妞是隔壁班的,短發(fā)很俏皮,笑容很俏皮,打扮也很俏皮。
那年的夏天我坐在靠走廊的位置,每次趴在桌子上發(fā)呆的時候,都能看見她從走廊經(jīng)過。
她從沒看過我一眼,但我總感覺她走路帶著一陣風,有香氣的、活潑的、俏皮的風。我把這個唯一的秘密告訴了阿洲,阿洲說她個小,皮膚又黑,你喜歡她什么?那時我還是個孩子,我說你不懂,這是愛情。過幾天阿洲打聽到那個妞喜歡他們班的班長,一個高高瘦瘦愛踢足球的帥哥。然后我們組織了一場班級足球賽,我作為中衛(wèi)上場,一個倒地鏟把帥哥的腿弄骨折了。
我和阿洲都受到了處分。
寫完檢討,我還寫了一封情書。很奇怪,我那么自卑的人,居然會寫情書。在這封人生中唯一的一封情書的結(jié)尾,我寫道:被人喜歡總算是一件好事情,請你不要害怕。奇怪,為什么那個時候我就知道被陌生人喜歡是一件讓人害怕的事?阿洲把情書送到對方班級的時候,他們班男生紛紛站起來以為是過來打架的。
他囂張地指著那個妞說:嗨,有人說了情話給你,都在信里!忐忑地等了一周,我收到她的回復,總共只有八個字:先抓好主要矛盾吧。開年后一些名校來校宣傳,我看見那個妞站在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的攤位前詢問了很久。
中財就成了我唯一的選擇,第一志愿,不接受調(diào)劑。然后,我落榜了。我記得那天我媽跟在我身后不停地說:咱分數(shù)到了,就是沒有上專業(yè)線,沒事兒的,咱可以復讀啊。你別不說話啊,這孩子,你說句話。
天下著雨,阿洲也考了所爛學校,打電話叫我去游泳,我沒去。從此我們再也沒見過面。
那個妞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因為性格內(nèi)向,因為表白被拒,我也不敢去打聽任何與她有關(guān)的信息。多年后阿洲結(jié)婚讓我去喝喜酒,我說你幫我問問那個妞叫什么名字啊。阿洲說你還記得呢?我當然記得。
阿洲和那個妞,是我青春劇里的男女主角啊。而青春,就像一場暴雨后忽然從土壤里冒出來的小蔥芽兒,迅速生長,然后被掐斷,做成一碗熱湯,最后化作一滴淚水。我也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猜想:她在哪里?過著什么樣的生活?還有,她叫什么名字呢?
我給她取過一個名字:林小煙,后來我寫過的文字里,女主都叫林小煙。
而現(xiàn)在,我的桌子上放著一份簡歷。
劉慧娟,湖北人,2009年從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畢業(yè)。
出生年月日:×年×月×日
專業(yè):××××
工作經(jīng)歷……
聯(lián)系方式xxxxxxxxxx
照片里的人就是她,那個妞,長得特別像宮崎葵。
曾經(jīng)對她一無所知,現(xiàn)在看她的簡歷就像在聽她訴說過去這10年的點點滴滴。
生活真奇妙。
我愛的是林小煙,不是什么劉慧娟。
胡軍,因酒生愛,喝出幸福一生
在《爸爸去哪兒》第三季里,對于節(jié)目里五個可愛的萌娃,觀眾喜愛有加。師弟劉燁曾形容胡軍為“糙老爺們兒”。但是,在節(jié)目中胡軍與兒子康康的相處過程中,觀眾們這才發(fā)現(xiàn),這位“硬漢”不僅硬氣而且細膩。而對于胡軍的老婆盧芳,觀眾更是羨慕。
說到胡軍與盧芳的認識,竟是因酒生愛。胡軍從中戲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他跑了幾年龍?zhí),才獲得了做男主角的機會。自己做了男主角,自然對跟自己配戲的女主角比較好奇,他私下里打聽了一下,原來女主角是比他晚三屆的中戲師妹,叫盧芳。
有一天排練結(jié)束后,胡軍請盧芳吃飯。喜歡喝酒的胡軍忍不住了:“我想喝瓶啤酒,可以嗎?”盧芳大大咧咧地說:“喝吧,這有什么呀!”胡軍要了一瓶冰鎮(zhèn)啤酒,喝到一半的時候,盧芳對他說:“我陪你喝,怎么樣?”胡軍愣了一下,拿起杯子準備為她倒酒。盧芳說:“你喝你的,我再單獨要一瓶!
就這樣,兩人你一杯我一杯地喝起來。兩個小時過去了,胡軍去結(jié)賬時,發(fā)現(xiàn)兩人一共喝了16瓶啤酒。胡軍體會到了什么叫酒逢知己千杯少。飯局結(jié)束,盧芳攔了一輛出租車回去了。
那個時候,盧芳還住在單位的宿舍里,胡軍越想越擔心,一個醉酒的女孩子,大晚上的,太不安全,他迅速地攔了一輛出租車趕往盧芳的宿舍,敲開門,他發(fā)現(xiàn)盧芳正神情自若地坐在沙發(fā)上,邊織毛衣邊看電視。
此番之后,胡軍對盧芳真是刮目相看,淑雅又海量,真是一個“奇女子”。而盧芳對胡軍的好感也多了起來,她發(fā)現(xiàn),這位師哥不僅表演厲害,看著是位粗獷的漢子,卻有著一顆細膩的心。
一來二去,兩顆心靠得更近。胡軍永遠記得盧芳第一次在宿舍給他做過橋米線的情景。雖然只是一道簡單的米線,準備工作卻如一場晚會般隆重:用瓦罐裝上雞湯,蓋上雞油,放到酒精爐上,桌上已經(jīng)擺開了8個大盤,里面分別是片得紙一般薄的豬肉、菜心、豬肝……中間的大海碗里一碗白生生的米線。
這是胡軍第一次吃米線,他還沒有從視覺的震驚中反應過來,鼻子就嗅到了一種親切又陌生的酒香。盧芳竟然從床底拖出了一個碩大的玻璃酒罐子,里面泡著半罐色澤明黃的水果。盧芳說這里面是云南特產(chǎn)的山梨,最適合用來泡烈酒,醉了也不上頭。
兩人就著一罐過橋米線,每人喝下了半斤多山梨酒。1999年年初,胡軍和盧芳去意大利參加電影節(jié),路過羅馬廣場的時候,胡軍忽然跑去買了一束玫瑰,單膝跪地,像騎士一樣在眾目睽睽之下向盧芳求婚。廣場上的老外用最熱烈的掌聲喝彩,而盧芳趕緊答應下來,用她的話說:“當時就覺得太丟人了,就想著趕緊答應下來,讓他起來!
結(jié)婚后,如果碰到問題,他們約定了一個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有了矛盾要吵,過錯方也不必勉強地來說道歉,自己下廚房做上幾個菜,擺上一瓶酒,叫對方一起吃飯,心照不宣地將那些說起來有些慚愧的道歉話用酒代替?善谶@樣的對酌中,道歉的話越發(fā)說得情深義重。酒杯一端,兩個人的話匣子都能很快打開,聊得無邊無際。到了最后,都完全偏離主題,猶如他們第一次喝酒吃飯,重新回到初戀的感覺。
疾病城市之拉穆那那城
拉穆那那城是谷木城外圍的七十七層疾病圈之一,這里的人患有失憶癥,他們忘記了自己是從谷木城來的,以為這是一座獨立的城市,并把它命名為“環(huán)城”,但是久而久之,他們連“環(huán)城”這個名字也忘掉了。被問到這里是什么地方,他們喏喏地答不上來,于是人們根據(jù)他們咕噥的聲音,管這里叫“拉穆那那”。
拉穆那那城居民的生活總是充滿驚奇。從春到夏,每一天都有人“忽然”看見,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從秋到冬,每一天都有人“忽然”意識到,燕子好像飛走了。一個人總是再三發(fā)現(xiàn)他養(yǎng)的黃貓右臉長著一根黑胡須,還有人總是在同一個不起眼的臺階上崴腳。父母不記得孩子的生日,孩子自己也不記得自己的年齡。不只生日,在拉穆那那城,一切紀念日和節(jié)日都不存在。每年冬天第一場雪降臨的時候全城放假狂歡,第二場雪降臨時又回到工作崗位。有時候兩場雪之間只間隔一天,于是這一年,他們就休這一天的假。在這里,必須保證生活盡量簡單、盡量有秩序,用習慣來維持城市的正常運轉(zhuǎn)。一旦搞得略微復雜一點,人們的頭腦就跟不上了。
拉穆那那城的政治是最混亂的,一個選民持有某種政見,被另一政黨用論辯說服,等到真正選舉的時刻,他又忘了自己已經(jīng)被說服了,照舊按照曾經(jīng)的想法投票。要真正改變一個拉穆那那人的思想非常困難,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zhàn),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盡管他們也有可能突然之間把自己觀點的論據(jù)忘記了,但是令人驚詫的是,觀點本身卻不會從他們頭腦中消失,而是成為一座莫名其妙地浮在空中的樓閣,且因為缺少地基,使人更加無從攻擊。所以拉穆那那城史上最偉大的二十名改革家,其中有十七名不是成了虛無主義者,就是干脆自殺!蛘呤鞘,或者是十八名,或者是他們?nèi)。拉穆那那城的歷史記載也是不可信的。
在另外一些層面,尤其是純感性的群體記憶上,拉穆那那人又極易受到他人左右。據(jù)說某年春天,有個安卡基里亞人發(fā)現(xiàn)了商機,來這里推銷柳樹皮做成的口哨,鼓吹這是“童年舊物”,竟然傾銷一空。要知道拉穆那那城根本沒有柳樹,從來也沒有過,但是沒人覺得這種小小的自相矛盾有什么大不了的。柳樹可能枯死了,可能被砍掉了,誰在乎呢?
夏至到來之前,安卡基里亞人就離開了這里,不是因為沒有樹皮哨可以賣——只要愿意,他可以隨便弄些小玩意兒來冒充懷舊玩具,照樣賺得盆滿缽滿,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感染了拉穆那那人的失憶癥,他開始算不清賬,丟三落四,拿不準自己妻子的名字。趁著神智還清楚,他果斷地離開了。
然而并不是每個外鄉(xiāng)人都有安卡基里亞人的理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或早或晚,被拉穆那那人同化,忘記歸鄉(xiāng)的道路,繼而忘記自己的故鄉(xiāng)。他們還以為自己是在這座環(huán)形的城市里,吹著柳樹皮口哨長大的。
拉穆那那城,一座復雜的城市,每件事都不可信,每個人都是一個謎。他們的方言里夾雜著無數(shù)種口音,他們共同信仰的神有數(shù)不清的名字。
拉穆那那城,一座簡單的城市,生活既規(guī)范又平靜。統(tǒng)一供應的.工作餐永遠吃不厭,循環(huán)播放的電視劇永遠那么精彩。
拉穆那那城混合了真實與虛構(gòu),既頑固不化又瞬息萬變。明天,它或許不再叫“拉穆那那”,或許它從來沒有叫過“拉穆那那”,或許它不是環(huán)形的,或許它沒有病,或許柳樹曾經(jīng)簇擁著這里的每處公園和街道。或許二十名改革家不是自殺,而是被處死;蛟S安卡基里亞商人沒有離開,而是成為拉穆那那城的一員,日復一日地向旅人講述著這個他以為是別人、其實是他自己的故事。
好人的心是一朵花
母親是個好人,她見不得別人的痛苦與苦難。見人有難處,不管認得不認得,都要伸出援手。有好多次,母親因幫助別人而上當受騙。我們做兒女的,經(jīng)常勸導母親,要“吃一塹,長一智”,別再在做好事這件事上“摔跟頭”。而母親呢,仍我行我素,并沒有因做好事吃虧而接受“經(jīng)驗教訓”,對人仍是一副熱心腸。
“一朵花,會因別人一兩次有意無意的踩踏,就不再散發(fā)出香味嗎?”每當我們勸導母親時,母親就會對我們這些做兒女的說這樣一句話。
母親的話,也讓我們這些做兒女的,最終明白了,好人的心,就是一朵花,一朵芬芳的花,哪怕是受到了別人的傷害,那傷口處,溢出的,依然是那純正的芳香。
那悲傷藏得那么好,不愿被看見
麻木先生是個嚴肅的人,大多數(shù)聚會的場合中,他都擺著一張冷漠僵硬的臉。
別人開玩笑時,不管在場的其他人笑得怎樣花枝亂顫,他也只是輕輕地嘴角上揚,隨即笑容便消失了。麻木先生偶爾也會講個笑話,試圖融入其中,但每每都以大家尷尬的呵呵聲結(jié)束,還伴隨著一身毛骨悚然的冷汗。
比如有一次,我們一起在一家上好的西餐廳吃飯,麻木先生一邊切著三分熟還帶著血絲的牛排,一邊樂不可支地說:“最近看了《人體蜈蚣2》,真是太不科學了,除了第一個人能汲取營養(yǎng)和水分以外,后面的人都要靠吃屎活著,連尿都喝不著,哈哈哈……”
現(xiàn)場一陣詭異的安靜,只有刀叉刮過盤子發(fā)出犀利的響聲。
“最前頭的人可以吃飯,最后的那個人可以排泄,中間的人最可憐。”麻木先生突然靈感一現(xiàn),抬頭看著大家,“哎,如果換作你們,你們是愿意吃飯還是排泄?”
大家沉默,操縱刀叉的手也停在半空。
許久,才有一個朋友張口解圍說: “吃飯,呵呵,吃飯好,你看,咱們不是正吃著飯嘛!
眾人皆呵呵,麻木先生得到答案后,滿足地低頭繼續(xù)吃起來,切割肉的手法嫻熟。
那頓飯,我們付出了高昂的價格,換來了一晚上的腸胃不適。
哦,忘了介紹,麻木先生是我們的好朋友,是一位非常權(quán)威的腦科醫(yī)生。
麻木先生有一顆勝不驕的心,縱使學術(shù)上戰(zhàn)功赫赫,縱使我們對他萬般崇拜,他對朋友們的態(tài)度一直是溫和的,不露半點志得意滿。
我們喜歡他,除了他人品不錯以外,還因為誰都希望自己的圈子里有個揮斥方遒的醫(yī)生朋友,起碼看病可以走后門掛號呀。
而他也喜歡跟我們在一起插科打諢,他說他慶幸自己血淋淋的日子里還能有我們?yōu)樗鎏砩,盡管他的笑話既生硬又恐怖,但大家也都不在乎。
我們總以為我們足夠了解麻木先生,總以為他就是一個手起刀落、滿腹醫(yī)學理論的冷面笑匠,這樣的想法一直持續(xù)到麻木先生的母親生病住院的時候。
麻木先生大三那年,他的爸媽突然閃電離婚,傳說是麻媽在外面有了別的男人,所以執(zhí)意離開他們,但具體原因到底是什么,誰都不知道。
麻媽一走就是八年,直到前年麻木先生的父親去世,麻媽才再次出現(xiàn)在麻木先生的生命里。
對于那段過去,麻木先生和麻媽都只字不提,他們的關(guān)系一直都淡淡的,很少說話交談,麻木先生也很少在我們面前提及他的母親。
麻媽生病的時候,正趕上麻木先生最忙碌的時候,好幾天都見不著人。
我們帶著麻媽經(jīng)過了一輪又一輪的檢查,很不幸的是,最后的化驗結(jié)果是腦癌晚期。
朋友把這個悲慟欲絕的消息告訴了麻木先生,他的臉色平靜得像一汪湖水,沒有任何波瀾,看過病歷后,他淡淡地說:“安排病人住院吧。”
我們有些震驚于麻木先生的冷靜,可又想到他在醫(yī)院工作多年,見慣了生老病死,或許真的比我們更看得開些吧。
麻媽住進了麻木先生的醫(yī)院,主治大夫便是麻木先生本人。
我們幾個朋友排了班,輪流去醫(yī)院照顧麻媽,并不是我們有多古道熱腸,而是如果我們不去,麻媽通常都是一個人孤孤單單地躺在病床上的。
有一次我們?nèi)タ此,才發(fā)現(xiàn)麻媽打著吊瓶行動不便,已經(jīng)憋了一個小時的尿。
麻媽入院之后,麻木先生從未在床前照顧過她,他每天帶著實習醫(yī)生例行巡視、檢查、提問,對待所有病人都一視同仁,沒有人知道麻木先生是麻媽的兒子。
朋友們好幾次想勸幾句,但都被麻媽攔下了,每次她都用那雙日漸混濁的眼睛盯著天花板,語氣緩緩地對我們說:“算了,算了!
麻媽的病越來越嚴重,她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所以每次麻木先生巡房的時候,她都緊緊握住麻木先生的手,不說話,卻滿眼的悲傷和哀求。
我們都不再勸說麻木先生了,只是安靜地守在床邊,時刻準備送麻媽最后一程。
在一個暴雨傾盆的下午,正趕上麻木先生上手術(shù),麻媽等了他整整一天,終于還是耗盡了最后一口氣,撒手人寰。
“我累了,等不了了。你們都是好孩子,所以請你們……請你們幫我轉(zhuǎn)告他,對不起,請他原諒我……”
這是麻媽生前說的最后一句話。
看著躺在太平間、身體已經(jīng)冰涼僵硬的麻媽,麻木先生在那里站了許久,最后默默地把白布蓋起來,轉(zhuǎn)身離開了。
在那之后,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麻木先生。
后來的一次飯局上,他再次現(xiàn)了身,依舊如以前一樣,一張冷漠僵硬的臉,笑容輕微,轉(zhuǎn)瞬即逝。
幾杯黃湯下肚,麻木先生有些醉了,這是這些年來,我們頭一次看見他微醺的樣子,眼睛發(fā)紅,眼神迷離。
他晃晃悠悠地站起來,舉著酒杯走到我身邊坐下,含含糊糊地對我說:“極光,我特別想對你們說聲謝謝,謝謝你們在我媽彌留之際,不離不棄地守在她床前,我沒能盡孝,沒能送她最后一程,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母親的牙齒》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美麗的牙齒散文03-21
開花的牙齒的散文03-27
舌頭與牙齒的隨筆散文01-19
牙齒松動后的感悟反思散文12-18
牙齒舌頭嘴唇腮幫的散文03-27
牙齒問題你應該了解之牙齒問題解析散文05-16
《母親》經(jīng)典散文04-15
小牙齒大道理哲理散文03-10
有關(guān)母親的散文《寫給母親》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