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哲理散文
散文是一種抒發(fā)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吧⑽摹币辉~大概出現(xiàn)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席慕容的哲理散文,希望對你有所借鑒作用喲。
篇一:寫給生命
我站在月亮底下畫鉛筆速寫。 月亮好亮,我就站在田野的中間用黑色和褐色的鉛筆交替地描繪著。 最先要畫下的是遠處那一排參差的樹影,用極重極深的黑來畫出它們濃密的枝葉。 在樹下是慢慢綿延過來的阡陌,田里種的是番薯,在月光下有著一種淺淡而又細致的光澤。整個天空沒有一片云,只有月色和星斗。我能認出來的是獵人星座,就在我的前方,在月亮下面閃耀著,天空的顏色透明又潔凈,一如這夜里整個田野的氣息。 月亮好亮,在我的速寫本上反映出一層柔白的光輝來,所有精略和精密的線條都因此能看得更加清楚,我站在田里,慢慢地一筆一筆地畫著,心里很安定也很安靜。 家就在十幾二十步之外,孩子們都已經(jīng)做完了功課上床睡覺了,丈夫正在他的燈下寫他永遠寫不完的功課,而我呢?我決定我今天晚上的功課要在月亮底下做。 鄰家的狗過來看一看,知道是我之后也就釋然了,在周圍巡視了幾圈之后,干脆就在我的腳旁睡了下來。我家的小狗反倒很不安,不明白我為什么不肯回家,所以它就一會兒跑回去一會兒又跑過來的,在番薯的莖葉間不停地拔弄出細細碎碎的聲音。
鄉(xiāng)間的夜出奇的安靜,鄰居們都習慣早睡,偶爾有夜歸的行人也只是從田野旁邊那條小路遠遠經(jīng)過,有時候會咳嗽一聲,聲音從月色里傳過來也變得比較輕柔。 多好的月色。M月的光輝浸潤著整塊土地,土地上一切的生命都有了一種在白晝時從來也想象不出的顏色。這樣美麗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既不虛幻也非夢境,只是讓人無法置信。所以,我想,等我把這些速寫的稿子整理好,在畫布上畫出了這種月色之后,恐怕也有一些人會認為我所描繪的是一種虛無的美吧。 我一面畫一面禁不住微笑了起來。風從田野那頭吹過,在竹林間來回穿梭,月是更高更圓了,整個夜空澄澈無比。 生命里也應該有這樣一種澄澈的時刻吧?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希望,只是一筆一筆慢慢地描摹,在月亮底下,安靜地做我自己該做的功課。
對著一班十九、二十歲,剛開始上油畫課的學生,我喜歡告訴他們一個故事。 這是我大學同班同學的故事。我這個同學有很好的繪畫基礎,人又認真,進了大學以后發(fā)愿要沿著西方美術(shù)史一路畫下來,對每一個畫派的觀念與技法都了解并且實驗了之后,再來開創(chuàng)他自己的風格。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畫出真正扎實的作品來。 一年級的時候,他的風景都是塞尚的,二年級的時候,喜孜孜地向我宣布: “我已經(jīng)畫到野獸派了!” 然后三年級、四年級,然后教書,然后出國,很多年都不通音訊,最后得到的消息是他終于得到了博士學位,成為一個美術(shù)史與美術(shù)理論方面的專家了。 我每次想到這件事,都不知道是悲是喜。原來要成為一個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許多知識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許多知識才行的啊!創(chuàng)作本身原來具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排他性。
一個優(yōu)秀的藝術(shù)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現(xiàn)能夠達到極致的人,而因為要走向極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著別人的腳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別人曾經(jīng)走過的路。在藝術(shù)的領域里,我們要找到自己的極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極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別人不盡相同的那一點。 因為不盡相同,所以藝術(shù)品才會有這樣多不同的面貌。像布朗庫西能夠把他的“空間之鳥”打磨得那樣光滑,讓青銅的雕像幾乎變成了一種躍動的光與速度。而麥約卻要把流動的“河流”停住,在鉛質(zhì)的女體雕像里顯示出一種厚重的量感來。畢沙洛的光影世界永遠安詳平和,而一樣的光影在孟克的筆觸里卻總是充滿了顫栗和不安。每一個優(yōu)秀的藝術(shù)家走到極致的時候,就好像在生命里為我們開了一扇窗戶,我們在一扇又一扇不同的風景之前屏息靜立,在感動的同時,也要學會選擇我們所要的和我們不得不舍棄的。
當然,有些人是例外,就好像在生命里也常有些無法解釋的例外一樣。在美術(shù)史里,有些例外的藝術(shù)家,就像天馬行空一般地來去自如,在他們的一生里,幾乎就沒有所謂“極限”這一件事。像對那個從天文、數(shù)學到物理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達文西,我們該怎么辦呢?也許只能夠把他放在一旁,不和他比較了吧?不然,要怎樣才能平息我們心中那如火一般燃燒著的羨慕與嫉妒呢? (四) 我相信藝術(shù)家都是些善妒的人。
篇二:寫給幸福
【翠鳥】
夏日午后,一只小翠鳥飛進了我的庭園,停在玫瑰花樹上。我正在園里拔除雜草,因為有棵夜百合花擋在前面,所以小翠鳥沒看見我,就放心大膽地啄食起那些玫瑰枝上剛剛長出的葉芽來了。
我被那一身碧綠光潔的羽毛震懾住了,屏息躲在樹后,心里面輕輕地向小鳥說:”小翠鳥啊,請你盡量吃吧。只求你能多停留一會兒,只求你不要太快飛走。”
原來在片刻之前還是我最珍惜的那幾棵玫瑰花樹,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得毫不重要了。只因為,嫩芽以后還能再生長,而這只小翠鳥也許一生中只會飛來我的庭園一次。 面對起這一種絕對的美麗,我實在無力抗拒,我愿意獻出我的一切來換得它片刻的停留。對你,我也一直是如此。
【喜鵲】
在素描教室上課的時候,我者見兩只黑色的大鳥從窗前飛掠而過。
我問學生那是什么?他們回答我說:
“那不就是我們學校里的喜鵲嗎?”
素描教室在美術(shù)館的三樓,周圍有好幾棵高大的尤加利和木麻黃,茂密的枝葉里藏著很多鳥雀,那幾只喜鵲也住在上面。
有好幾年了,它們一直把我們的校園當成了自己的.家。除了在高高的樹梢上鳴叫飛旋之外,下雨天的時候,常會看見它們成雙成對地在鋪著綠草的田徑場上慢步走著。好大的黑鳥,翅膀上鑲著白色的邊,走在地上腳步蹣跚、遠遠看去,竟然有點像是鴨子。
有一陣子,學校想重新規(guī)劃校園,那些種了三十年的木麻黃與尤加利都在砍除之列。校工在每一課要砍掉的樹干上都用粉筆畫了記號。站在校園里,我像進入了阿里巴巴的童話之中,發(fā)現(xiàn)每一棵美麗的樹上都被畫上了印記,心里惶急無比,頭一個問題就是:
“把這些樹都砍掉了的話,要讓喜鵲以后住在那里?”
幸好,計劃并沒有付諸實現(xiàn),大家最后都同意,要把這些大樹盡量保留起來。因此,在建造美術(shù)館的時侯,所有沿墻的大樹都被小心翼翼地留了下來,三層的大樓蓋好之后,我們才能和所有的雀鳥們一起分享那些樹梢上的陽光和雨露。
上課的時候,窗外的喜鵲不斷展翅飛旋,窗內(nèi)的師生彼此交換著會心的微笑。原來雀鳥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們肯留下幾棵樹,只要我們不去給它們以無謂的驚擾,美麗的雀鳥就會安心地停留下來,停留在我們的身邊。
而你呢?你也是這樣的嗎?
【獨木】
喜歡坐火車,喜歡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歡在旅途中間的我。
只因為,在旅途的中間,我就可以不屬于起點或者終點,不屬于任何地方和任何人,在這個單獨的時刻里,我只需要屬于我自己就夠了。
所有該盡的義務,該背負的責任,所有該去爭奪或是退讓的事物,所有人世間的牽牽絆絆都被隔在鐵軌的兩端,而我,在車廂里的我是無所欲求的。在那個時刻里,我唯一要做也唯一可做的事,只是安靜地坐在窗邊,觀看著窗外景物的交換而已。
窗外景物不斷在變換,山巒與河谷綿延而過,我看見在那些成林的樹叢里,每一棵樹都長得又細又長,為了爭取陽光,它們用盡一切委婉的方法來生長。走過一大片稻田,在田野的中間,我也看見了一棵孤獨的樹,因為孤獨,所以能恣意地伸展著枝葉,長得像一把又大又粗又圓的傘。
在現(xiàn)實生活里,我知道,我應該學習遷就與忍讓,就像那些密林中的樹木一樣?墒牵谛撵`的原野上,請讓我,讓我能長成為一棵廣受日照的大樹。
我也知道,在這之前,我必須先要學習獨立,在心靈最深處,學習著不向任何人尋求依附。
【白帆】
可是,我如何能做到呢?如何能不尋求依附?在我的心里,不是一直有著你嗎?
你是一艘小小的張著白帆的船,停泊在我心中一個永不改變的港灣。
我對你永遠有著一份期待和盼望。
在年輕的時候,在那些充滿了陽光的長長的下午,我無所事事,也無所怕懼,只因為我知道,在我的生命里,有一種永遠的等待。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沒有什么可以讓我氣餒的,因為,我有著長長的一生,而你,你一定會來。
今天,陽光仍在,我已走到中途。在曲折顛沛的道路上,我一直沒有歇息,只敢偶爾停頓一下,想你,尋你,等你。
霧從我身后輕輕涌來,目光淡去,想你也許會來,也許不會,開始害怕了。
也開始對一切美麗的事物憐愛珍惜。不管是對一只小小的翠鳥,或是對那結(jié)伴飛旋的喜鵲;不管是對著一顆年輕喜樂的心,或是對著一棵亭亭如華蓋的樹;我總會認真地在那里面尋你,想你也許會在,怕你也許已經(jīng)來過了,而我沒有察覺。
日子在盼望與等待中過去,總覺得你好像已經(jīng)來過了又好像始終還沒有來,你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你到底是一種什么模樣呢?
總有一天,我也會像所有的人一樣老去的吧?總有一天,我此刻還柔軟光潔的發(fā)絲也會全部轉(zhuǎn)成銀白,總有一天,我會面對著一種無法轉(zhuǎn)寰的絕境與盡頭;而在那個時候,能讓我含著淚微笑地想起的的,大概也就只有你只是你了吧?
還有那一艘我從來不曾真正靠近過的,那小小的張著白帆的船。
篇三:小紅門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繼續(xù)做的;有很多人,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見到面的;于是,在你暫時放下先或者暫時轉(zhuǎn)過身的時候,你心中所有的,只是明日又將重聚的希望,有時候甚至連這點希望也不會感覺到。因為,你以為日子既然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來的,當然也應該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是沒有什么不同的。
但是,就會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zhuǎn)身的那一剎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變了。太陽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從此和你永訣了。
就象那天下午,我揮手離開那扇小紅門時一樣。小紅門后面有個小院子,小院子后面有扇綠色的窗戶。我走的時候,窗戶是打開的,里面是外婆的臥室,外婆坐在床上,面對著窗戶,面對著院子,面對著紅門,是在大聲地哭著的。因為紅門外面走遠了的是她疼愛了二十年的外孫女,終于也要象別人一樣出國留學了的外孫女。我不知道那時候外婆心里在想些什么,我只記得,在我把小紅門從身后帶上時,打開的窗戶后面,外婆臉上的淚水正在不斷地流下來。
而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外婆這樣地激動,心里不免覺得很難過。盡管在告別前,祖孫二人如何地強顏歡笑,但在那一剎那來臨的時候,平日那樣堅強的外婆終于崩潰了。而我得羞恥地承認,在那時,我心中雖也滿含著離別的痛苦,但能“出國”的興奮仍然是存在著的。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我流的淚沒有老人家流的多,也才使我能在帶上小紅門以前,還能揮手向窗戶后面笑一笑。雖然我也兩眼酸熱地走出巷口,但是,在踏上公共汽車后,車子一發(fā)動,我吸一口氣,又能去想一些別的事情了。而且,我想,反正我很快就會回來的,反正我們很快又會見面的。而且,我想,我走時,弟弟正站在外婆的身后,有弟弟在,外婆不會哭很久的。外婆真的沒有哭很久,那個夏天以后又過了一個夏天,離第三個夏天還很遠很遠的時候。外婆就走了。
家里的人并沒有告訴我這個消息。差不多過了一個月,大概正是十二月初旬左右,一個周末的下午,我照例去教華僑子弟學校。那天我到得比較早,學生們還沒來,方桌上擺著一疊國內(nèi)報紙的航空版,我就坐下來慢慢地翻著。好像就在第二張報紙的副刊上,看到一則短文。一瞥之下,最先看到的是外祖父的名字,我最初以為是說起他生前的事跡的,可是,再仔細一看標題,竟是史秉鱗先生寫的:“敬挽樂景濤先生德配寶光濂公主!
而我當時唯一的感覺就是手腳忽然間異常的冰冷,而我才明白,為什么分別的那一天,老人家是那樣地激動了。難道她已經(jīng)預感到,小紅門一關(guān)上的時候,就是永別的時候嗎?而這次,輪到我在一個異國的黃昏里,無限懊悔地放聲大哭起來了。
【席慕容的哲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席慕容的經(jīng)典哲理散文01-09
席慕容的散文02-04
席慕容散文《獨白》03-18
席慕容散文推薦03-18
席慕容簡短散文03-18
席慕容的散文短篇03-18
席慕容的散文賞析03-18
散文欣賞席慕容03-18
席慕容寫過的散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