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藏國慶的爺爺散文
爺爺是一名有著四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在原單位踏踏實實地干了大半輩子政工工作。退休后,家人怕他寂寞,都勸他多去老干部活動中心走走,跟老同事、老哥們兒聊聊天散散心,他卻堅決不依。他既對侍弄花草苗木不感興趣,也不遛鳥垂釣,更是很少聽戲下棋,唯一的癖好是收藏舊物件,且藏有獨鐘。
爺爺所居的院落不大,除去枝繁葉茂卻從未掛果的葡萄架,最顯眼的就數(shù)西首房門上的“崇寶”二字。這兩個蒼勁大字是爺爺特地請知名書法家題寫的,屋里是新中國成立前后的藏品。一頂舊軍帽是爺爺?shù)男∈咫S部隊和平進駐北京時戴過的,兩年后他永遠地留在了朝鮮戰(zhàn)場;整齊排列的舊黃書籍,是爺爺費了好些工夫,在各處淘來的抗戰(zhàn)史解戰(zhàn)史專論箸作,一有空閑他就小心翼翼地翻閱;書架上擺放最多的`當屬爺爺心愛的“國慶紀念”系列:1953年的頭版年畫、1959年的紀71郵票、1984年的國慶紀念幣,以及林林總總或印或刻或雕有“開國大典”圖樣的各類藏品,簡直讓人有種進了黨史博物館的感覺。
1953年的頭版年畫是他最傾心的藏品。說起這幅年畫的來歷,還真虧了爺爺?shù)木笃!我的一個遠方叔叔聽說爺爺在收集“國慶”物品,便提供線索說,他鄰居家有一幅這樣的年畫,爺爺一聽馬上登門求畫。豈料,一開始就吃了個閉門羹,無論爺爺怎樣情利雙施,都被對方婉言拒絕了。爺爺暗下恒心,每天都去拜訪,來回足有半月仍未果。正無計可施時得知對方是位篆刻收藏者,爺爺長舒一口氣,把珍藏多年的兩方吳昌碩的石印贈予對方,才終于載畫而歸。父親聽說后埋怨他,吳昌碩石印的市場價值遠高于年畫,爺爺卻毫不理會,樂呵呵地把年畫展平除塵,精心裝裱。
漸漸地,爺爺?shù)摹皣鴳c”情懷也深深影響著我們晚輩。去年,爺爺過八十大壽時,我在蘇州文廟的古玩市場逛了整個下午,終于淘到一個有“國慶”字樣制作精良的瓷盤和兩只小酒碗。壽宴上,我第一個亮出禮物,爺爺一看便喜形于色,小表妹撅著嘴巴嚷:“大家快來看,正哥投機取巧啦!”我笑著回應:“‘國慶’應該不只我這一個吧。”果然,爸爸的禮物是“國慶”筆筒,姑姑的是一幅“國慶”刺繡,表哥的是“國慶”火柴盒和鼻煙壺,小表妹面帶羞澀,扭捏著拿出禮物——一套精美的“國慶”明信片。滿面紅光的爺爺在一群“投機分子”的笑聲里,興奮地走進“崇寶齋”,把禮物一一歸類,鄭重地擺放在書架上。
奶奶時常嘮叨爺爺沒有生活情趣,光顧著收藏不懂得享受生活。對此,爺爺很不以為然,他樂呵呵地辯解,我這不是收藏,而是心藏,珍愛“國慶”乃我人生一大樂事,這不正是我的情趣所在嗎?
【心藏國慶的爺爺散文】相關文章:
崇尚心藏的人散文04-04
渡風心藏于山水中散文隨筆04-26
美得無處藏散文04-19
藏石之樂散文03-26
藏蓮情懷散文03-20
平中藏奇散文05-23
玉佛,地藏王散文05-07
藏地散文隨筆02-01
藏舞抒情散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