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會吃虧-散文欣賞
鄭板橋說“吃虧是!薄K說:“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于己則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
鄭板橋認為“既平且安”就是福。所謂“平”指的是外平,也就是“人情之平”,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不欠人家的”;所謂“安”指的是內安,也就是“我心之安”,也就是內心清凈。而一個人要得到“既平且安”,就要做到不怕“吃虧”。鄭老先生把“吃虧是!钡牡览碇v得太入絲入扣了,但我們要領悟到“吃虧是福”的真諦,做到“既平且安”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從這幅字的出處說起吧,我們也可以看出人們其實是不愿吃虧的。這幅字的出處,一種說法是鄭板橋題贈給他在湖南懷化洪江的遠房親戚鄭氏先祖的。據(jù)說,鄭氏先祖早年來到洪江經(jīng)商。一次,他用船運木材到江浙一帶銷售,不巧中途河道擱淺,只好等到汛期來臨才把貨物送到。鄭氏先祖心想,這趟生意肯定虧本了。然而想不到的是,江浙一帶由于上游河道擱淺,市場木材奇缺,價格暴漲,鄭氏先祖不但沒虧本,反而狠賺了一筆。鄭氏先祖把這件事告訴了鄭板橋,鄭板橋聽了很受手啟發(fā),欣然寫下了“吃虧是!钡拿阍~,并留下題記。這幅字后來被鄭氏后人連同題記一起刻在了院子的墻上,以警醒后人。另一種說法是鄭板橋在山東濰縣任知縣時,其堂弟為了祖?zhèn)鞣课莸囊欢螇,與鄰居訴訟,要他函告興化縣相托,以便予以關照,贏得官司。鄭板橋看完信后,立即賦詩回書:“千里捎書為一墻,讓他幾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鄙院,他又寫下“難得糊涂”,“吃虧是福”兩幅字。這幅字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寫的,寫給誰的,還有待專家進一步考證。但有一點卻是真實的,就是“吃虧是!彼膫字確是鄭老先生所寫,F(xiàn)在許多人把這幅字的拓片高懸于自家的廳堂之上,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座右銘。
其實,人生一輩子,誰沒吃過虧?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每個人可能都吃過虧。比如,你尊敬別人,別人卻不尊敬你,你是不是覺得很吃虧?你愛護別人,別人卻不愛護你,你是不是覺得很吃虧?你幫助別人,別人卻不幫助你,你是不是覺得很吃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吃虧是一回事,不怕吃虧或者樂于吃虧并把吃虧當作“是!本陀质橇硗庖换厥铝。有的人吃虧是真吃虧,甚至在無意之中就吃了虧,但這種吃虧是沒有辦法,是無可奈何,是無法回避的吃虧。如果有辦法、可奈何、能回避,我想,誰也不愿意真的去“吃虧”。還有一種人吃虧其實是假吃虧,這種人吃虧是有意識的,或開始是無意識,后來是有意識的。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吃小虧是為了占大便宜。
細細想來,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樂于吃虧或者不怕吃虧?又有多少人認為“吃虧是!蹦兀磕憧梢噪S便問一下身邊的人,看看有幾個人會說自己樂于吃虧的。“吃一回虧就夠了,還能再吃虧?”恐怕是許多人潛意識里揮之不去的信條。許多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通常也是說:“小心處世,不要吃虧”。我就親耳聽到過一位家長埋怨自己剛上大學一年級的孩子時說:“這孩子太老實,經(jīng)常吃虧!
然而,我聽說晉商秘不示人的祖訓就是“學會吃虧”。精明的晉商見多識廣,積累下了很多人生交往的經(jīng)驗。他們認為,“吃虧”處理好了其實也是機會。因此,要用好的態(tài)度來對待吃虧。不要因為吃虧而進行報復,以免怨怨相報,惡性循環(huán);吃虧并不一定是壞事,吃虧的人可以從中吸取教訓,也可以從中尋找機會;吃虧是大收益的前提,學會吃虧、主動吃虧可以帶來更大更好的商機;吃虧有時能夠獲得別人認同,從而在生死關頭能夠獲得別人的幫助。所以,晉商在利益面前,表現(xiàn)得很豁達,有十分的利只取四分,把其他的利主動讓給合作者,從而形成互利雙贏的格局。晉商從怕吃虧、防范吃虧到主動吃虧,把“學會吃虧”作為經(jīng)商的秘訣,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認識飛躍。
世上的人只知道吃虧使自己的利益受損,卻不知道吃虧也是獲益的開始。吃虧與受益本來就是相對的。一個人可能有吃虧的時候,也有獲益的時候;你在這件事情上吃了虧,或許在另一件事情上就會受益;此時你可能吃虧,但彼時你也許會受益。有得有失,有失也會有得。既不可能全是得,也不可能全是失,大多數(shù)情況下可能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世上沒有永遠吃虧的人。一時吃虧的人,遲早也會得到利益回報。在利益面前不去斤斤計較而是舍得放下,在好處面前不是獨自占有而是與人分享,在交際當中不是唯我獨尊而是尊重他人。如此吃虧,必定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六個蘋果一個人吃只有一種滋味,分給六個人每人都可以嘗到一種滋味,而你將來得到的卻是六種不同的水果滋味。用爭奪的方法,你永遠得不到滿足;用讓步的辦法,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
世上沒有白占的便宜,愛占便宜者遲早要付出代價。越是不肯吃虧的人,越有可能吃虧,并且往往多吃虧,吃大虧。那種在生活中一點虧也吃不得,斤斤計較,見好處就撈,有便宜就占的人,雖然暫時爭得了蠅頭小利,但他可能也會因此失去更多的利益。因為這種人每占一分便宜,便失一分人格;每撈一分好處,便掉一分尊嚴。起碼他在社會里的人際關系不可能太好,做人的心境也不夠陽光,而好的人際關系和好的心境不是靠爭一時之利就能夠換來的。據(jù)說,霍英東的下屬對他不好,有人以為霍老不好意思教訓下屬,說可以幫忙教訓;衾蠀s說是自己不好,沒有看清楚下屬的品行就雇傭了。如此偉大的胸懷和品行,難怪在眾多富豪保鏢族擁都難以自保的時代,霍老這樣的頂級富豪可以一個人悠閑的逛街而不怕綁架。
當然,我們也不是心甘情愿與世無爭,做一個碌碌無為的庸者, 關鍵是你用一種什么心態(tài)去對待吃虧。吃虧并不是無所作為,也不是讓我們放棄追求,而是我們理性對待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一種超脫和淡泊名利的情懷,一種寬厚與大度的胸襟。樂于吃虧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境界,一種人格的升華。對待朋友,對待家人,吃一點虧沒什么,相反卻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坦然面對吃虧,我們反而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實,生活得更快樂。惟有不計較吃虧的人,才會真正有福。
【學會吃虧-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學會欣賞07-07
學會欣賞06-20
學會欣賞07-02
學會欣賞04-22
學會欣賞09-16
學會欣賞05-20
學會欣賞07-15
學會欣賞07-14
學會欣賞07-14
學會欣賞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