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追夢人有感隨筆散文
您一定聽過《追夢人》這首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我最早聽到這首歌曲,是在觀看香港電視連續(xù)劇《雪山飛狐》的時候 。想當年,看完電視劇如果不聽片尾曲《追夢人》就感覺白看了,聽了片尾曲才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當年的我只感覺電視劇好看,歌好聽,盡管聽時也有淡淡的傷感,但也從未去了解過關(guān)于這首歌曲的真正來源,更不用說了解詞作者細膩、含蓄、傷懷的情感世界了!
直到有一天------那天中央音樂頻道正在播放《音樂傳奇》之人臺灣著名音樂人羅大佑時,才知道《追夢人》是羅大佑為臺灣著名女作家三毛寫的一首歌!當年心中些許的小傷感才得以釋懷。
一天打開電腦,搜索到了關(guān)于《追夢人》的一些資料:
其實《追夢人》的曲子早就有了,這首曲子一共有三個詞的版本,(一曲多詞在羅大佑的作品中屢見不鮮的)第一個是香港電影《天若有情》的粵語版同名主題歌,是由李健達寫的詞,袁鳳瑛演唱,時間是1990年;第二個是這部電影的國語版主題歌《青春無悔》,是羅大佑自己寫的詞,仍是由袁鳳瑛演唱;第三個就是眾所周知的《追夢人》,是臺灣電視連續(xù)劇《雪山飛狐》的片尾曲,是羅大佑自己寫的詞,由鳳飛飛演唱,時間是1991年。 但細心的人們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怪的事,就是《追夢人》和《青春無悔》的歌詞完全一樣,但是卻多了四句歌詞,而且歌名也不一樣,羅大佑為什么要給一首本已成型的歌加進四句歌詞,然后改換歌名,重編重唱,以另一首歌的形象示人呢?這在羅大佑以往的作品中是絕無僅有的。ㄒ酝_大佑歌曲的同曲不同詞,那是完全的不同,從來沒有象這樣僅僅加一段,然后換個名的,以羅大佑的個性,他是不會做這種投機取巧的事的)這里面一定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原因!仔細研究這四句被加進去的歌詞,結(jié)合三毛死的日期,再結(jié)合三毛和羅大佑的關(guān)系,人們就恍然大悟了!
這四句歌詞是這樣的:
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里寫下永久的回憶
飄去飄來的筆跡是深藏激情你的心語
前塵后世輪回中誰在聲音里徘徊
癡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guān)懷
人們可以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四句歌詞句句是寫三毛的!
第一句: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里寫下永久的回憶,三毛曾在撒哈拉沙漠生活過,并寫下了《撒哈拉的故事》。
第二句:飄去飄來的筆跡是深藏激情你的心語,三毛是作家,她正是用筆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人。
第三句:前塵后世輪回中誰在聲音里徘徊,三毛的英文名字是Echo,在英語里就是“回聲”的意思。
第四句:癡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guān)懷,這句是寫的是三毛的殉情,三毛是癡情的,三毛笑這凡俗的人世,而且她不能從丈夫荷西的死中解脫出來,“難解”,于是便輕生了。
這四句歌詞,句句寫的`都是三毛,而且是那么的貼切,很難以“巧合”來搪塞過去,而且這四句歌詞是后來加進去的,早不加晚不加,偏偏在三毛死后不久加進去,這不是為了紀念三毛又是為了什么呢?什么事能讓羅大佑這視原創(chuàng)為生命的人干加歌詞改歌名的取巧之事呢?而且新歌名不叫別的,偏偏叫追夢人,三毛不正是一個典型的追夢人嗎?三毛,這個自稱陳四小姐的臺灣作家。她的故事,有人說全是她的夢而已。是夢又如何,一生能在夢里追尋,未嘗不是一件幸事,為夢而生,終結(jié)于夢。
最后再看看三毛與羅大佑的關(guān)系,就在三毛死的前一年,他們在電影《滾滾紅塵》中合作,三毛是劇本,羅大佑是音樂,他們的合作可謂是天衣無縫,該劇也一舉奪得當年臺灣金馬獎的八項大獎,成為至今為止華語影壇的一個傳奇。有人說歌曲《滾滾紅塵》就是三毛與羅大佑合寫的。昨日還在笑臉相見,今日卻是陰陽兩隔,羅大佑能不震驚,能不傷懷嗎?再加上羅大佑一貫喜歡給人寫歌的作風,他能無動于衷嗎
總之,《追夢人》這首歌是不合時宜的,它不應該出現(xiàn),它本該在《青春無悔》時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到此為止了,它不應該突然多出四句歌詞,突然變了一個名字,這不符合羅大佑的個性,一切的一切,全是因為一個突然事件,那就是三毛的死,三毛是天才,羅大佑也是天才,天才總是惺惺相惜,于是天才的音樂人為天才的作家寫下四句詞,改了一首歌,破了一回戒,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看了關(guān)于《追夢人》的詳細解讀,我更愛聽這首歌了,只是每次聽完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淚流滿面、、、、、、、
【追夢人有感隨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追夢隨筆散文05-09
追夢人散文01-11
散文賞析《追夢人》04-12
追夢人-散文欣賞04-15
追夢人_散文欣賞04-06
追夢路上的散文隨筆05-01
追夢者散文隨筆04-27
初中優(yōu)秀散文:追夢人04-12
關(guān)于追夢人的散文欣賞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