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的高度高中優(yōu)秀散文
什么是高度?喜馬拉雅山的高度或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你說對了一半了,這只是表層含義,那它的深層含義什么呢?一個人的地位的高低。一個人的地位不僅僅只表現(xiàn)在生活中,工作中,社會中,還表現(xiàn)在家庭中。
什么是家庭?簡單來說,家庭就是爸爸、媽媽和孩子所構成的最簡單的三人組家庭。俗話說:“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溫暖的岸”,有家才有愛。而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卻非要硬生生的給三個人排一個次序,從而才產生了家庭的地位。家庭的地位不是有個人決定的,而是通過他人客觀評價或是能力所具等方式來實現(xiàn)的,但是有的時候,你不覺得站得太高了,你會頭暈嗎?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個性是正常的,做為家長,我們不能總是以我們共性的目光去看待一個孩子,每個孩子的想象力都是豐富的,孩子的個性是他個人適應社會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他滿足自我成就感的一種方式。我們不能因為我們的高度而遏制了孩子的個性。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沒有權利給孩子糾正正確的個性。曾經有道題目是這樣出的:自來水是臟的,沒洗過的蘋果是臟的,而用自來水洗過的蘋果是干凈的`。嗯?非常奇怪,為什么臟的和臟的放在一起就是干凈的?我們不妨用公式來表示一下:臟水+臟果=凈果,由此可推出:臟水=凈果-臟果、臟果=凈果-臟水。在我們的慣性思維中一般我們直接用自來水洗完蘋果就可以吃了,這就是共性。那個性是什么?個性就是不洗直接吃或自來水直接喝。由此可見個性和共性都是不可取的,難道自來水洗過的蘋果就不臟了嗎?只是心理作用罷了。在這里就有可以推出一個問題:為什么臟水=凈果-臟果、臟果=凈果-臟水?這表示了什么?這其實是說明了一個完美的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當你想徹底除掉一個缺點時,你會剩下更多的缺點。
做為家長,我們不能一意孤行的只追求孩子成績的進步與否,而更重要的是自我反省自己教育方法的正確與否。你不要總是在抱怨:我給他報了那么多補習班,成績就是上不去;孩子天天不寫作業(yè),總是把學習不當回事;孩子就愛玩兒游戲,戒不了……目標百分百,方法正無窮。目標既然一定,最最重要的就是方法的選擇。我們的家長有一個慣性的通病就是:孩子一回來就問作業(yè)寫完沒有,孩子還沒坐下就問今天考試沒有,孩子吃飯還問考試考了多少分,孩子正在洗漱接著問今天學了點兒什么。你當孩子是什么?難道這就是你所謂的關心嗎?那我覺得你的這份關心純粹是在浪費口舌,實際上,他也是在很隨便的應對一下。這便造成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的障礙。要記住,孩子不是機器,他也有頭腦。
而對于那些不過問孩子就劈頭蓋臉的說一頓的家長,我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了,這不就和題目中的唐僧一樣了嗎。唐僧三番五次自作主張縫補悟空的衣物,而悟空在看見后急忙制止了唐僧。這樣的家長,你不覺得你和唐僧是屬于同一類人嗎?多次的擅自做主,能給你帶來什么好處(收獲)?不分青紅皂白,為了自己發(fā)泄還是為了孩子?家長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你卻不知道孩子已經與你產生了隔閡。這也同時說明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千萬別擅自做主,因為,自以為是的人,終究(會)沒有好下場(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家長總是以自我為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孩子。我想告訴你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把公平的尺子,而一把相同尺子,放在不同的人身上是不同的,標準不同,結果不同。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把這樣的尺子,我們在度量別人時要先度量自己,這把尺子應該于情理凸顯公平,于法彰凸顯正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我們都用一把真誠的尺子來對待他人,陽光會永久充裕在生活中。
地位之高低,非于己所言。頭頂一片天,腳踩一方地。方法百分百,目標正無窮。目標無窮大,無法亦為空。己所不欲之,勿施之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