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的詩句 推薦度:
- 故都的秋教案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征途唯有奮斗黨課思想?yún)R報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唯有清香壓九秋散文
記得,小的時候,爺爺家的窗臺上種過一盆茉莉。裙開綠蘿,玲瓏如雪,很美!大有“冰雪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瑣窗開”的意境。夏日的夜晚,繁星如螢,一室暗香,銀床夢醒時分,余香繞枕。雖不能吹夢揚州,也是心隨花去,詩意盎然,便愛極這人間第一香。
認識東方茉莉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是一個喜歡逛空間的人,喜歡悄無聲息地來去,無數(shù)次地出入茉莉的家園,她都毫無察覺。一次,倒是茉莉過來給我留言,她說看了獨語轉(zhuǎn)我的一篇日志,非常喜歡,問是否能加友,以便時常來訪,如果友滿,也不勉為其難。
我的空間有很多的網(wǎng)絡(luò)高手,像楓橋、墨言、心痕、清荷、花謝、丸子等等,他們或文或圖,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和魅力。本人雖不善與“名人”為伍,恐有怠慢之嫌,但對他們能把手主動地伸給我,還是心存感激的,因為一個日志轉(zhuǎn)載量,閱讀量上千的空間,友幾乎都是滿的,要想加人,必須要先刪一個,才能騰出位置。
但在這些人中,茉莉是最特立獨行的一位,很有個性,我行我素,從不在乎別人的目光,喜歡用自己的行為方式解讀生活。不參加互動,也不回訪留評,不寫回復(fù),也不為抬高人氣互轉(zhuǎn)日志,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抽花入夢,刻葉成詩,做自己喜歡的事。日志也只用圖說話,發(fā)的是無字框,往往還是半成品,就是這樣,空間依舊是高朋云集,賓客爆滿,慕名者接踵而至,我管這叫做無字的魅力!
她不關(guān)心訪客,也不關(guān)心留評,也不關(guān)心你是不是她的好友,只關(guān)心她的圖,以她自己的話說,她不怕人說她不知天高地厚,她也不關(guān)心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因此我說人們上網(wǎng)的目的是不同的,有的人是為了交朋友,有些人是尋找自信,有些人是排遣寂寞,有些人僅僅只為了自己的喜好,茉莉說她最好的圖永遠在下一幅,她就這樣一直作著。很多人說她為網(wǎng)絡(luò)做了很大的貢獻,她說只是做了順手人情,這就是真話,直白而不矯情。如果你出去走一走,就會發(fā)現(xiàn),到處都是她的圖,很多人都在用她的圖,不少人也在偷盜和模仿她的圖!
實際我是很敬重她的,因為她心懷磊落,干凈通透。別人的設(shè)計,她都繞著走;她性格直爽灑脫,不虛偽不做作,也不矯情,敢說真話。我就含蓄些,一般對很反感的事,哪怕偷了、改了我文的人都很客氣。
因此很多人說她狂,說她傲慢,說“你不就是個作圖的嗎!有什么可高傲的?”實際說這種話的人,自身心態(tài)就不平和,人格就不健全。一朵在自己的天地篤自開放的花,不驚擾風(fēng),不吹落雨,你要來就來,要走就走,喧囂也好,熱鬧也罷,都是別人給的,要拉你就拉,要刪你就刪,人家都不知道你是不是她的好友,你還較的什么勁,這和高傲也不搭界!
再者作圖的和寫文的有何本質(zhì)的區(qū)別嗎?詩畫本為一體,寫文的人心中要有萬千丘壑,才能筆走龍蛇,作圖的人何嘗不是胸有詩意,方能心隨意動,你能說那個更高貴嗎?不管文字還是圖片都是一脈相承的,只是表現(xiàn)形式不同而已,圖片有時更直接更具有感染力些,有些美好的意境和震撼的沖擊,是文字都無法企及的,人們對圖片的要求往往比文字更苛刻些,文字可以亂點,醉眼迷人,只要有一兩句點睛便覺驚目。畫面一亂就沒法看,所以說話做人一定要留白,高處立身,低處行事,退一步,就給旁人讓出了廣闊的空間。
人貴有歧,不取茍同,包容是一種心胸也是一種涵養(yǎng)。無端的詆毀本身就是一種膚淺的行為,空間本是個人的地盤,喜歡的人多了,成了公共場所也不能口不擇言。對一個沒妨礙你,對美不懈追求,正能量的空間,我們還是要支持的。
嫉妒也要有資本,如果你上網(wǎng)三年沒荒廢光陰,墻里開花墻外香,我也敬你三分。ps很難學(xué),不僅要冰雪還要心靜,一個內(nèi)心過于繁華或枯寂的人,是很難走遠的
從來不覺得文化一詞是什么大的話題,或有什么神秘性。實際文化是無處不在的,是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相處的一種方式方法。龍應(yīng)臺說:“古希臘的老伯牽著大耳朵驢回家,簡陋的白墻下,種著一株薔薇,開著緋紅的花朵。!焙苊赖漠嬅,凝固之中有了流動的韻律,這就是文化,文化不是文化人的產(chǎn)物,是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美好。
我的母親從沒說過什么至理名言,但我們從她身上知道餐桌上哪怕有一個雞蛋,哪怕在最艱苦的年代,都應(yīng)該放在別人的碗里,家里最新的一床被子也是要給客人用的,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美好。老舍也說過家庭最貧困時,她的母親都會把柜子上的銅鎖擦得锃亮,這就是文化,它的博大精深就在生活的點滴和熱愛之中?吹胶芏嗳苏f家風(fēng),或許就是母親低頭不經(jīng)意間撿起路中間一顆石子的行為,也許就是一個打工者背負著的一句“良心、善心”這樣簡樸的囑托。
也從來不覺得文字是一種什么高雅的東西,看多了“捻一縷文字的清香”這樣的字樣,就覺得文字很悲哀,悲哀到很多人借此說事;就覺得文字很匱乏,匱乏到開始千篇一律的拷貝。文是為人服務(wù)的,再好的書,無非告訴我們該怎樣更好的生活,書籍絕不應(yīng)成為我們盲目崇拜的對象,我們敬仰的應(yīng)該是有著美好靈魂的生命,文字的馨香是人給予的,文字的'魂魄是思想智慧的結(jié)晶。文字是歷史進程中一種應(yīng)運而生的工具,就像我們過河的木筏,到岸了,就要舍棄,不能還抱著前行,成為負累。
我們每個人的心靈空間不是書櫥,驕傲地羅列一堆書,好的文字和書香,是要化在骨血里,融入到言行脈搏中,世世代代跳動下去的。等哪天,當(dāng)知識不再是驕傲,成為水和空氣一樣,像吃飯般稀松平常但又不可缺少時,才真正體現(xiàn)文字的價值,書籍的魅力,才是真正文明的開始。記。鹤钌莩薜臇|西永遠只是生命。
世界上閱讀最多的一個民族是猶太人,他們的孩子從出生就閱讀,乞丐都有文化。人均年閱讀量是64本,日本是40本,我們國家不到5本。等哪天我們不用在書頁上滴上一滴蜂蜜,孩子們都把書籍當(dāng)做最著迷的玩具,并且終生陪伴,就像偉人不再是偉人,也是朋友一樣。視會讓我們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就像魯迅說的,以文為生本身就是文字的墮落。
有人就說過如果空間少一點名人名言,多一點真實的生活會更有可觀性。生活是最生動的,人情練達即文章。而不是單純的認為看很多書就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文字是認知,是自身思想的凝結(jié)。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承認自己喜歡名利,但都走在通往名利的路上,都在計較自己的得失。一味地說著淡泊安靜之類話的人,本就是素鏡曾塵,停留在淡泊的邊緣地帶。“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zhèn)定之操,還從紛紜境上勘過”。即便你真的有一段云水之心,輕千乘而重一瓢,在這個魚目混珠的世界,人們都懷疑你是贗品。
審美是一種品味,是你在紛繁的世界中,能一眼撲捉到能打動你的東西。茉莉的邊框很美,大氣不失細膩,色彩明麗,風(fēng)格簡約,給后面的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余地,人們可以隨意的添上圖片、動畫、文字來達到絕美的效果。因為喜歡她的《暗香》邊框,專門配過一篇文字,一夜間竟轉(zhuǎn)走了1000多。有些人說,不關(guān)心轉(zhuǎn)載量,不喜歡人氣。可以這樣說,沒有一個人上網(wǎng)是帶著功利之心的,但票房,也是一部電影好壞的參考,相信茉莉這點比任何人都灑脫,一個人在自己的世界里走著走著,心就暖了,草就綠了,花就開了,春天也就來了。
作為普通人喜歡著自己的喜歡,愛著自己的愛。雖然一個邊框配上文字才算完美,但甘做綠葉也不失為一種風(fēng)度,正是“雖無艷態(tài)驚群目,幸有清香壓九秋!本妥屵@朵小小的茉莉花融入浩瀚的網(wǎng)海中,“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吧。
【唯有清香壓九秋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秋未央,雨半疏,夢清香散文05-09
唯有放手散文04-12
清香羅散文03-27
芹菜清香散文05-15
柚子的清香散文01-05
清香落的經(jīng)典散文01-22
艾青的清香的散文02-17
唯有靜好散文03-18
苦菜花的清香散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