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七塊銀元-散文隨筆
我家?guī)纵呑佣际抢县氜r(nóng),怎會有銀元?可確實曾有過七塊民國三年的“袁大頭”,這是姥娘的“私房”,作為嫁妝送給母親的,最終又傳到孫女輩了。“銀元雖小,四代相傳,亦守亦望,恩重情深”!
姥娘家是長清縣孝里鎮(zhèn)西辛村,靠近“郭巨埋兒”的孝堂山。我家離那里隔著黃河,大約二三十里路,小時候過年跟著母親走姥娘家,坐小木船渡河,要跑大半天,趕上風(fēng)大或者封凌坐不上船就要等。我記事的時候,姥爺已經(jīng)不在了,只有姥娘自己過,住在半間石頭房里,另有2間低矮的房子沒有頂。后來知道,姥娘姓胡,有四個孩子,兒女成雙,母親排行老二。大舅是個木匠,手藝不錯,曾給我家做過一張“八仙桌”和“臉盆架”,很精致;他結(jié)婚時家里窮的住不開,就借住在一個地主院的南屋里,一住就是幾十年,直到改革后才有了自己的房子。聽說二舅是在十五六歲時夭折,小姨也是十幾歲因肺病早逝,接陰親埋在附近的石崗村,我還曾跟著表哥去走過親戚。我對姥娘家的了解,多數(shù)是聽母親說的,也有在那兒住的時候知道的.。姥娘高個子,半大腳,體格健壯,走路一陣風(fēng),辦事麻利,脾氣大,人剛強,干啥事都要好。人民公社年代,她曾多次獲得勞動模范,還出席過縣里的勞模大會?衫先思颐,出生在山區(qū)的坦山村,家里很窮,從小吃苦受罪,還與弟弟脾氣不和,經(jīng)常吵架,這是我去舅姥爺家走親戚聽說的;中年又失夫喪兒女,后來熬到大兒長女成家了,她獨自過了20多年;晚年姥娘得了半癱,曾在我家住過幾年,母親盡了女兒義務(wù);1974年春,因臥床多年無奈在痛苦中離世。出殯時母親帶我參加了喪事,但由于正在上學(xué),沒結(jié)束我就回來了。這就是我對姥娘家的大體了解,后來就較少走老娘家了,更沒有給老人掃過墓,至今遺憾。借此代我全家緬懷外祖父母的恩情,也懺悔我未盡的“孝道”。
姥娘有個很出名的手藝,就是給婦女接生孩子。舊社會農(nóng)村沒有什么醫(yī)療婦幼機構(gòu),產(chǎn)生孩子就是靠自然生養(yǎng),輔助接生的婦女多數(shù)是膽子大、不怕臟,還得心細(xì)善良。姥娘的性格和身世很符合,所以從年輕就給人家接生,憑這個手藝可以混飯吃,偶爾還得到“大戶人家”賞賜。姥娘的“私房”銀元,估計就是那時候省吃儉用攢下來的,肯定也多不了。按照“女兒是母親小棉襖”的風(fēng)俗,她在女兒出嫁時,家里沒有其它可陪送,就將七塊銀元作為嫁妝,悄沒聲的給了女兒。從那,母親格外珍惜,從不顯擺,因為她承載著母愛,也寄托著感恩,幾十年陪伴在老人身邊,藏了又藏,偶爾拿出來看看,也多是釋放一種思念或回憶。
我知道這些的時候,已經(jīng)很晚了。我弟兄三個都成家后,我一家始終和老人共同生活,所以母親時常給我和妻子敘說一些七長八短的事情。母親告訴我,家里原來有七塊銀元,在“三年自然災(zāi)害”期間想用來換糧食救命,沒人要;大概在1968年前后,家里日子實在過不下,無奈在當(dāng)?shù)劂y行用2塊銀元兌換成人民幣,給我們弟兄仨買了衣服;剩下的5塊曾幾次拿出來想接濟生活,但最終沒舍得再賣,就像愛護孩子一樣保住了。老人家很后悔賣掉的那2塊,為此經(jīng)常埋怨自己“糊涂”。母親沒有閨女,她不可能再像姥娘一樣當(dāng)“嫁妝”送出去,只是珍藏著,用來緬懷姥娘,也寄托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構(gòu)想,至于怎樣安排使用并沒有明確的主義。1992年春節(jié),妻子當(dāng)將自己的金戒指、耳環(huán)送給母親時,母親才告訴說,家里藏著幾塊銀元,意思是讓兒媳收起來或者去換付銀首飾。妻子執(zhí)意不肯,還是讓她個人藏著。1997年秋母親突發(fā)心臟病去世后,妻子把那套金首飾作為陪葬品放進母親的棺材里。出殯后,父親在衣柜的角落里找出一個破手電筒,打開后從里邊倒出了用紅布裹著的五塊銀元,悄悄的交給了我妻子。這倒不是父母有偏向,我看的出,老人的考慮是,既然兒媳孝敬了金首飾,就把銀元交給兒媳保管。妻子想了想,也覺得是該做處理的時候了,畢竟父親年紀(jì)也老了。我們弟兄三個下邊有4個女孩,她當(dāng)即就分給每個孫女一塊,只留下一塊作紀(jì)念,還告訴孩子們,這是奶奶一輩子的“寶貝”,傳給你們做個紀(jì)念,記得感恩,記得咱家。孩子們噙著眼淚收藏起來,雖然默默無語,但懂得銀元背后的分量和意義,不是看重的表面價值。
事情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我心里一直思忖著:一塊銀元值不了多少錢,更不是稀世珍寶,但對我們來說卻是“無價之寶”,它載負(fù)著兩代人的艱辛,也蘊涵著母愛親情。姥娘當(dāng)初為賺到這幾塊銀元,不知跑過多少腿,吃過多少苦,是承載著牽掛和祝福交給了女兒;母親為守住這幾塊銀元,更是守住一種思念,寧可挨餓受罪,寧可艱辛度日,始終沒有舍得賣出去,最終仍是承載著溫馨和期望傳給了我們的后代。今后,至于銀元能否保藏住、能傳多久,這很難預(yù)測,也無關(guān)緊要,但注定了我的后輩們會在傷懷中思念,在思念中感恩,在感恩中傳遞,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必將世代相傳,弘揚光大!
【七塊銀元-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一塊銀元04-15
鍋里出銀元--散文03-26
《星星銀元》讀后感10-29
星星銀元的童話故事04-09
關(guān)于銀元和銅元的散文03-26
夢見銀元是什么意思02-23
七塊銀元散文2500字03-25
星星銀元-五年級作文02-21
銀元-四年級記事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