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給那些事作的敘
我的一個較為重要的親人叫我近期內一定要在空間里寫一篇八百字以上的文字以向她道歉,這讓我憶起一些事兒來,一時間自己便覺得挺犯難的。說實話,我真的很久沒有提筆寫一些東西了。我之前斷斷續(xù)續(xù)的寫在一篇有關于我那段苦澀的高中時代的文字,亂七八糟的記敘了些小事,落下了很多內容,也沒有認真的進行修改便擱在空間里一直到現(xiàn)在。偶爾打開它們來讀讀,愈來愈覺得那些語言實在是不堪入目,所以往下寫的勇氣也就煙消云散了。
我個人對文字是很不敏感的,年幼時尤其怕寫應試作文,我學文科是因為看不懂數(shù)學,后來連文科也沒有學好則是因為這個我永遠都達不到其寫作要求的所謂作文。我不知道于我們之后的學弟學妹們還有沒有在煞費苦心的專研那些美麗得飄渺的作文。
一直以來我總是有一種錯覺:大概,我們在考場上的作文比的`完全就是默寫能力吧,也琢磨著這個能力它應該體現(xiàn)為默寫快速并且要緊扣所給的主題,而且必須做到語言精煉,句子華麗。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必備,藝術上蒙太奇之類的手法更是不可缺少,形式和內容上都做到美麗得毫無瑕疵之后方能基本奪得閱卷老師的歡心。
其實我也曾經一度努力的按照語文老師的意思去寫作他們認為能夠給及格分數(shù)的文章,每每大段大段的抄寫作文書上那些連自己至今也無法領悟的文字交上去,高分自然就到來。然而考試來臨,縱然背得再多記得再熟也無濟于事,既沒有作文書供參考,又不敢憑借自己一觸即發(fā)的靈感去寫,可謂悲哉!
值得欣慰的是,后來竟也發(fā)現(xiàn)像我這樣情況的同學還是普遍存在的,我們這一類人,用老師的一席話,大致可以總結為文學功底太差,平時看得少,記得更少,內在的精神世界貧乏,更無深度可言吧。我也大致了解到像我們這一類人,考試基本靠抄寫大量的流行歌曲的歌詞方能完成作文的。就我個人而言,我就十分慶幸自己一直以來都喜歡唱一些比較立志的歌曲,以使得在關鍵時刻還能絞盡腦汁的引用出一些成為比較亮點的詞兒來。
早些時候,我還是比較喜歡寫一些東西的,后來才知道他們稱這些東西叫做隨筆。有沒有達到所謂隨筆的要求也沒有高人給我推敲過,我就都把他們叫做一些東西。讀這么些年的書,語文老師換了無數(shù),大多都還是比較喜歡我交上去的一些非考試性的文字的,但喜歡終究只是喜歡,也都沒少提醒我不符合要求,不能亂寫。
我也曾對自己寫的文字進行過深刻的反思,反復的閱讀,反復的修改,也找別人幫助審查,看看是否思路不清晰中心思想不明確或者表現(xiàn)主題頹廢、消極、不健康更或者具有反動傾向之類,結果他人都說這些都還不具備。那么到底少了些什么呢?而后我自己也勉強的以為:作為學生,大概我們都不能具備所謂寫作之能力吧,所謂文章者,必是有章有法的,且文得高分者,須按其路順其套。
總之,用我們自己特有的心態(tài)去洞察這個世界,用我們自己獨特的心靈去感悟身邊的點點滴滴,用我們大家都讀得通能理解并眼熟的文字來記敘和感受我們周圍的人和事這類文字是不足以體現(xiàn)當下謂之學生被許可的所謂寫作之社會價值觀的。而于我則是在屢次考試中碰壁后,也就口是心非的作起文來。每每身置考場,得須從新整理自己的思路,常心系國家之安危關注時局響應黨的號召。再者就是子曰:吾......,既要傳承文明又要開拓創(chuàng)新。久而久之,那些自己曾一度熱衷的所謂不符合要求者終于被棄之。時至今日,終不情愿再作一些東西了。
我的這位親人現(xiàn)在正過著那段曾經令我苦不堪言而現(xiàn)在卻又是懷念萬分的學生生涯,我無法對她講述我那時的種種不是。因為我在她身上看到了那時的我們所特有的壓抑感,因而僅在學習和工作之余給這些事兒作了這么個敘。所謂敘者也,不再是用筆寫作,也不敢用其心進一步去思考、去感悟。就像和好朋友聊天兒那般模樣,頂多也就雜亂無章的說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而已,但還是盡量做到有諱的地方就辟之,所以就沒有謂之東西這回事了,這是后話。
【散文隨筆:給那些事作的敘】相關文章: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隨筆05-03
那些人,那些事散文隨筆05-01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的散文隨筆01-13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散文隨筆04-25
散文隨筆:喝酒那些事03-28
夫妻的那些事散文隨筆05-04
端午的那些事散文隨筆05-01
蘭亭敘散文隨筆04-27
童年的那些事回憶散文隨筆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