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鹵水與汗水散文欣賞
以前,故鄉(xiāng)有成片的荒灘,荒灘上空曠茫茫,荒灘的地面水平如鏡,一馬平川,它的平坦超過現(xiàn)在的柏油馬路。烈日炙烤下,平坦的地面上冒著雪白的鹽硝,眼望地面,甚至有些刺眼,人赤腳走在上面,不僅燙腳而且漬腳。做鹵人很喜歡烈日炎熱的夏天,更喜歡這雪白咸淡的鹽硝。
烈日下,可以看到頭戴斗篷,肩披潮濕的手巾,臉上布滿黝黑的做鹵人,他光著膀背,赤著雙腳,在荒灘的地面上的耕著劃翻,臉上不停的流淌著汗水。耕翻后的土地在太陽下暴曬,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天氣不好了,他會把鹵土堆成一堆一堆,用稻草蓋上,它不怕大風(fēng),不怕雨水。
荒灘的一角,坐落著一個小棚子,就如那蒙古高原上一座蒙古包。小棚子十分的簡陋,十分的低矮,沒有窗戶,只有不高的門,人進(jìn)屋的時候,要彎腰低頭。小棚的墻是帶草的泥塊磊起來的,棚子前后沒有樹木,沒有鮮花,只有野草,也有一段不大的菜池,菜池里長著幾棵蔥和稀疏的小菜,看得出是他臨時開墾出了的,小棚后邊還有一兩座墳冢。小棚里沒有什么講究,一床,一桌,一凳,一灶,桌上一碗一筷,墻上掛著一些必備的勞動工具。小棚的門口掛著長長的煙斗,煙斗上拖著一個煙葉袋。
小棚邊是一個一個的鹵池,鹵池里放滿了鹵水,鹵池邊有兩個水桶,一個小土車,水桶上擔(dān)著根扁擔(dān),看得出來,鹵池里的`水是他一擔(dān)一擔(dān)從很遠(yuǎn)的河里挑來的,鹽池的鹵土是他一車一車推進(jìn)鹽池的。鹵池邊有個坑,坑里放著小缸,鹽鹵從鹵池里一滴一滴的滴向小缸。不可想象,小缸里的鹵是何年何月才能滴滿。
不敢想象,做鹵人如何守得住這份耐心,耐得住這份寂寞,在這無人的曠野咋沒有膽怯和害怕。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書籍,甚至沒有人說話,這一秒一秒的時間就如那一滴一滴的鹵滴他是咋樣熬過來的。
鹵池邊大小不一的水缸,水缸上都有蓋子,水缸里沉沉的,估計裝的都是鹽鹵,這一缸一缸的鹽鹵都是那鹵池里的一滴一滴,那一滴一滴鹵水是伴著做鹵人的一點一滴汗水。是的,這一滴一滴的鹵水不是鹵,而是融著做鹵人汗滴,是浸透做鹵人的血液。鹵水和汗水都是咸的,但是到了那熱氣騰騰的餐桌,到那挨家挨戶的鍋灶,到那每個人的肚腹,就不是咸的,卻是甜美,卻是甘醇。
每年過年,挨家挨戶都要做豆腐,做豆腐都要用得著這鹵水,鹵水做成的豆腐色澤鮮美稚嫩好吃,今天,宮廷、賓館、普通的農(nóng)家人同樣還吃豆腐,但是,所有的人總覺得沒有以前的好吃,總覺得沒有以前的可口,后來聽人說,現(xiàn)在的豆腐都是石膏做的,集市上很少買到鹵水了。我豁然開朗,懂得現(xiàn)今不好吃的原因,因為有勞動才有幸福,因為汗水才有香甜。
上次去了一次海灘,偶爾看到做鹵的人和堆著的鹽土堆,我的心一下子回歸到了30年以前。今天,很難找到做鹵的人了,因為很難找到空曠的鹽堿灘,過去的鹽堿地都被開發(fā)成綠油油的耕田了,所以也就吃不到那個時候的豆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