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夜曲散文隨筆
夜曲散文隨筆1
今夜是誰在歌唱?
靜寂遼闊的夜啊,你是承載光明的洶涌波濤。
我想不明白,為什么你不能發(fā)出萬道光芒?
卻調(diào)皮的哈欠了渴睡人的迷眼 不讓他睡著
但為你的白天盡情欣賞
但愿微風來作你的衣奩,霓燈來作你的彩妝。
微風,
快來!快來!
陪我一塊看你染黑閃耀夢靨的群星,
吹佛月下未醒人獵獵的倦衣。
狂風那寂寞的背后,總會有焦灼的光點在臺上。
夜啊,你時常親近那遙遠的玉宮與無邊際的大海。
可否為我?guī)韮啥淝呦愕脑撇剩?/p>
來作我入眠的衣裳。
夜曲散文隨筆2
早春的季節(jié),走在春的扉頁,駐留在春的端頭。心情被寂寞的冬天囚禁的太久,春雷的震響拯救了向往春天的渴望,徒生的那份渴望,清掃殘冬留下的滄桑,觸動了春的秘密和朦朧,觸摸了春的瑰麗,感受了春的嫵媚。
春天很隨意,白天還是艷陽高照,可到了夜晚天空卻下起了雨。我推開窗戶,仰望窗外的雨絲,淅淅瀝瀝的雨滴,輕輕敲打著窗臺,凝重的湖面此刻也變得動蕩不安,沙沙的雨滴,似大珠小珠落玉盤。淡淡的霧,籠罩著整個湖面,卻遮不住誘人的溫柔。似是故人來,我靜靜地凝望著,掛念著能否有同樣的行程,它的夢中是否也有我的身影,是否有屬于有我在春天里邂逅的芬芳。
那細如珠簾的雨絲,打在手心,有股涼意,卻很清漪和安詳,我微閉雙眼深深呼吸這春雨的氣息,和小草一樣默默的陶醉,似畫中游的夢幻,暢想水溢荷塘,回味著一夢靜雅,感知那雨的顏色,傾聽那雨的節(jié)奏,朦朧中把心緒帶走,飄忽著又把我拉回春的聲音,分享春雨彈奏的悠揚……
春天寧靜的早晨,多了幾分清新和噪氣,經(jīng)過陽光和風雨的洗禮,那初妝枝頭的綠意,凄凄小草的嫩芽,彌漫了整個春天的華章,透著醉人的清香,清洗著我的視線,沖刷大地的泥濘。踏著雨過的清新,積水追趕著我們的足跡,一行行,一串串,追逐漫步春天的追夢人。
連綿起伏的山巒,拖動視野的游動,裝扮的春天有生命,跳動的生命有春天,如流云般的飄逸,遙逸了枝頭的綠葉和花朵,遙逸了天空的云朵和彩虹,遙逸了河流的清澈和奔放。
春天似一幅濃濃的水墨山水畫,隱卻了浮華的的喧鬧,照一地陽光,迎一肩風雨,是撒滿了紫色笑意的協(xié)奏曲!
夜曲散文隨筆3
“這綠島的夜,像一艘船在月夜里搖呀搖……”
多年前,感動于蔡琴那撩人心弦的歌聲,將這首《綠島小夜曲》視為心曲。而今天,當久違的曲子再次縈繞耳際,這份感動卻來自于梅山姑娘沈琴。
此時的我,正仰天躺在逶迤的海塘堤上。星星在沒有污染的梅島夜空眨巴著明亮的眼睛。海風輕輕掠過,一側(cè)蘆葦蕩蕩,一側(cè)波光鱗鱗。稍遠處,六橫島的燈光將海面點綴得璀璨萬分。沈琴和我頭抵著頭,輕輕地哼唱著。這樣的夜晚,你怎么還會記得城市的喧囂,人世的紛爭,這樣的夜晚,你的心被星空月色,海風漁火輕輕蕩滌,蕩滌。
與沈琴的相見,源于幾日前我在北侖網(wǎng)站上看到了介紹梅山風光的頁面,有感于早些年對梅山風土人情的美好印象,我以《那山,那水,那人》為題跟了一帖。沒想到幾天后再登陸,發(fā)現(xiàn)一名“綠島女”急切找我,還給我發(fā)了封短信:“張老師,是你嗎?我是沈琴,梅山的沈琴,那個你教她唱《綠島小夜曲》的沈琴!
哦!梅山姑娘沈琴,那個熱愛寫作,勇敢生活的沈琴。多年前,不正是她讓我初次認識了綠島梅山嘛!沒想到今天,她再次讓我認識了“休閑梅山”。
十年前,沈琴是梅山中學的一名學生,那年梅山中學推薦了幾名學生成為晚報小記者,沈琴就是其中之一。此后,通過沈琴的來稿,我了解了一個感性的梅山。
《我是漁家女》讓我分享到海灣人家赤腳下泥涂,隨手抓蝦蟹的樂趣。得知梅山正宗的咸泥螺是絕沒有泥筋的;別處尋覓不著的割香螺味道是超鮮美的;梅山老小趕海,不僅為了生計,還因沁涼柔軟的海泥是可以驅(qū)病健身的。
《第一次賣西瓜》讓我得知梅山的土地上,經(jīng)年不斷的綠來自于勤勞淳樸的梅山農(nóng)民,因為梅山土壤咸堿度適宜種西瓜,當?shù)剞r(nóng)民每年栽西瓜上萬畝,春夏之際,梅山的農(nóng)田綠得漫無邊際,偶有風吹,不經(jīng)意讓你看到躲在下面的瓜果,不禁口內(nèi)生津。嘗一個,梅山的西瓜均是皮薄瓤紅,汁甜水份足,并且個頭適中,還有賣瓜人是絕不吝嗇的。
《家鄉(xiāng)的鹽場》讓我知道梅山鹽場有萬畝之廣,產(chǎn)鹽萬噸之多,并且歷史久遠。在那些特殊的年代里,梅山鹽場,梅山鹽農(nóng)向江浙人家提供了生命之根本,默默地做著貢獻。還有《我的榜樣》一文中得知梅山人為強身健體歷來重視體育,校友沈盛妃頑強的拼搏精神取得的驕人成績一直激勵著沈琴。由此,我看到了一個志向高遠的沈琴。
就這樣,一學年過去,批閱沈琴的來稿,成了一種享受。雖然從未謀面,我已喜歡上這位帶有海風氣息的梅山姑娘,也喜歡上梅山這片綠意盎然的土地。
一年一度小記者換證的時間到了,梅山中學送來的小記者名單中卻沒有找到她的名字,我趕緊打電話詢問學校老師,說是該生可能家里條件不大好,未訂晚報。噢!擱下電話,我的心思卻無法撲到案頭工作上,又拔了通電話給學校老師:“這樣吧,你通知那位小記者來換新證,她的訂報費我來出!本瓦@樣,第二年沈琴又成了我們的小記者。
這學期,老師送來的第一疊稿件中,還夾雜著沈琴給我的一封信,信中說道:“張老師,謝謝你,我是個非常喜歡讀書寫作的女孩。你墊付的報款我媽媽說了,收了黃豆賣了錢一定還給你!弊x了她的信,我眼眶發(fā)酸。從此,她成了我牽掛的一個女孩。
又一年,梅山舉行了全民運動會。金秋的.一天,我初次踏上陌生而又熟悉的海島。采訪結(jié)束,我特地找到學校輔導員,說想見沈琴。不料,得到一個意外的消息。原來沈琴爸爸不久前因病過世。當日正做“頭七”,沈琴沒有來校。我扼腕嘆息,又有些擔憂,這位懂事又有志向的姑娘會不會因為這個變故而折翅?我想見她的欲念更強烈了,老師愿意陪我一起去,但需等她上完下午的課。
傍晚時分,我與那位老師一起來到一個叫梅樹坑的村子,其實不是那天因為牽掛著沈琴的事,我是很有興致游覽這一路山野美色的,這一路走去,都是起伏無邊的綠,因為秋季,又透著一抹黃。正應(yīng)了“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房六七幢,八九十枝花”的詩句。
盡管那日是初次見沈琴,彼此卻有熟悉的氣息圍繞,勸慰激勵的話自然說了不少。那日的沈琴有點激動有點哀傷,但更多的卻讓我感受到那一股海島姑娘特有的韌勁。說著說著,沈媽媽留我們吃晚飯了。恍然發(fā)現(xiàn)無色已晚,慌不迭遲的起身告辭,我這個“懶阿姆”這時才領(lǐng)略了島嶼交通的與眾不同。
當晚,留宿在老師的宿舍里,沈琴也來了。晚上我們一起去海邊,那日的海很寧靜,我不由得吟唱起《綠島小夜曲》。沈琴說好聽,我就教她。事后我想我怎么可以教一個初中女孩唱情歌呢。但不知怎的,那晚,在可以聽海,可以觀星的梅島夜晚,我沒有感覺到不妥。
再次見到沈琴,她已是俊俏能干的小媳婦了。受她的邀請,我攜家人再次來到梅山。
如今,沈琴已參與了梅山的旅游開發(fā),她開著那輛白色的帕薩特,帶我參觀了海產(chǎn)品加工基地。也奇怪了,加工廠門口晾曬著一匾一匾的半干半濕的小魚卻愣是沒有找到一丁半只蒼蠅。我納悶的當兒,女兒已在旁邊撿貝殼、追沙蟹了。沈琴又麻利地從海上網(wǎng)箱養(yǎng)殖的漁民處買了幾只大蟹,漁民自豪地告訴我們說,你們吃了這蟹,平時菜市場里買的就不要吃了。原來,這里漁民養(yǎng)殖的海產(chǎn)品喂食是海上捕來的小魚小蝦,食物鏈是原生態(tài)的。我順口說,我們那兒菜場也有你們梅山漁民的漲網(wǎng)貨在賣。沈琴告訴我,以后城區(qū)里想買到梅山漲網(wǎng)貨可能性不大了。因為梅山已籌建了一處海產(chǎn)品交易市場,屆時,你們只有來梅山現(xiàn)買現(xiàn)吃了。
中餐的海鮮大餐自不必說。傍晚,沈琴安排了我們在新開發(fā)的梅港漁村燒烤。我適意地看著女兒在灶臺周圍轉(zhuǎn)悠,先生在不遠處的亭子旁悠然充當著釣漁翁,背后一排松木搭建的小木屋映襯,夕陽余輝,涂抹了那份溫馨。晚上,女兒去梅山極具地方特色的山頂文化公園湊樂鬧了。我和沈琴來到海邊,躺著。沈琴為我唱起了這首《綠島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