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散文白鷺原文
散文白鷺是由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郭沫若所寫的。
關于散文白鷺原文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有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xiàn)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詩。
【預習要點】
1、《關于散文〈白鷺〉》是一篇隨筆式的評論。作者曉雪既是詩人、散文家,又是評論家,這篇文章具有揮灑自如的特點,又兼具文筆優(yōu)美和科學嚴謹?shù)钠沸。全文在隨意性的文字中蘊涵嚴謹?shù)倪壿嫼涂茖W的道理,大處著眼,以大寫小,小中見大,從散文的特征和散文風格的多樣性落筆,大氣而不拘束。
2、文學常識填空。
①散文的特點是_________,散文家曉雪說:“我喜歡散文,就在于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就在于它是一種沒有_________的最_________的文體。
、诠簦拇飞饺,原名_________,號_________,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他在文學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詩集《_________》、話劇《_________》等。
3、請依據(jù)你的理解,試給曉雪的《關于散文〈白鷺〉》重擬一個標題,要求形象生動,能揭示出白鷺的獨特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研討】
1、《關于散文〈白鷺〉》在談到作者喜歡各種風格的散文時,以一些作家為例,并扼要地指出他們在藝術風格上的突出特色。你知道作者這樣寫的意圖嗎?
作者指出這些作家風格上的不同,一方面有力支撐作者上文提出的觀點,同時也為下文概括郭沫若的散文風格作一個鋪襯。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讀者在比較中對郭沫若的風格有更準確的把握和理解。
2、《關于散文〈白鷺〉》的第四段是全文的核心段落,它著重指出了《白鷺》的寫作特點,而作者僅用了一句話(“抒寫了作者對白鷺的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來寫自己的感受,其余則大量引用原文,再沒有過多評論。這是散文家、評論家在評散文嗎?
對于具體的描寫對象白鷺,曉雪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表達出他對郭沫若“絕妙地描繪”的文字表現(xiàn)能力的贊嘆,這也似乎在證明,只有引用原文才能證明這種“絕妙地描繪”所達到的藝術境界了。這種寫法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文章風格多樣性的見解。
3、你是怎樣理解曉雪在《關于散文〈白鷺〉》中引述清代散文家姚鼎的一段話的?
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寥廓。
這段話以一連串的比喻說明文章的一種很高的境界,也說明了陽剛和陰柔等不同的文章風格。課文的引文著重說明了一種“柔婉”風格散文的藝術魅力。作者引述這段話是為了說明郭沫若的《白鷺》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是郭沫若“豪邁激越、氣勢磅礴”的風格以外的又一種“柔婉清麗、秀美含蓄”的風格,意在告訴讀者要感受這篇散文的魅力和藝術價值,必須用心品味,否則是無法發(fā)現(xiàn)水面的漣漪和珠玉的光輝,是無法聽出寥廓天際的鴻鵠的鳴叫的。
4、《白鷺》的第七段中寫白鷺“站立在小樹的絕頂”,“人們說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么?
作者不同意這種看法。其理由是:①從句式“人們說……可它真是……”來看,隱含了作者對人們意見的否定,如果認同人們的意見,一般不會運用這樣的句式。②從全文看,作者贊頌的是白鷺的“常見”的容易被人們忘卻的“美”“清澄”的優(yōu)美,而不是“鏗鏘”的美。
5、《白鷺》結尾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想一想,結尾句中“實在”一詞能否去掉?“韻在骨子里”是什么意思?結尾句在表達上為什么與開頭句不一樣?
“實在”不能刪,它是對上文描寫的一個總結,既突出了作者的認識和感覺,表現(xiàn)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賞;又呼應了開頭,使文章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绊嵲诠亲永铩敝缸匀欢桑椒捕灰妆蝗税l(fā)現(xiàn)。開頭句的比喻旨在點出作者的發(fā)現(xiàn),引出下文;結尾處的兩句比喻是對全文的總結,在上文描寫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出白鷺美的本質。
6、《白鷺》的藝術特點。
一是不像通常的詠物散文那樣對描寫對象作詳盡細致的客觀描述,而是以粗線條的勾勒和大寫意的手法表現(xiàn)歌詠對象。如:“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究竟怎樣適宜,他卻不再正面作具體的描寫。正是這樣的寫法顯示了文章的個性,表現(xiàn)了作者重在抓住歌頌對象的神韻而不拘泥實在描寫的獨到風格。
二是巧用襯托比較手法。如寫白鷺晴天的清晨“悠然”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則以“別的鳥很難表現(xiàn)的一種嗜好”來襯托。
【散文白鷺原文】相關文章:
白鷺課文原文01-17
白鷺經(jīng)典散文01-17
白鷺歸來散文05-21
那些白鷺散文05-15
清江白鷺散文12-09
如同雪中的白鷺散文04-14
一只白鷺散文01-07
散文《白鷺》閱讀理解題04-19
《散文家談散文》之白鷺教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