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女性勵志的文案 推薦度:
- 女性昵稱文雅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張愛玲描寫女性的散文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屬于遺少型的少爺,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張愛玲描寫女性的散文 ,一起來看一下吧。
也談女人(一)
——讀張愛玲散文《談女人》
人稱張愛玲的小說有“蒼涼美”,而散文是“機警又犀利”。近日再讀她的散文《談女人》,確實有同感。文章發(fā)表在1944年,張愛玲24歲。一個24歲的年輕女子能這樣談女人,不知道該是歸于她本來就是天才呢,還是要歸于她本來就是女人。抑或都不是,而是要歸于那個**的她對女性的了解和理解?
正如張愛玲所說,關(guān)于女人這個話題她沒有見過無話可說的人,受其文章的觸動,我也想來談談女人。
人類開始進入文明社會之日,似乎就是女性成為弱者之時。女子面對男性、面對社會,一直都處于弱勢。我們今天的法律強調(diào)保護婦女兒童的權(quán)益,把婦女和孩子放在一起,視為弱勢群體。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社會的人文發(fā)展程度,是人性的關(guān)懷;另一方面則在承認,即使在今天,女性還是弱者。
關(guān)于這一點,張愛玲在60多年前的文章里說:“女子當初之所以被征服,成為父系宗法社會的奴隸,是因為體力比不上男子”。所以,聰明的張愛玲又這樣說,因為女人始終受支配,如果女人有什么劣根性,也是男人一手造成的。如果女人有什么缺點,也是環(huán)境所致。所以聰明的女人返本歸原,將女人的不是歸罪于男人。不過她又發(fā)問:“男子的體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在物競天擇的過程中不曾為禽獸所征服呢?”所以說女性之所以弱勢,“把一切都怪在男子身上,也不是徹底的答復,似乎有不負責任的嫌疑!笔沁@樣的嗎?她這話說得尖銳,但不是很有道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和人與獸之間的競爭是可比的嗎?
張愛玲的作品充滿現(xiàn)代感,但她其實是個很傳統(tǒng)的女人,這從她的婚姻中可以看出來,尤其是她在第一個丈夫胡蘭成面前,她覺得自己“見了他,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彼龑λ膼、她的歡喜,是“從塵埃里開出花來”。要知道,張愛玲是個非常自尊、自戀的女人。她這樣的話當然也可以看作是戀愛之中女人的“囈語”,但也不可否認是她的心聲。
是的,女人天生就希望被人保護、受人愛護,天生就是崇拜者,而不是被崇拜者,所以,即使是很有成就的女強人,硝煙過后,下得戰(zhàn)場,還是希望有寬闊的肩膀能安放自己,能心甘情愿地交出自己。這是女人屬性中的共性,無論是年老、年少、機靈、木訥、丑陋的還是美麗的。
問題是,這所謂女性之弱究竟是女性的弱點呢,還恰恰是女性的魅力呢?任何強大、高大都是相對的,如果這是女性之弱,那么也正是這弱在托舉著男性之強。也正是這種女性特質(zhì),成就了世界上既有陽剛之偉,又有陰柔之美。男同胞們無視它、輕視它,甚至視其為女性之所以被征服的自身原因,是否有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嫌疑呢?實際上,這種男人是不少的。他們既希望自己是護花使者、希望女伴小鳥依人,又往往瞧不起那花、那小鳥。什么“唯小人與女子難養(yǎng)也”、什么“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一切都怪在男人身上是沒有道理,但是男人就沒有責任嗎!?
張愛玲在文中調(diào)侃:“有人說,男子統(tǒng)治世界,成績很糟,不如讓位給女人,準可以一新耳目!鋭t天是個英主,唐太宗也是英主,碰上個把好皇帝,不拘男女,一樣天下太平!闭l說不是呢!“幾千年來女人始終處于教化之外,焉知她們不在那里培養(yǎng)元氣,徐圖大舉?”這話我愛聽。
是社會在進步,而女性不進步嗎?田里出大力者,男也。現(xiàn)在的生產(chǎn)方式只靠體力的越來越少,女子在經(jīng)濟上獨立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多,這是女性在進步的明顯標志。經(jīng)濟自立,是奠定女子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基礎之一。女人沒有經(jīng)濟來源是可憐的,可錢太多了,相對男人而言,女人的煩惱卻也更多了。成大業(yè)者女性,反感人們稱她是“女強人”。她們中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能一手指揮千軍萬馬,一手操縱鍋碗瓢盆,卻往往難以求得。真是錢再多,也不見得能買到女人最需要的東西。女人圖的“大舉”是什么呢?
我說,女人最看重是美麗的愛情、稱心的婚姻、美滿的家庭
也談女人(二)
——讀張愛玲散文《談女人》
張愛玲在《談女人》中說,她想象中的超人是男性的,是進取的,是一種生存的目標。而女性把這種超人式的飛躍太空的靈智栓在踏實的根樁上。60年后再看這些說法,還是有道理的。
都說女人愛幻想,但女人在實際生活中充當了種種重要角色;都說男人很現(xiàn)實,但常常處理不好生活中非常簡單的實際問題。因為男人對人生、對生活的憧憬更多的寄予事業(yè),女人則更多的寄予家庭。
舊時女子不經(jīng)歷戀愛直接步入婚姻,最個人化的愛情,個人卻最沒有權(quán)利。今天我們通過愛情走進婚姻,卻依舊一路迷霧重重。為此,軍旅女作家王海翎用小說和電視劇傾情提醒、竭力詮釋:愛情是精神產(chǎn)品,婚姻是物質(zhì)成果。橋歸橋,路歸路。
幾乎所有的女人都把經(jīng)愛情到婚姻看做是自己人生的重要道路,但不是所有的女人能看清楚愛情與婚姻的根本不同。
對什么是愛,張愛玲在她的另一篇散文《愛》中有一段名言:“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她在這里詮釋的'愛是緣分,是神奇的,不可知,也不可錯過。
而婚姻不神奇,不神秘,是實實在在的每一天,還真真切切地影響子孫后代。張愛玲清楚這些:“女人比男人較富于擇偶的常識……女人擇夫,何嘗不留心到相貌,只是不似男子那么偏頗,同時也注意到智慧健康談吐風度自給的力量等項,相貌倒列在次要。”由此得知,張愛玲在思想上將婚姻看得很現(xiàn)實、很物質(zhì),就像蘇格拉底告訴他的學生柏拉圖:婚姻是一種理智,是分析判斷、綜合平衡的結(jié)果。
婚姻研究專家把人類婚姻分為三個階段,一、原始婚姻,經(jīng)濟是主導;二、宗族婚姻,子女是主導;三、平等婚姻,以愛情為決定因素。專家指出,平等婚姻是現(xiàn)代文明的產(chǎn)物,在觀念上被接受,在現(xiàn)實上很難生根。人類從原始婚姻邁進宗族婚姻費了幾千年,從宗族婚姻邁進平等婚姻,恐怕更艱難曲折。
難就難在,愛情本來就是人類之謎,究竟什么是愛情,沒有明確標準,統(tǒng)一答案,全憑個人感覺和領(lǐng)悟?窟@么一個充滿激情、熱情的不確定元素進入需穩(wěn)定、穩(wěn)固的婚姻,變數(shù)實在是太大。天下有真正的愛情,也有真正完美的婚姻,但兩者之間不一定有必然的聯(lián)系。應該承認,有物質(zhì)元素,更有愛情做基礎的婚姻是最完美的了,于是,盡管艱難,還是引得天下女子孜孜以求。
一個女性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和得到美麗的愛情乃至稱心如意的婚姻,對社會的貢獻也許有大小的區(qū)別,但是在普通女人的眼里,沒有大的區(qū)別,同樣是業(yè)績,同樣可傲人。
多少男子在社會上劈風斬浪,有一個港灣在等待他休養(yǎng)身心。女性對愛情、婚姻、家庭的重視,對男人、對人類、對社會都有積極意義。不是嗎?
天下女人,并非女神。女人有其自身的缺點、弱點,且代代相傳。
【張愛玲描寫女性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描寫女性的散文03-31
關(guān)于描寫女性的散文03-31
張愛玲散文11-19
張愛玲散文愛03-31
張愛玲散文《愛》03-31
張愛玲散文《秋雨》03-31
張愛玲短篇散文03-31