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這是再一次啟程散文隨筆
我是早上的火車,雖然是臥鋪,但是在列車上能有個白天也是一件很值得我高興地事情,像往時的自己一樣,我還是喜歡坐在窗邊,尤在列車上,你可以靜止在車窗前,一個人可以雕塑一般,看車窗外或靜或動著的飛馳而過的風景,就這樣一動不動的坐在窗邊,累了就換個姿勢,從早上到午后再傍晚時分,一路上我身邊的同車的旅行者們雖然一直在跌跌不休的大聲的談論著或家鄉(xiāng)或旅途或自己或別人的一些人或事情,盡管有的是口音的區(qū)別和地方的不同,但還是依舊有著無法阻擋的熱情,我在他們身邊坐著面向車窗外卻沒有講話,仿佛一個不相類的人,有好幾次當我的目光從車窗外轉(zhuǎn)過來和他們目光交匯的時候,我能感覺到他們目光中的詢問和期待,我總報以微笑,友善,但是卻沒有說話,并非故裝深沉,因為自己到底沒有深沉起來的分量,在旅途中我一向喜歡沉默,雖說沉默未必有金,但是許多時候,當你在陌生面前,沉默卻可以讓你有金的品質(zhì)和潛質(zhì),許多時候,這幾乎是一條不變的定律。其實我們許多時候,尤其是在這個一切似乎都變得快速了的時代里,推銷和應用都似乎變得非常重要,但有時候回頭想想,其實做個聽眾也好,不是不想去表達,實在是自己肚子里的墨水不夠,吹牛誰都會,至少要吹得不至于讓別人聽了去變成了笑話,說實話,讀了這么多年書,畢業(yè)后這些年,荒廢的荒廢,丟棄的丟棄,所學都幾乎都還回了忘記,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是我們卻無從悲哀,我們漸漸的長大,有了愛人,也有了家,還有將來的孩子和年老的父母,在我們面前還有很多現(xiàn)實的路需要走,所有的現(xiàn)實都在催促著我們來不及去選擇,仿佛像是一種掙扎,不為活著,僅為生存。
思緒歸思緒,再美好的虛幻終是空想,我們都不是空想家,只能做我們能做的事情和該做的`事情,一樣的年齡里,別人卻造就了不一樣的人生,人生雖來不及思考,但是卻必須要精于計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遠見的人沒有財富,財富和人生一樣,需要腳踏實地需要遠見卓識。
這些做火車的人中,大家都是旅行者雖然大家各自的目的地不同,但是我相信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在為了尋找和得到什么,雖然各自的追尋也各自不同。就這樣擺,我們各自的追求更多的是:別人無法決定我們,我們也無法決定別人,不是嗎? 所以,就這樣吧,一個人走就一個人過,有了家就把心放在家里,無論我們最終想走多遠和能走多遠!
終于在傍晚時分,列車過得隧道也越來越多,車廂里黑暗也變得越來越多,我也漸漸的疲倦的支撐不住眼皮,雖然我努力地想多留戀一下車窗之外的世界,但是黑暗卻越聚越多,漸漸籠罩,車窗外只剩下點點的萬家孤單的燈火,密密麻麻的堆砌在車窗之外的城市里,從一幢幢的四方鋼筋水泥建筑的方形的小格子里透出來,閃爍著, 漸漸走近并漸行漸遠,城市從來不屬于哪些人,尤其是還在這里奔走徘徊的外來人,無論北方還是遙遠的南方,我是個地道的農(nóng)村人,祖輩是父輩亦是,對于許多人來講,我們在城市里努力,奮斗甚至是苦苦的掙扎,但是依舊逃脫不了遭受所生存的這個城市克扣,盤剝和奴役,就像是我們目前的多數(shù)人,我們在城市里打工并被城市奴役!孤獨永是打工者的心頭上的背影,在這些浩瀚的萬千燈火之中,更多的是就那么一點小格子里都沒有我們點燃燈火的影子,打工者用流汗的脊背和雙手建起了城市里的高樓大廈,萬千廣宇,到最后卻沒有可憐的容身之所,我此時大抵能夠讀懂打工者眼睛里所謂的生存的意義了,農(nóng)民工,這是這一個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一個偉大的詞匯——出生,幾乎決定了你最后的定位!
我也是一個打工者。
三十二歲,讀書十六載,畢業(yè)四年有余,卻每想及此,總倍感慚愧。
但我說過,我覺得一生不論富貴短長,只一份堅持,一份執(zhí)著,父母平安健在,有妻有家,再有一份滿足即可不枉此生來過。雖然我表達不出什么大哲學和道理來,但是我覺得既然活了就要活得有情有意一些,既然活了就不要卑微,既然愛了就不要背叛,既然在一起就不要再選擇孤單,既然實實在在來過就一定要踏踏實實走完……我不懂哲學和禪機,但我相信,這是一定或是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