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死平常事,何必太介意隨筆散文
生死平常事,何必太介意
媽媽最近的身體軟弱得走不動了,吃不下,睡不著。姐姐和弟弟在不同的城市帶著媽媽檢查。都稱是因為重度貧血引起的。前期吃著補血的藥品,并不見起色,近日不得不住進醫(yī)院輸血治療。十幾天前,姐姐的婆婆去世了,對媽媽又是一個沖擊,由此媽媽總是憂心忡忡,感覺自己離生命的終點不遠。其實有了這種感覺便在心里種下一片陰影,無形中給自己的生命加上了一重負荷。讓有限的生命更不能輕松起來。在陰霾下生活,病魔就會更加囂張地來摧殘你的健康。媽媽怎么就不能開脫自己呢!
多愁善感是媽媽的特性,這個老人啊,現(xiàn)在什么也不缺少,就是缺少一種自我調節(jié),自我尋覓快樂的本能。總是看到月亮的暗影,看不到太陽的光明之處。年輕時超負荷地做事干活,總是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不能動了,才會去休息,只要有力氣了就去做事。好像她閑暇了如同犯罪一樣。就是這樣不愛惜自己才使媽媽的身體每況愈下。
人一到了晚年,每當聽到老鄰居,老親老友謝世就會感慨,就會聯(lián)想到自己也是生命垂危,笈笈可危似的。年初大娘去世,三伯父便垂淚低語:我也就三兩年活頭了!前些日子,三娘也離開人間向一個世界歸去,三伯父低頭坐在那里,看著自己行動不便的雙腿無語。只一聲嘆息!三娘去世的消息一直對媽媽封鎖著,怕引發(fā)她的.更多不安心理。因為親家母的去世,三伯父說的那句話,媽媽也在反復地念叨著。她越是這樣,讓我們做兒女的心情也很壓抑。
其實,人越到老年越有些看不開,越是想多活幾年多活些時日。讓父母官健康長壽,是每個做兒女都希望的事情,你們長壽了,也能讓我們多盡一些孝道。但是死亡這件事,不是你想不想的事情,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規(guī)律。你把這個事情放下了,生命自然會多眷顧你一些時日,而把:我還能活多久,放在心里,反倒成了摧殘生命的殺手。
上蒼并不會因為你的年齡大了就來收走你的生命,她同樣對年輕的生命也是毫不留情。在這一個月內,一個四十一歲的同事,從一點小病生起,卻釀成大病,直至讓病痛奪去年輕的生命;同事的妹妹,四十歲花樣年華也是一點感冒卻治而不愈,耗盡錢財,也沒有挽留住生命,向另一個世界輪回而去。
晚上去二姨家,表哥說起前幾天他家后院一個丈夫將剛娶進家門二個月的媳婦殘忍地分尸,昨天晚上一個四十歲的女人從公園一號樓區(qū)跳樓自盡。只是因為和愛人拌嘴,就輕易地拋下三個兒女,靜靜地走了。第二天清晨,二女兒望著蹲在墻角的父親輕蔑地說:這回你清靜了,沒人跟你吵了!
一個生命的離去并不可怕,可怕是冷默。當一個生命健康著就悄然離去,世上的人依然故我地行走在大街小巷,波瀾只是一陣子,而后就是無邊的靜寂,一切復初。
不惑之年的謝世,總是令人扼腕長嘆,而老年人仙逝是壽終正寢。
不論是哪個年齡段,我們都該珍惜生命,但是我們并不要懼怕死亡的來臨,因為當你降生在這世上,前面就有一個“饅頭”等待你走近,只是離這個“饅頭”的長度不同而已。
你看那些夭折的兒童,他們更是可憐啊。沒有花開就謝落才是令人痛惜的。晚上去二姨家路過老街基公園,廁所一隅,一群人在圍觀著什么,周圍的柵欄和樹木被白色警戒線隔離開來,以為是出交通事故,原來是剛剛有一伙少年斗毆,其中一個少年當場死亡,還有一個也有可能生命不保。這些花季少年并不珍惜父母賜予他們的生命。不懂得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瀆之。
這些發(fā)生在身邊的生死之事,來得平平常,一個人的死去,卻有無數(shù)人在圍觀,在淺談低笑。當做茶余飯后的家常嗑。只有死者的親人才有著切膚之痛。
我們不能阻止死亡,但是我們活著的每一天,就應該格外的珍惜它,愛護它,一個人的生命僅有一次,無論年紀大小,不要過于把生死放在心上,而是應該直面生活的分分秒秒,讓活著的每一天都是高質量的,既然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我們可以盡量延伸生命的寬度啊。
媽媽,生與死本是平常事,何必太介意。我們會讓你健康起來的,你的生命還會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呢,我們要看著你幸福,看你快樂的面容,不要擔心什么,不要畏懼什么,一切要順其自然。您走過的路是厚重的,雖然沉重,可是你都挺過來了,還在乎這一點小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