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散文欣賞:從《那屋那狗》到 那狗那人
前言
是實寫實物還虛寫諷人?我以我的道理在詮釋的,是實物固然可贊嘆,狗的天性也是叫人感動。但是如果以人全解釋狗,那么主奴這樣的關(guān)系,可以上升到中國千年文化里的奴性毒瘤。
一
狗類我見過許多種比如寵物狗、看門狗、流浪狗……。如果說寵物狗過的是“朱門酒肉臭”,那么流浪狗就是“路有凍死骨”,我見過港臺電視播放一些關(guān)于寵物狗的節(jié)目。表面他們吃香的喝辣的,可以算上“狗間天堂”。好像人成了狗的奴隸,給它買這個買那個,其實不過是表面現(xiàn)象,它要不斷地推陳出新來取悅主人,如果主人對它沒有什么興趣,終于有一天它會按耐不住心中的厭煩殺你它的。如果說“朱門酒肉臭”是才是卑賤的活著,那么“路有凍死骨”也算是自由的死去,
看門狗比較慘一點,流浪狗它的好的多。狗的天性可能就是奴性,也可能是狼性的變異。有斗雞的,有斗牛,有斗蛐蛐的,但沒有斗狗了,你想如果狗看不了門,專門去和別的狗打架,主人養(yǎng)它做什么呢?
有的狗如天平上的平衡碼,誰給吃的說誰就是主人;有的狗對主人忠心不二,見到別人就要狂吠。狗是可憐的,象狗一樣活的人是悲哀的。
二
最近從西方漸漸進口了一些怪胎,稱之為SM文化。李博士也不厭其煩的贊美它,許多人標(biāo)新立異的為它正名,空間博客網(wǎng)頁只要你想找,總可以可以在搜狗百度中重復(fù)的出現(xiàn)。他們以小說圖解評論經(jīng)歷各個方向吃準(zhǔn)了中國固有的軟弱與奴性,大有迷昏大法的功能。
我自己也有一點性格分裂,心理暗角也在層出不窮的發(fā)生的奇怪的變化。不然看不見心不煩,我看他做什么?看了覺得給我添堵。我起初是不抱持著絕對反虐戀的意向,只是希望不要將SM人生化,不要肆意的擴大。現(xiàn)在中國信仰普遍缺失的年代,美麗漸漸在暴力之下凋零,周圍世界正在漸漸的走向道德淪喪,人心不古,禮崩樂壞,四處都暴露著各種的藝術(shù)顛復(fù)狂。
劉再復(fù)先生寫道,“他們聰明到用馬桶、糞便、頭發(fā)去開辟‘藝術(shù)新紀(jì)元’,幻想自己是第一創(chuàng)世主。他們或給蒙娜麗莎添上胡子,或脫光屁股在冰上翻滾(號稱‘行為藝術(shù)’)”,的確不少熱衷于此小說家和評論者用他們虛偽的溫柔懷抱之筆,在贊美暴力與畸形!岸抑圃炝饲О偃f可憐的‘盲眾”女性與“合理并存在”的妄言評論家。
他們算是非主流嗎?
三
美到底是主觀感受還是客觀存在的呢?路一鳴在99年9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美是客觀存在,美是主觀感受》這次我又提出來了,辯論賽是主觀感受勝利了,但是辯題還遠遠沒有結(jié)束。
奴性美是主觀的吧!虐戀美是主觀的吧!美的感受和美到底可以劃等號嗎?
余秋雨先生總結(jié)道:“‘美在哪里’這個問題的辯論只是個部門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研究,外部世界何以給人提供了這么一個美的形式和人的感受為什么對這樣的形式感到賞心悅目,就是,這才是我們不斷思考美的一個重點。”但是我想說“拿繩子捆綁自己,然后做呻吟狀,讓人鞭打”這不是個性,這不是美!這是自殘!
從轉(zhuǎn)載的那只狗談到了奴性,從奴性又談到虐戀,從虐戀再談到了非主流。非主流一開始不過是幾個小資們和小群體的圈子代表詞,如今嚴(yán)重的被惡俗化了。我看到不少空間的非主流封面,簡直就是黃色網(wǎng)頁或者是恐怖封皮。
奴性是中國幾千年的毒瘤了,但是希望一些所謂怪胎的文化,還是需要遵行一定的規(guī)律和法則,這樣才有學(xué)習(xí)的可能。只是那些智商較高的無恥之徒家們借以文化或者知識或者自由或者行為藝術(shù)去標(biāo)榜,然后在通過故意的放言高論來欲蓋彌彰。虛構(gòu)一些過分夸張的故事,讓許多無辜的自我迷茫的青年們(女性在多數(shù))追隨怪異的文化的同時,麻痹并墮落著。請住手吧!總我老爸的話說“一群人不學(xué)好的,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的。”
四
現(xiàn)在再看《那屋那狗》,如果那不是只狗,是一個人呢?難道人狗同也是同途?嘿嘿,人也?狗也!
附記:
野火一篇文章叫《那屋那狗》,文章如下:
“一家犬,名貝貝,甚可愛靈巧,似乎識人意,主人慣惜之。床前桌后無不尾隨,要么舔,要么蹭,甚可悅?cè)恕?/p>
時適主人遷徙,貝貝懵于詳細,如昔幽會其雌伴花花,野外舒適,盡歡其事不思歸。時愈中午,主人萬事懼備,只欠貝貝,甚急,廣覓之。尋往花花主家,聞答:大抵攜花花萍蹤俠影去也。搬遷工見狀,躁然,質(zhì)詢?nèi)チ襞c否。親戚亦斥道:賤犬而已,何足這般勞神,日爾以數(shù)倍贈你便是。
時至黃昏,貝貝方悠哉而歸,步履飄逸,雙耳一路晃悠,頗愜意。爪臨門前,發(fā)見大門緊閉,微異,遂自后院疏水洞口輕盈穿入。夜降,四處漆黑,一片孤寂,貝貝大異。往昔,便是昨日,此時分即已晚餐,燈火通明,其樂融融,今何故焉?悔不該成天私奔。
日已出,仍未見主人,屋內(nèi)依然寂靜。思量間,饑餓已至。遂求乞于花花。蓋畜生亦通人道,貞操可慷慨贈予,食則切不可舍之。便嚙之。爾后情盡。
貝貝流浪于人群,拾遺為生,體會艱辛,越發(fā)思念主人。覓食之余尋找主人,穿棱于人群,偶爾誤會,每每遭擊之。每見雌犬絕育未果,其主家必究其責(zé)任于貝貝,便斷其洞門痛擊,使思主之心凄然切然。如此早出晚歸,尋覓,期待,孤獨與思念,春夏秋冬。。。。。。
若干時光已逝。適逢主人路過,探望故屋。卻見后院伏臥著一老狗,細細端詳,果真是貝貝,感慨不已。貝貝老矣,毛已然脫去大半,肌膚粗糙不堪,原本奄奄一息,此刻終于見了主人,似乎回光返照,快步?jīng)_來,險些人仰狗翻。當(dāng)晚主人食宿于斯。次日,貝貝死去。葬于斯”。
【散文欣賞:從《那屋那狗》到 那狗那人】相關(guān)文章:
那屋,那人06-19
那山·那人·那狗·那情——觀《那山·那人·那狗》有感04-13
那山·那人·那狗·那情——觀《那山·那人·那狗》有感04-13
那人、那燈、那月兒06-13
那魚那鷹那人06-01
那人,那情,那腳步06-24
那人·那事·那景07-08
那人·那事·那景07-08
那人、那情、那美好06-25
那人、那燈、那月兒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