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侶之間的愛情隨筆散文 推薦度:
-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羅生門讀后感 推薦度:
- 《羅生門》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行香子·題羅浮隨筆散文
行香子·題羅浮
葛長庚
滿洞苔錢,買斷風(fēng)煙,笑花流落晴川。石樓高處,夜夜啼猿?炊,三更月,四更天。細草如氈,獨枕空拳。與山麋、野鹿同眠。殘霞未散,淡霧沉綿。是晉時人,唐時洞,漢時仙。
這首詞,是道家葛長庚以詞的形式表現(xiàn)他在羅浮山洞天福地修煉的情況和體驗,為典型的道教文學(xué)。但它卻客觀地描述了羅浮山自然風(fēng)光及作者回歸自然的靜謐心境,因之一般讀者當(dāng)作一首優(yōu)秀的寫景詞來接受,也未為不可。羅浮山,為廣東的名山,地跨博羅、河源、增城三縣。傳說它是羅山與浮山的合體,其浮山原為海中蓬萊島的一阜,唐堯時隨潮飄來與羅山合二為一。羅浮山縱橫廣袤五百里,有四百三十二峰、九百八十掛瀑、七十二石室,道教稱之曰第七洞天、第三十一泉源福地,山中有沖虛、白鶴、黃龍、九天、酥醪等道觀。晉代著名道學(xué)家郭璞曾在山中煉丹、著述,住沖虛觀,終卒于此。葛長庚此詞有原注云:“洞府自唐堯時始開,至東晉葛稚川(即葛璞)方來,及偽劉稱漢此時方顯,遂興觀!薄皞蝿⒎Q漢”,指五代時在廣州建立的南漢劉氏政權(quán);“遂興觀”,才開始建造道觀。
起筆“滿洞苔錢,買斷風(fēng)煙”:“洞”,指道家進行修煉所在的石室,即所謂洞天福地;“苔錢”,蒼苔形圓如錢,故名;“買斷”,有買到手、買來了的意思,兩句意思是:作為道家行氣修煉的羅浮山上的洞天福地,人跡罕至,蒼苔四布,好象鑄成的一枚一枚的銅錢,也許修煉者就用以買來了一陣陣流動的云霧,繚繞于洞口如此美景,不僅道家受賞,世俗中人又何嘗不心向往之呢?接下去一句是“笑桃花流落晴川”;意即笑看那山中桃花,宛若成片彩霞,而繽紛落英又不斷隨著溪流流向山外,向世人報告,山中還有桃花源似的仙境哩,如果上面是寫洞天福地的白晝景象,接下去的二句“石樓高處,夜夜啼猿”,便開始表示其夜間情景了。“石樓”,《嘉慶惠州府志·地理志》說羅浮山“上山十里,有大小石樓。二樓相去五里,其狀如樓。有石門,俯視滄海,夜半見日出!倍贾溃兰倚逕挸T谝归g進行,這兩句便說明了作者于夜深人靜快要入功之際,忽聽得山上高處石樓里,傳來猿猴的陣陣哀叫聲,使人感到山中天地特別顯得荒古空曠,格外有一番野趣!翱炊,三更月,四更天”;“看”為領(lǐng)字,領(lǐng)出下面三個三字句來;這三個三字句既是不甚嚴格的扇對,又在意義傳達上為互文。就道家修煉的內(nèi)省體驗而言,也許這三句確實是形象地傳達了他們?nèi)腱o止念后內(nèi)在世界逐漸凈明開擴的.體驗過程;亦即一種內(nèi)省到的迷離惝恍的潛意識流程。不過,我們也不妨將此三句看作是作者從一個特殊角度來寫浮羅山的月下風(fēng)光。其境界是:某位道家入夜之后,仍陶醉于羅浮山的美景,他臨窗遠眺,到了二更時候,明月從浮云縫中露出笑臉,三更時候更是云散天青,月光格外皎潔明朗,時間推移到了三更,天上圓月便慢慢淡化起來;至于山中景色,由于月光在不同更次有不同的亮度,可以想像得知,也有濃淡不同的變化,異景紛呈,引人入勝,心寧神怡。以上為上片,重點寫了作者作為道家在羅浮山中修煉于日夜之所見及所感。
下片進一步拓展開去,作者敘寫自己在羅浮山洞府中修煉,生活雖然清寒,然而精神卻瀟灑自在!凹毑萑鐨郑氄砜杖!彼瘯r,以細草為氈,以拳頭為枕,與顏回“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的人生態(tài)度類似,在這里儒道就一脈相通了。甚至他還可“與山麋、野鹿同眠”,這表明他回歸到大自然之后,竟能與野物相親相狎,進入了道家所追求的無差別的“齊物”境界!皻埾嘉瓷ⅲF沉綿”:又一個山中早晨來臨,看吧,東方天際的彩霞快要收斂殆盡,山間淡淡的云霧猶如綴在一起的層層絮棉,太陽即將從蒼海中冉冉升起。此情此景,多么令人愜意!“是晉時人,唐時洞,漢時仙”:這是全詞結(jié)語,意謂修真養(yǎng)性于此山中的道家們,實際上是有幸地來到了唐堯時的洞天福地,因而也會自我感到不是于漢朝修成的神仙,至少也是晉時的隱士逸人。如此寫來,似乎羅浮山的時光竟然從宋代回流過去到了漢晉古代以至洪荒時期,讀來真有一種超越感和飄舉感。下片,在描述道家修煉生活和體驗的同時,又更加廣泛地表現(xiàn)了羅浮山的自然風(fēng)光,給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歸結(jié)起來,此詞極其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了道家“天人合一”、歸真返樸的宇宙觀、自然觀。這對于呼喚今時世人回歸自然、愛護自然、擁抱自然及努力保持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無疑將有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